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锋,张经坤,曾光
对1996~1998年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进行了分析。1996~1998年我国报告NNT发病率分别为0.25/1000活产儿(‰)、0.22‰、0.19‰,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1997年报告NNT死亡数分别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2位和第1位,报告病死率偏低。报告病例中男性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女性.1997年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病例有较为明显的夏秋季发病高峰,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无明显夏秋季发病高峰.报告发病率省间差异较大,其中广东、广西最为高发,1996、1997年报告发病率均在1‰以上,两省病例占全国病例的50%以上.利用1997年各县报告病例数和计划免疫系统常规接种率报告系统上报人口和出生资料,粗略估算出1997年全国有191个NNT发病率高于1‰的高危县。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提供了很好的3年的NNT监测资料.但其监测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改善.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楚金贵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丁辉,潘迎,黄醒华,吴连方,熊昭理,武明辉,齐庆青
对6个省30个县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1‰的县有24个,占被调查县的80%.在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新生儿破伤风列第3位,占16.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无科学条件保护下的产妇家分娩,由家属接生占89.4%.同时,在接生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应加强消毒接生和脐带护理知识的培训,制定农村接生及助产人员管理条例;在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对育龄期妇女要进行破伤风类毒素免疫.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王学燕
为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6、1997年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分别为745例和799例,发病率分别为1.45‰、1.51‰,病死率分别为1423%、10.64%。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7~10月发病最多,以男性为多.病例日龄以5~14天为主,且主要在家庭出生,大多数是由非医务人员接生,多数母亲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提示:经济落后、文化程度和医疗保健水平低等因素是造成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徐述湘,辜荫华
对北京市1990~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报告的分析表明,1990~1997年本市户籍NNT的发病率为0.04/1000活产儿(‰).1997年加上外省户籍病例,NNT发病率≤0.1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发病率为1%的消除水平.本市NNT疫情受外省来京人员的影响较大,1997年外省户籍病例占全年发病的8462%。加强NNT疫情监测有重大意义,1997年开始将外省户籍病例纳人管理,NNT升为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处理,更实际地反映了北京市NNT的疫情特点。外省户籍病例均为在家分娩,旧法接生,且放弃治疗的较多,因此加强外省来京育龄期妇女的卫生保健,对高危人群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本市消除NNT的关键。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刁琳琪,胡久珍,于燕
为观察不同剂次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效果,对我省郑州市金水区、密县、辉县和三门峡市858名育龄期妇女分别进行1.2、3剂次免疫。结果显示,经1、2、3剂次TT免疫后,抗毒素均可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0.25IU/ml、1.003IU/ml、1.093IU/ml,保护率分别达到841%、96.5%、911%.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刘俊玲,蒋祯样,周晓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在5个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对育龄期妇女开展了破伤风类毒素(TT)两针突击接种.登记育龄期妇女136190人,占总人口数的13.73%;估计应种数为163647人,登记率为83.22%(54.37%~92.00%).报告接种率分别为TT 92.73%(87.33%~96.32%),TT286.13%(46.60%~93.00%);估算接种率分别为TT179.39%(52.04%~91.91%),TT273、74%(4.53%~84.41%);3个县的抽查接种率分别为TT187.79%(151/172),TT273.84%(127/172).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郑天柱,程春荣,李峰,荆瑞芳,乔荣宪,韩同武,左红林
对郑州市城乡共228名18~35岁育龄期妇女进行了2针破伤风类毒素(T)免疫效果观察,免前抗体保护率仅为7.02%,破伤风抗毒素(TAT)为0.0047IU/ml.免后抗体保护率达100%,TAT增至1.7415IU/ml,说明TT对育龄期妇女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TT全程免疫可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NT)的目标。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翟如方,常少英,范富云
为观察分析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DT)减量注射0.2ml后的接种反应,在太原市某小学对285名7岁小学生接种两个不同批号DT0.2ml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为1474%,中、强度反应占14.04%.出现局部反应的有17.89%,中、强反应占10.88%,血管性水肿占1.75%.两个批号疫苗的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别。鉴于如此的超常反应,建议进一步对DT加强免疫做反应观察研究,研制适当的DT免疫制剂。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闰绍宏,张连仲,胡跃钢,杨景元,薄涛,樊忠亮,汪洋杰,刘在军,武俊利,刘二板
