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免疫文献索引

    结核(卡介苗)1杨本秀,等.合理设计抗结核病疫苗,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1998,21(2):572杨林,等.固态碘治疗卡介苗接种后瘢痕疙瘩21例疗效分析,中国防痨杂志,1998,20(1):393JSAimandothes.卡介苗接种的发展,The...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2 ]
  •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初免3针血清学效果观察

    戴红,张银凤,倪明堂,陈海平

    应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对太仓市62名6~18月龄健康儿童,开展3针和2针初免自身内对照血清学效果观察。经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3针和2针的免疫成功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100%、59.16和74.19%、22.71,3针血清学效果优于2针。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2 ]
  • 江苏省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刘斌

    随着计划免疫疫苗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的质量稳定,免疫效果提高。怎样科学、合理地组织疫苗的接种,成为计划免疫工作成败的关键。江苏省计划免疫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推广了符合本省实情的以乡为单位规范化门诊接种模式,使得江苏省的计划免疫工作开创了新...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2 ]
  •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生产与应用

    赵宝明,阎介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死亡率高,后遗症重。儿童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最有效手段。我国目前生产供应的乙脑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乙脑病毒接种于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收获病毒,用甲醛灭活制成乙脑灭活疫...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3 ] |[阅读次数:2 ]
  •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免疫预防

    俞永新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仍然是亚洲许多国家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年发病率高达10/10万,病死率为25%(5%~35%),最高的为儿童和老年人,并常见长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据不完全统计,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乙脑每年发病人数约为5万多例。自60年代末和...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53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2 ]
  • 一起卡介苗 百白破混合制剂混合接种事故的调查

    王祥本,由浩然,林龙江

    1997年7月6日上午10时,在进行常规预防接种时,1名乡村医生用2支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稀释好的卡介苗(BCG,批号:960513,效期:1997年8月,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各0.3ml备用,约半小时后又用上述2支已抽取BCG〔误为百白破混合...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2 ]
  •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卫生Ⅶ)项目计划免疫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报告

    1997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开展了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20名适龄儿童及其监护人和637名县、乡、村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计划免疫工作薄弱地区多属贫困山区或少数民族聚集、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计划免疫服务半径大、冷链不能正常运转、计划免疫工作不受重视、工作人员缺少积极性的地区。儿童家长普遍缺乏免疫接种知识,但他们对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的了解多于其它疫苗,这可能与消灭脊灰社会宣传力度较大有关。计划免疫工作较好地区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掌握情况好于薄弱地区。98%以上的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持信任态度。约80%的儿童家长对乡村医生有较高的信任度和良好的依从性,但50%以上的居民还是对免疫接种缺乏主动性。最基层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的生活待遇低、工作辛苦、自身的知识水平需要提高、不受上级重视的局面需要改变。计划免疫工作薄弱地区,工作环境条件差、资金短缺是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障碍。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计划免疫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动员,提高居民和计划免疫服务提供者的计划免疫知识水平。本调查为制定我国?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3 ]
  • 山东省利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疫情监测的结果分析

    徐爱强,刘桂芳,宋立志,王爱莲,许青,王常银,肖作奎,王少华,李漫时,李震

    自1994年起,山东省利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疫情监测。1994~1996年,经专报系统共报告麻疹3516例,仅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多376例,提示目前该系统对麻疹监测的灵敏度还很低。通过对监测系统各环节监督指标的比较,发现了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这将对今后如何完善麻疹的监测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山东省1994~1996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今后进一步加速麻疹的控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2 ]
  • 吉林省预防控制麻疹效益分析

    陈庭华,周剑惠,王晶,刘延杰,白丹凤,刘桂艳

    吉林省实行计划免疫后的麻疹发病率比实行前下降97.85%,由减少麻疹发病和死亡人数而取得的年均直接经济效益共计达6165646元,费用与效益比值为1:11.65,年均获纯效益5636535元。预防控制麻疹工作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亦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了人群整体健康水平,解除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对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4 ] |[阅读次数:2 ]
  • 河南省2~19岁健康人群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于燕,胡久珍,刁琳琪,叶莹,范军星

