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超剂量接种反应处理调查报告

    王芝芳,张秋玲,马良卿,李春淑,李美兰,任淑芳

    1997年12月19日,市区某幼儿园在进行4周岁儿童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多糖疫苗加强免疫时,误将接种剂量扩大10倍,接种13名儿童,部分儿童发生弱、中反应,经严密观察和对症处理,未发生重大意外。经家访:每名儿童流脑疫苗均属第3次免疫,接种24...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2 ]
  • 吸附霍乱疫苗免疫后人群血清杀弧菌抗体观察

    曾令冰,鲁涛,黄佐林,蒋玉亭,汪玉兰

    霍乱杀弧菌抗体是人体对霍乱免疫的重要血清抗体之一。早期建立的抗体检测技术采用试管法,近年来国内采用微量法检测霍乱杀弧菌抗体,但有关报导极少,我国人群对O139型霍乱的杀弧菌抗体水平也几无报导。最近,对本所生产的吸附霍乱疫苗免疫人体前后的血清,采用霍乱...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3 ]
  • 沂蒙山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血清抗体调查

    梁青,王兰苹,庄新华,丁凤兰

    为了掌握沂蒙山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水平的基础资料,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5年10月~1996年1月,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对平邑、沂南和苍山3个县的部份健康人做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分层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将我市按地理位置划分...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2 ]
  • 儿童免疫接种状况快速调查方法

    王晓军,小林·诚,张荣珍

    在计划免疫工作中,了解相关疫苗免疫接种状况是掌握和评价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常规的组群和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是计划免疫审评的经典方法,其调查结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及较高的精确度,但现场实施甚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计划...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3 ]
  • 江苏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监测质量调查

    汤奋扬,冯永庄,张熳

    为发现江苏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监测中的问题,进一步全面提高AFP病例监测质量,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调查,1995~1997年3月共发现AFP病例309例。3年中AFP病例漏报率分别为11.8%、18.0%和11.5%,平均漏报率为14.2%。其中市级哨点医院漏报率为15.3%,县级为13.4%。这说明我省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虽然已连续3年达到1/10万指标,但监测质量仍须进一步提高,以减少AFP病例的漏报。为防止在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阶段发生输入病例,必须认真做好主动监测工作。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3 ]
  • 两种剂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朱伯相,赵文彬

    为了解国产糖丸剂型和法国产液体剂型3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本市农村进行了观察。对126名≥2月龄婴儿分2组,分别以一种剂型疫苗免疫,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1个月采血,用ELISA法检测脊灰IgG抗体。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疫苗免疫后,3个型IgG抗体阳性率均在96%以上;几何平均滴度(GMT)糖丸疫苗Ⅰ、Ⅱ、Ⅲ型分别为1:3825.1、1:2954.4和1:2763.3,液体疫苗则为1:4467.6、1:3141.4和1:2753.3。两种剂型疫苗免疫后的抗体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3 ]
  • 计划免疫管理前后出生儿童3~5岁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调查

    黄佐林,李军,吴季南,桂众席,顾振祥,宋焰超

    通过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计划免疫(计免)管理前后3年出生的儿童3~5岁时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指标比较看出,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3~5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乙肝自然感染率由计免管理前的1.16%、14.59%下降至计免管理后的0.29%、0.88%;抗-HBs阳性率由6003%上升到83.58%。证明了对所有新生儿纳入计免管理,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乙肝的最有效措施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6 ]
  • 我们是怎样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的

    徐慧栋

    江西省1992年下半年开始建立脊髓灰质炎(脊灰)专报系统,1993年实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由于1992~1993年我省局部地区脊灰流行,因此监测工作未跟上全国消灭脊灰的新形势。1994年全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仅0.27...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3 ]
  • 伤寒疫苗的研究进展

    刘保奎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青壮年以及旅游者。伤寒杆菌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蔬菜及水传播,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甲、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也可引起与伤寒相似的临床症状。在伤寒地方性流行区,伤寒病例占90%,副伤寒病例...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90 ] |[阅读次数:3 ]
  • 麻疹野毒株的基因改变与现行麻疹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陈志慧

    1996年7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泛美卫生组织(PAHO)、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会议讨论全球消灭麻疹的可行性问题,认为根据美洲和英国消除麻疹的经验,使用现有的麻疹疫苗,在今后10~15年内全球消灭麻疹是可行的(1)。我国卫生部卫疾...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3 ]
  • 疫苗每年可拯救大约1200万人的生命

