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1991~1997年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情况分析

    冯永庄,汤奋扬,张熳,刁连东

    对江苏省1991~1997年267例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毒学分类及疾病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63.7%的病例为4岁以下儿童,男女之比为1.59:1,4~8月发病较多,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②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以格林巴利综合征、创伤性神经炎、临床脊髓灰质炎(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为多;③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和四肢麻痹;④临床符合病例约占AFP病例的12.2%,呈明显减少趋势;⑤服苗后4~35天内发生病例约占2.7%。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2 ]
  • 接种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引起过敏性休克合并脑水肿一例报告

    张金泉

    某女童,1997年11月27日出生,正常分娩,母乳喂养,发育正常。出生24小时内及1个月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各1剂,未出现异常反应。家族无过敏史。1998年3月9日在乡卫生院经严格消毒后,在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2 ]
  • 计划免疫文献索引

    结核(卡介苗)1张庆美,等.青岛市历年卡介苗接种事故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8,14(6):337脊髓灰质炎(脊灰)2HalseyNA.2、4、6月龄婴儿单独接种IPV或序贯接种IPV和OPV研究.PediatrInfectDisJ.1997,16...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3 ]
  • 一起成人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卢立新,李安

    北京市规划局和规划设计院于1997年4月29日~5月16日发生一起经血清学检测证实的麻疹暴发,共发生麻疹13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此次首发病例为河北来京民工,然后波及本市成年人群,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规划局和设计院同在一5层楼内办公。规划局有250余...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3 ]
  • 河南省199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情况分析

    范军星,冯子健

    为了解河南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情况,对全省199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997年全省常规免疫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等四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均在97.0%以上,估算接种率为80.0%~87.3%;部分地区(市)报告接种率可信性较低。提示在进一步搞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工作的同时,一些常规免疫薄弱地区,计划免疫工作亟需加强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2 ]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一例报告

    孙印旗,张玉琪,王丹燕,刘君卿,梁建伟,王岩

    脊髓灰质炎(脊灰)幸存者由于神经系统某些偶然发生的生理变化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特殊临床症状的危险中,目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Syndrome,PPS)。由于涉及到消灭脊灰工作,此类病例又比较少见,现将我省最近发现的一例PPS病例,报...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阅读次数:2 ]
  • 怎样正确撰写学术论文

    刘霞,楚金贵,陆德敏

    《中国计划免疫》杂志是由原国家科委批准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是反映中国计划免疫和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科研、防治等工作的进展。自1995年10月公开发行以来,受到全国广大计划免疫工作者和卫生防疫工作者的支持、爱护,每年投稿达七八百篇,其中不乏好的和较好的论文。...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2 ]
  • 肾综合征出血热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成功研制

    宋干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预防上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1981年我国首次成功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汉坦病毒后,即开始研制预防该病的灭活疫苗(1),迄今已成功研制出三种抗HFRS灭活疫苗,即两种细胞培养(地...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2 ]
  • 初种卡介苗12周后PPD试验阳转率调查

    萧祖健,区少光,徐翠英

    1998年,我们对初种卡介苗(BCG)儿童12周后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转率进行了调查。资料来源:一部分是本院建卡1993~1997年出生儿童的电脑记录,另一部分是邻近4所幼儿园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记录。本次共调查3231人,其中本市户口的...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3 ]
  • 从甘肃省近年来麻疹发病状况探讨麻疹控制方案

    张向东,胡文彪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预防接种前几乎所有儿童均患此病。通过近30年麻疹疫苗(MV)的使用,特别是1984年开展计划免疫活动后,我省麻疹的发病大幅度下降,目前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左右。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的乡(镇,下同)出现麻疹的暴发或...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2 ]
  •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血清学效果观察

    黄佐林,吴季南,李新国

    为进一步考核用SA14-14-2株生产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儿童后的血清学效果,在湖北省乙脑流行区,对某山区小学从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的97名7~13岁健康小学生接种该疫苗。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采血检测乙脑中和抗体,结果:免前中和抗体阳性者86人(88.66%),中和指数GMT为1:695.32,免疫1针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达到100%,中和指数GMT为1:2778.27;免疫前抗体阴性的11名儿童,免疫后1个月全部阳转;免疫前中和指数≥11000者54人(占55.67%),免疫后1个月增至81人(83.51%);60.82%的儿童免疫后1个月中和抗体滴度较免疫前增长≥2倍。这证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1 ] |[阅读次数:2 ]
  • 儿童疫苗计划(CVI)的战略要点