    1996年在河南省3个县随机抽取2~19岁健康人群1278人份血清,进行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百日咳抗体(微量血凝法)阳性(凝集抗体≥1160)率为60.7%(243/411),达到保护水平(≥1320)者占37.0%(152/41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119;白喉抗毒素(间接血凝法)阳性(≥116)率为81.9%(353/431),GMRT为108,抗毒素平均含量(ATC)0.106IU/ml;破伤风抗毒素(间接血凝法)阳性(≥14)率为76.8%(335/436),GMRT为17,ATC为0.0651IU/ml。虽然15~19岁人群白喉、破伤风ATC低于其他年龄组,但均在保护水平以上。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2 ]
  • 北京市西城区1985~1995年百日咳发病与预防接种效果综合分析

    周红玲

    北京市西城区1985~1995年百日咳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8%的高水平,百日咳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89年使用的是非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DPT),1990年换用吸附DPT,两者的抗体阳性率相似,但抗体保护率不同,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吸附DPT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比非吸附DPT高6.7倍。北京市西城区1992~1995年百日咳发病为0。分析认为,在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提高百日咳抗体保护率和GMT水平,是控制和消除百日咳的关键。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2 ]
  • BRD Ⅱ 株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10~11年后的免疫持久性

    徐福根,姚怀芳,蒋金香,陈康凯,黄诚孝,李励,许二萍,祝水芬,黄利明

    对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0~11年的风疹血凝抑制(HI)抗持久性和流行病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疹疫苗免疫后10~11年,HI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95.92%(47/49)和82.35±4。调查同一年级117名学生,在观察期(10~11年)内10名接种过风疹疫苗的学生都未患过风疹,而107名未接种的学生却有34名(31.78%)有风疹史。另调查40名接种者也都无风疹史。风疹疫苗的保护率100%。在观察期内16名未接种风疹疫苗的易感者,风疹显性和隐性感染率分别为18.75%和31.25%;50名风疹疫苗免疫成功者的隐性感染率为36%。风疹隐性感染对保持和巩固疫苗接种人群的免疫水平起重要作用。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54 ] |[阅读次数:2 ]
  • 刘店乡刘店村麻疹流行的调查分析

    康中卿,张五平,葛书见

    1996年5月29日,刘店乡卫生院防疫医生报告该乡所在地刘店村有疑似麻疹发生,且主要集中在刘店村小学。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刘店村是刘店乡政府所在地,属丘陵、半山区,辖10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914户,总人口3457人。刘店乡位于县东南边界,与汝...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2 ]
  • S79株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严有望,张家凯,舒士香,周文培

    在川店镇农村综合疾病监测点1~10岁儿童中,用队列研究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国产S79株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了流行病学效果评价,经过一个流行期,接种组发病率为6.61‰,对照组为31.28‰,疫苗保护率为78.87%,疫苗效果指数为4.5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疫苗保护率为75%。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4 ]
  • 全球疫苗和免疫规划(GPV)关于b型嗜血流感杆菌佐剂疫苗的意见书

    世界卫生组织(WHO)常通过它的GPV对扩大免疫规划(EPI)提供信息和建议,其中包括对疫苗及疫苗的联合使用发表一系列最新的意见书,可供国际基金机构、疫苗生产商、医疗机构等参考。所有的研究都表明b型嗜血流感杆菌(Hib)是儿童脑膜炎和儿童细菌性肺炎的...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阅读次数:2 ]
  • 珠海市1~30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和风疹疫苗免疫的血清学效果

    林伟生,吴承民,柯建厚,郭永文,陈树本,郑焕英

    为给我省将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996年以珠海市为试点,在该市三个区选择944名1~30岁健康人群,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HI抗体,总阳性率为68.2%,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6.1,其中<16岁儿童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RT均明显低于≥16岁人群。从944人中随机抽取169人接种风疹疫苗,观察免疫后的血清效果,免疫成功率为47.3%,其中免前抗体阴性者,免后阳转率为96.5%,免前抗体≤1:64者,免疫成功率为95.6%,免后比免前GM-RT增长9.3倍。同时对珠海市1~7岁儿童普遍接种风疹功苗,接种率为61.2%,其中1岁儿童接种率71.1%。疫苗接后未发现严重副反应,显示风疹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建议逐步将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2 ]
  • 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