    儿童疫苗倡议新战略计划(CVI)透露,将开发新疫苗(如轮状病毒腹泻和婴儿肺炎球菌性疫苗)以及大力推广目前利用不足的疫苗(如麻疹疫苗),每年可拯救大约1200万人的生命,主要是儿童。CVI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2 ]
  • 对《计划免疫学》的书评

    訾维廉

    由迮文远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的《计划免疫学》,是近年来我国在有关计划免疫诸多书刊中较为少见的一部优秀书籍。计划免疫工作在国际上通称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ProgramonImmunization,EPI)。它是为了扩...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2 ]
  • 美国1997年麻疹

    美国1997年暂报138例麻疹,是报告麻疹病例最少的一年,比历史最低水平的1993年(309例)还减少了55%。1997年有20个州无病例报告,病例中29%(40例)为1~4岁儿童,发生13起暴发,病例占44%。自1989~1991年麻疹复苏以来,1...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2 ]
  • 筛选临床高危脊髓灰质炎病例的方法

    雷杰,徐爱强,李黎,刘桂芳,郭晓东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最后阶段,如何根据临床信息尽早发现高危脊灰病例,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断野病毒的流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山东省资料表明,用<5岁、麻痹伴发热、肌力<3级、腱反射减弱4个因素并综合考虑免疫史因素,作为高危脊灰病例早期临床筛检指标,可达到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晚期病例诊断中,<5岁、60天残留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作为临床符合病例的诊断指标,既满足了高敏感性,又达到了较高特异性。在各级医院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不高的情况下,更加表明需要用临床指标进行筛检的重要性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2 ]
  • 湖北省1996/1997年强化免疫活动中对流动人口免疫状况分析

    徐国景,黄永进,李敏,陈红缨

    为了解流动人口的状况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情况,我们在1996/1997年强化免疫活动中,组织全省对流动人口进行了登记、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全省0~3岁流动儿童的登记数占全省应种儿童登记数的3.52%,用统计局人口资料推算,全省0~3岁流动儿童约为14.29万。以城市市区流动儿童所占比例最高(14.52%),且流动儿童零剂次免疫比例也最高(41.72%)。全省3岁零剂次免疫儿童95.82%为流动儿童。提示流动儿童仍是今后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的重点人群之一。流动儿童构成显示,我省流动儿童53.5%是本县、区内的流动,16.20%的流动儿童是来自外省,说明我省各地流动儿童以本省来源为主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3 ]
  • 四川省流动儿童分布及免疫状况调查

    周新,方刚,刘青恋,杨维中,罗湘蜀,李健

    为了解四川省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免疫状况,加强对他们的计划免疫管理,按大、中(地级市)、小(县级市)城市和乡(镇)4类地区分层,每类地区抽取2个调查点。共8个点,按统一的调查方法,逐户调查流入调查点的、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流动儿童。调查共发现≤7岁流动儿童1459人,与调查地区常住儿童的比例为1:11.78,大城市流动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地区。流动儿童中≤3岁者占58%。流动儿童以省内流动为主,占89%,多数是随父母经商打工的。≤7岁流动儿童的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为84.65%,明显低于常住儿童(96.07%)。流动儿童中1岁儿童占17%,1岁流动儿童的四苗全程接种率为75%。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要接种,不知道要接种第2、3次。在不合格接种中,超期接种占89%。大、中城市,制定全省统一管理办法势在必行。定期到流动人口聚集地清理登记、及时发现、建卡并提供免疫接种,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有效办法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3 ]
  • 贵阳市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状况分析

    刘美玉,张晓石,李小英,杨幼平

    1997年1月对贵阳市所辖10个县、区1995年出生儿童的建卡情况进行了调查,流动儿童卡片占总卡片数的17.40%(481/2764),其中城区流动儿童卡片占38.08%(353/927)。≤7岁流动儿童麻疹疫苗(MV)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零剂次免疫分别占36.83%(193/524)和25.36%(107/422),其中城区分别占51.23%(146/285)和26.64%(65/244)。1997年10月对居住≥3个月和<3个月的流动儿童MV免疫状况进行了调查,零剂次免疫分别占29.84%(2679/9086)和43.64%(1670/3827)。1997年12月OPV第1轮强化免疫中,4岁以下流动儿童服苗人数占总服苗人数的15.55%(30598/196735),其中城区占40.35%(22526/55822)。流动儿童中零剂次免疫占23.58%(7214/30598)。通过查漏补种和MV普种,经调查MV、OPV、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接种率均达86%,MV≤7岁儿童普种率达95.42%。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2 ]
  • 中国10个省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