    名为“把握机遇和变化:21世纪免疫接种纵观”的CVI战略计划阐述了未来的疫苗发展计划,基本上分为二类。1需扩大疫苗供应量的疾病1.1脊髓灰质炎(脊灰)为实现2000年消灭脊灰的目标,流行国家尚需要8亿~10亿美元的资金,一旦消灭后每年可节约15亿美元...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2 ]
  • 我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性状与分析

    张礼璧,李杰,侯晓辉,郑渡平

    中国大陆1994年以前有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流行,除新疆外均为Ⅰ型野病毒。经VP1片段的基因分析,流行的Ⅰ型野病毒可分为3个亚型,其中主要亚型又可分为A、B两簇,B簇为野病毒和疫苗病毒的重组株,A、B簇间同源性为90%。1993年冬起,在全国开展强化免疫日活动,4岁以下儿童报告的免疫覆盖率达95%。1993/1994年,第1次强化免疫儿童约8000万,1994年脊灰病例明显减少,当年10月后未再分离到本土脊灰野病毒。1995、1996年我国从云南省分离到4株野病毒,患儿均系缅甸籍儿童,在缅甸发病后来中国求医。分离的野病毒与中国本土野病毒的基因型不同,故为输入病例。1994年在脊灰病例明显减少的同时,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脊灰病毒的型别发生了明显改变,Ⅱ型增多,而且在Ⅰ、Ⅱ、Ⅲ型分离的病毒中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重组株。与1991年发现的野病毒与疫苗病毒重组株不同,1993年发现了VP1区为疫苗株病毒基因片段,3D区为野病毒片段的Ⅰ型重组株。1994年后未再发现上述疫苗病毒与野病毒的重组。但同时发现了不同型别之间的疫苗重组株。重组株的发现,说明了自然界脊灰野病毒可与疫苗病毒或不同型别的疫苗株?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3 ]
  •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大规模免疫接种活动安全注射的政策宣言

    1一次性注射器和注射针头的重复使用对公众致病和死亡具有极高的危险性。2由于一次性使用的自毁式注射器不能被重复使用,因此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血源性致病因子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降低。自毁式注射器是:(a)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首选的一次性注射器材;(b)也是大规模...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2 ]
  • 预防接种证使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

    郝学安,张广春,史晓光,马丽君

    预防接种证是记录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的有效凭证,但在实际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现剖析如下。《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但各地预防接种证正确使用率低,丢失、撕毁现象严重。据济宁市调查,农村地区预防接种证正确...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2 ]
  • 1997年非洲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非洲大陆能否如期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是全球在预定时间内消灭脊灰的关键。1996~1997年非洲国家在消灭脊灰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进展:①在两年的国家免疫日(NDs)活动中达到很高的覆盖率;②在很多国家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③建立...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阅读次数:2 ]
  • 特尔斐法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综合效果评价

    陈英耀,陈洁,金永春,马国灿,黄耀华

    本文介绍了用特尔斐法对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的研究过程,共邀请了35位专家进行咨询,2轮回表率分别为94.29%和96.97%。通过建立OPV的综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2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专家结果经等级一致性检验,P<0.001,说明专家的评价结果在等级上的一致性程度高。糖丸疫苗和液体疫苗的综合效果评分分别为0.620和0.864。结果表明:液体疫苗的综合效果评价要优于老生产线生产的糖丸疫苗。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55 ] |[阅读次数:2 ]
  • L20B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张振国,宋慧军,张晓晔,刘兰芬,陈玫

    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离鉴定中,细胞的选择非常重要,以往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Hep-2和RD两种细胞同时进行脊灰病毒的分离鉴定。由于这两种细胞不仅对脊灰病毒敏感,对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同样敏感,分离到许多NPEV。最近WHO推荐了一种新型的对脊灰病毒特异的L20B细胞,我们使用这种细胞进行的实验显示,L20B细胞对脊灰病毒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2 ]
  • 人类腺病毒 呼肠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在Lα细胞上的致病变效应