    沈永刚,何泽民,杜文军,李玉珍,唐继海,孙浩

    1996年11月在安徽省有代表性的两个农村县,每县随机抽取10个乡调查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状况。结果表明,多数接种单位注射器材严重不足,80%的高压灭菌器质量不合格;近半数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素质较低;近2/3接种单位未实行“一人一针一管”;约5%~10%消毒过的注射器材细菌培养阳性。上述原因造成至少80%儿童的接种处于不安全注射危险之中。建议今后要采取加强培训、监督和推行乡(镇)卫生院开设接种门诊等措施,迅速改变目前状况。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2 ]
  • 接种麻疹疫苗引起一例反复发作荨麻疹的报告

    贾少华

    患儿,宋×,1996年7月20日出生,1997年5月5日于左上臂三角肌外缘皮下接种麻疹疫苗0.2ml(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60314,失效期1997年9月)。接种后当天无不良反应,第2天早晨起床时,家长发现患儿面、颈部及全身出现散在的...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2 ]
  • 预防接种与安全注射

    周吉坤

    1安全注射问题的提出本世纪80年代以来,扩大免疫规划(EPI)取得了很大成功,儿童的免疫接种率迅速提高。随着免疫接种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强调在取得并维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免疫服务的质量。1991年,EPI全球顾问组会议提出:国家在努力达...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2 ]
  • 回顾麻疹流行史 论当今控制策略

    吴承民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但可用疫苗预防。自从麻疹疫苗(MV)问世以来,特别是跨进计划免疫(计免)-冷链时期,该病的控制有更大的发展(1)。1995年我省报告麻疹病例比计免前(1978年)下降了99.3%,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据国内外经验表...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2 ]
  • TINYTALK温度数据记录器

    郭飚,胡锡忠,佟忠和

    英国Remonsys有限公司生产的TINYTALKⅡ温度数据记录器,用于储存疫苗的冰箱、货物中,被称作“可反复使用的冷链监测卡”,它靠电池驱动,体积小到可装入35mm塑料胶卷盒中。它可储存数据并可与计算机通过特殊电缆相连接后,借助Windows支持的...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2 ]
  • 美洲消除麻疹的进展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美洲区国家在200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为此泛美卫生组织(PAHO)制订了麻疹消除策略。达到和保持婴幼儿最高水平的麻疹疫苗(MV)接种率,并通过认真的监测发现麻疹传播的所有环节。此策略包括三种免疫组成:第一是不管其麻疹病史和免...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3 ]
  • 心系新生命 一卡保平安──儿童计划免疫金卡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情况

    ●“儿童计划免疫金卡信息管理系统”于1995年12月11日通过了卫生部计算机领导小组与疾病控制司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选题方向正确,实用性强,系统设计和程序编制技术适宜,数据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操作便捷、文档基本齐全,适于基层使...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2 ]
  • 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监测工作的任务

    王钊

    我国已进入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期,监测作为消灭脊灰策略之一,已在我国得到很好落实,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完善、高质量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一些监测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消灭脊灰所要求的标准。我国1996~2000年消灭脊灰行动计划确定的...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2 ]
  • 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学生风疹抗体水平监测

    肖太钦,傅春详,刘燕,马淑芬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妊娠期的妇女患风疹后,不论是亚临床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可使胎儿受感染,导致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为了解胜利油田中学生风疹抗体水平,我们于1997年6月份,对14~22岁中学生...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2 ]
  • 金华市婺城区1996年人群白喉免疫水平分析

    傅桂芳,黄子达,赵小娟,金祝平

    广泛开展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预防接种以来,白喉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了解金华市婺城区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评价DPT接种质量,促进计划免疫工作,我们于1996年11月对金华市婺城区人群的白喉免疫水平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随机抽取2个乡1个...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 ] |[阅读次数:2 ]
  • 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偶合死亡的一例报告

    于振国,李岩,徐虹,马瑞,胡利亚

    为分析百白破混合制剂(DPT)接种与婴儿猝死的联系,现将哈尔滨市一例接种DPT偶合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1事件调查经过市、区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由计划免疫专业人员亲临现场调查接种和发病经过,既往史和家族史,并填写《预防接种反应调查表》。调查当地同时接...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