    朱徐,张兴录,柴锋,王克安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卫生Ⅶ项目计划免疫接种率基线调查的数据,对10个项目省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接种率的有关主要因素,如经济水平、地理地貌、计划免疫保偿及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进行了分析。出生于1994年7月1日~1995年6月30日的8389名儿童,在4个不同层次的经济水平间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城区82.9%、农村一层44.3%、农村二层32.9%、农村三层18.4%(P<0.0001);不同地理地貌因素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山区18.1%、丘陵地区36.3%、平原地区65.5%(P<0.0001);参加计划免疫保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3.6%、未参加者31.5%(P<00001);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的高低与乙肝疫苗接种率水平呈正相关(r=0.94,p=0.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计划免疫保偿加入与否对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最大(OR=2.85),其次为地理地貌(OR=2.07)、经济水平(OR=1.98)和家长的一般计划免疫知识水平(OR=1.23)。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156 ] |[阅读次数:2 ]
  •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血清学监测

    罗永莉,罗时瑞,游先玉,陈文娟,黄艳,欧英振

    贵阳铁路分局于1988年开展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1992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于1996年3月对分局内部分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分局所辖部分幼儿园学前班5~7岁儿童242人,分为两组,I组为1岁内按0、1、6个月程序...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3 ]
  • 一例注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的报告

    戚振江,段继光,徐玉民

    某男孩,1996年9月1日生,丰宁县黄旗镇人,于1997年1月17日13时接种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6127-6,失效期1998年6月20日),注射30分钟后二鼻孔粘膜出血,眼角膜充血,口腔粘膜也有出血点,全身皮肤出...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3 ]
  • 注射狂犬病疫苗引起88例过敏反应的分析

    崔荣慧,孙淑苍

    1995年1~11月份,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预防医学门诊接收被犬(动物)咬伤后来注射狂犬病疫苗者共13000例,出现过敏反应88例,过敏反应率为0.68%。其中局部反应明显多于全身反应。88例过敏反应者中,出现局部(上下肢、臀部等)反应的53例,主要是...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2 ]
  • 1988~1997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情况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确定了全球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以来,已取得明显进展。常规免疫的三剂口服脊灰疫苗(OPV3)婴儿覆盖率从1988年的73%,增至1996年和1997年的81%,但非洲区仍较低,为54%(1996年)。1997年...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3 ]
  • 云南省脊髓灰质炎不同时期不同免疫对策的作用和效果分析

    徐闻,王新明,李祖正,田炳均,张皓明,李琼芬,丁峥嵘,马云鸿

    在云南省近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免疫对策对降低脊灰发病率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实施计划免疫前的免疫活动对降低脊灰的发病率效果不理想;常规免疫活动显著地降低了脊灰的发病率,但局部仍有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的累积;辅以强化免疫对进一步控制脊灰的疫情,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儿童累积,阻断野病毒的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消灭脊灰的需要和补充。脊灰免疫策略调整的作用和效果,也有助于其它适宜的干预策略的制定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2 ]
  • 痢疾疫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秉瑞

    背景从日本人志贺氏发现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到现在已经有近100余年的历史了。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的有志之士从未间断过对痢疾疫苗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感染剂量小,10个菌即可使没有免疫力的人患病,而伤寒则起码要10000个菌。它不但可以...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3 ]
  • 美洲区百日咳的流行

    在1997~1998年,美洲区报道了几起百日咳的流行,在危地马拉,自1997年11月发生的百日咳流行始于Ilom,该地系主要由土著居民居住的村落,该村免疫覆盖率估计约为13%,有个1人的诊所。发生首例病例及死亡2个月后才报告。该村人口的>10%被感染...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3 ]
  •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高危”临床符合病例聚集性分析

    柴锋,王晓军,张荣珍,曹雷,小林·诚,张兴录,于竞进

    中国1996年开始使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分类标准,部分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将被分类为临床符合病例。本文试图提供一种方法,对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潜在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并识别相应的高危地区。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1997年共报告AFP病例4775例(临时数据),根据“高危”病例选择标准,从中选出了59例“高危”临床符合病例,并通过做标点地图在贵州、云南、重庆、广西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了5组呈聚集性分布的“高危”临床符合病例,包括病例调查、病例主动搜索、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粪便标本采集评价在内的后续现场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这样的分析和调查,以及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将有利于中国消灭脊灰的证实工作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2 ]
  • 长沙市百日咳免疫成功率监测

    范林森,黄鸿飞

    为了解预防接种工作质量,预测相应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找出影响免疫接种质量的有关因素,不断改进和完善计划免疫工作。我们于1996年9~10月进行了百日咳免疫成功率监测。按儿童免疫程度要求,调查12月龄内完成百白破混合制剂全程免疫后1个月的儿童,每个调查对...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