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7, (06) 505-51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全国2005~200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Study on the Surveillance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 China,2005-2006

刘大卫,郭飚,曹玲生,庄菱,梁晓峰

摘要(Abstract):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截至2007年6月8日报告的2005~2006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6年报告AEFI 4 879例,其中≤1岁儿童占2/3,男性多于女性,每年5~7月发生较多;以NIP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接种后2d内发生占70%;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79%,偶合症次之,其它原因极少;10个试点省NIP疫苗的AEFI发生率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临床损害以过敏性反应、发热和无菌性脓肿最为多见;绝大多数AEFI预后良好,<1%的AEFI出现后遗症或死亡,多系偶合症所致;全国50%的省、<20%的县报告了AEFI;试点省NIP疫苗AEFI报告发生数远低于预期发生数;AEFI报告发生率为4/100万剂~44/100万剂。AEFI≤1d报告率为76%,≤1d调查率为81%。结论总体上,全国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很低,监测及时性需进一步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为AEFI监测的重点;试点监测显示,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关键词(KeyWords):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大卫,郭飚,曹玲生,庄菱,梁晓峰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