    徐闻,李祖正,张皓明,田炳均,吴燕,罗梅,王新明,吉井孝男

    转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受体基因的鼠肺Lα细胞,只能增殖脊灰病毒,不能增殖其它肠道病毒。它的应用对脊灰病毒的分离不失为一便捷、省时、经济和可靠的方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或直肠拭子标本中,也可能存在人类腺病毒、呼肠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这些病毒在Lα细胞上可产生病变,这种情况偶有发生,且病变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但不影响Lα细胞在分离脊灰病毒中的应用。因此,我们建议如分离物在Lα上产生病变,也应对其进行认真定型后才能作出是否是脊灰病毒的结论。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2 ]
  • 开展儿童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的体会

    张亚娟,于淑珍

    根据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和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控制麻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要求,张家口等三市作为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的试点。1998年5月,我院防保人员深入辖区采取摸底登记、强化宣传、查对补种等措施,使MV初始强化免疫收到了良好的效...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2 ]
  • 东风汽车公司1985~199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秀楼,尤尔科,马礼萍,关蕊,黄新润

    东风汽车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现有人口13万余人。自1985年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几年麻疹发病率有所上升。为了解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发生,对1985~1997年间发生357例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阅读次数:4 ]
  • 北京市朝阳区1997年健康人群白喉抗毒素监测

    李艳莉

    北京市朝阳区自1989年以来,除对婴儿完成3针百白破混合制剂(DPT)基础免疫,1.5~2岁DPT加强免疫,7岁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TD)加强免疫外,还对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和外地入京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成人用白喉类毒素(Td)加强免疫,1991...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2 ]
  •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和今后的主要工作

    张兴录

    自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球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已经10年了。回顾过去,消灭脊灰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五大成就:脊灰发病数下降了90%;美洲大陆实现了无脊灰地区的目标;西太平洋(西太)区可能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欧洲区...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2 ]
  • 我国第五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状况分析

    王晓军,张荣珍,徐涛,张兴录,于竞进,王克安

    我国第五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首次包含了流动儿童免疫接种信息,两轮分别免疫4岁以下儿童55254080人及56015417人,其中包括4岁以下流动儿童2177691人和2200600人,均占3.9%。与第四次强化免疫相比,第五次强化免疫数据报告完整性和及时性有所提高,队列比较免疫人数呈上升趋势。报告接种率较高,大多超过95%。但督导检查结果提示,在部分地区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接种率水平与报告接种率有较大的差距,尚需更有效的免疫措施和实施强度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3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居民计划免疫知识现况分析

    王莉霞,张兴录,朱徐,柴锋,宁毅,于竞进,王克安

    为探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对儿童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于1997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对2520名儿童家长进行了有关计划免疫知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儿童家长普遍缺乏计划免疫知识。完成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麻疹疫苗(MV)、百百破混合制剂(DPT)、卡介苗(BCG)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的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未完成“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的儿童家长。儿童家长对OPV了解得最多,而对MV和DPT了解较少,儿童母亲的计划免疫知识水平影响着儿童的合格接种率。多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计划免疫保偿、家庭经济收入及是否经常看电视、听收音机等因素,又是其计划免疫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3 ]
  • 湖北省0~7岁流动儿童分布及其计划免疫状况

    程峰,郑景山,黄永进

    为了解湖北省流动儿童的分布及其计划免疫状况,在本省部分地区,采取分级选点方式进行了调查。全省共调查了22个城市、县城、乡镇、乡村流动儿童点,0~7岁儿童5863名,其中流动儿童569名,占9.70%。其比例按城市、县城、乡镇、乡村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流动儿童的来源:外省占14.94%,外县占26.89%,外乡村占58.17%。流动儿童建卡率为55.71%,四苗全程覆盖率54.66%,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相应指标。调查表明:湖北省0~7岁流动儿童比例大,绝对人数多,地理分布不平衡,计划免疫状况差,是我们今后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3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