为了解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M联类毒素(DT)减量(0.2ml)加强免疫后的效果,1997年1月和3月,在上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第七小学,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UT,给154名7岁小学生每人注射0.2ml。结果无一人发热或发生接种部位红肿等临床反应,检测其中53份免疫前和后配对的血清,免疫前白喉抗毒素阳性率为86.79%,免疫后达100%;免疫后有%.23%的儿童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同样,检测50份免疫前后配对的血清,免疫前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为88.00%,免疫后达100%;免疫后有96.00%的儿童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这说明减量加强免疫是安全的,近期免疫效果是满意的,但其免疫持久性需进一步观察。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陆林,徐闻,马云鸿,李杰,丁峰嵘,田炳均,罗梅,苏俭娉,吴燕,张皓明,李杰
1990年后,云南省逐步开展了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监测,19990~1997年共分离到“株脊灰病毒.对毒株进行了型内鉴定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并及时根据野毒监测结果开展了针对性的免疫活动。7年的监测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1990~1993年,云南省有脊灰Ⅰ型野病毒的广泛传播和循环;(2)1993年后所采取的常规免疫辅以强化免疫的干预措施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3)在我国首次监测到输人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确定了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周边地区已成为脊灰高危地区,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4)必须加强边境地区的免疫和监测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地区间、国家间和大区间的合作与协调,才能确保全球消灭脊灰目标的实现.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谢兰书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徐瑾,陈美光,荆瑞芳,杨明,韩焕侠,丰达星
对郑州市金水区内1~5岁的流动儿童及同龄常住儿童的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状况及抗体水平,进行随机抽查并分别做了分析评价.流动儿童中达到>3次服苗的占80%,常住儿童占98%。采用脊灰中和抗体测定法测定流动儿童脊灰中和抗体,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98%、94%;3个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Ⅰ型1:110,Ⅱ型1:202,Ⅲ型1:的常住儿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Ⅰ、Ⅱ、Ⅲ型均为100%,3个型抗体GMT分别为Ⅰ型1:298、Ⅱ型1:377、Ⅲ型1:229.结果提示两组儿童的抗体水平有差别。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是当今计划免疫工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为今后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郭绍红,董春明,王文庆,迮文远
对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5μg/剂)的免疫效果、免疫持久性及保护效果进行了观察。应用0、1、2免疫程序免疫了613名6~9岁的小学生,分别接种了刀批YDV,全程免疫后1个月,其血清抗-HBs阳转率为96%~100%,总阳转率为99%.YDV的免疫持久性观察结果表明,每剂5μgYDV和10μg血源乙肝疫苗(PDV)免疫后2年,其抗-HBs≥10mIU/ml者均在91%以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保护效果,用5μgYDV免疫65名HBsAg及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用0、1、6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7个月(12月龄)在石家庄和横县两地区的保护率分别为%%及92%。由此表明:YDV免疫原性良好,可完全取代血源乙肝疫苗。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陈怀友,马福宝,张晋琳,刁连东,赵广法,孙建胜,白智永,刘军
为在我省推广使用SA-14-14-2株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提供科学根据,我们于1998年5月在江苏省新沂市和邳州市进行试点,对新沂市254名1~15岁健康儿童接种了SA-14-14-2株乙脑减毒活疫苗,对邳州市216名6月龄~1.5岁健康儿童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经观察,接种减毒活疫苗后无疑似乙脑症状,未发现严重的副反应,安全可靠。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1次,易于推广和应用.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程峰,郑景山,黄永进,李敏,张发香
通过对6个洪涝重灾县(市,下同)计划免疫工作的调查,发现这次洪涝灾害对湖北省计划免疫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6个县在洪涝灾害中损坏的冷链设备约占现有设备的15%,计划免疫资料损失10%左右,洪涝灾害大大增加了灾区流动儿童的数量,降低了灾区常规免疫的质量。同时分析了洪涝灾害对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远期影响,提出了恢复和重建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对策。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张豪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陈海雄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钱燕华,杨永钦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王效岗,李秀英,牛利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张云华,高志坚,王洁,刘德海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由浩然,纪璀珍,李萍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黄宏发,谢广中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李洁,俞桑洁,杨永弘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大卫,南林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199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