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明星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4 ]
- 王建波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4 ]
- 邓友华,谢小强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3 ]
- 邓清胜,董利民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3 ]
- 祝斌,姚玲,陆元培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3 ]
- 郝素新,张玉贞,张翠花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3 ]
- 林琳,王晶,刘桂艳,宋铁,陈超,郑文毅,曹晓鸥
根据全国 199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吉林省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及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接种率调查 ,由此掌握了吉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此次随机调查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843名 ,按免疫程序卡介苗 (BCG)合格接种率为 99 2 9%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全程合格服苗率为 95 .73 % ,百白破混合制剂 (DPT)全程合格接种率为 96 6 8% ,麻疹疫苗 (MV)合格接种率为 96 32 % ,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 88 73%。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 ,BCG、OPV、DPT、MV四种疫苗接种率无明显的差别 ,但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2 ] - 刘爱华,辜荫华,徐述湘,孙美平
为了解北京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 ,于 1998年开展了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建卡率 82 6 2 % ,建证率 89 39% ,卡、证符合率 80 2 9% ;1岁以下儿童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为 71 81%、 79 5 2 %、 78 92 %、 78 84% ,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 6 5 6 1%。调查发现散居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现状明显好于集居流动儿童 ,集居儿童中 2~ 6岁儿童建卡率 ,卡、证符合率 ,四种疫苗和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低于 <1岁和 1岁儿童。此外 ,北京市还存在流动儿童管理水平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调查提示 ,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2 ] - 闫绍宏,万寒冰,于书启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2 ]
- 陈暹,段万瑞,石西安,赵建海
1999年 10月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发生 1例由输入性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此病例的发生主要是该县口服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接种率处于低水平 ,OPV强化免疫质量差 ,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免疫空白人群所致。该县自1992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 ,监测质量和监测敏感性基本上达到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卫生部的要求。在OPV“扫荡式”免疫活动中 ,经卫生人员逐户调查 ,发现 1997年 1例AFP病例漏报。同时 ,对全省 47个县 (区 )进行AFP病例主动搜索 ,1996年、 1997年均漏报 2例 ,1998年以来未发现AFP病例漏报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2 ] - 牛胜田,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4 ]
- 田炳均,徐闻,吴燕,罗梅,清水博之,吉田弘,米山彻夫,吉井久美子,和田纯子,宫村达男
为研究L -hCAR细胞对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virustypeB ,Cox 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及用L -hCAR细胞从粪便标本中分离Cox B的情况 ,将 43个肠道病毒标准株同时接种于Hep -2和L -hCAR细胞 ,在L -hCAR细胞上只有Cox B增殖。分别用Hep -2及L -hCAR细胞对Cox B 1~ 6型标准株进行滴定 ,两种细胞上的病毒滴度无显著性差异。在病毒分离试验中 ,用 94个已知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Hep -2和L -hCAR细胞 ,在 14天的观察期间内 ,共有8份粪便标本在L -hCAR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效应。经鉴定 ,8份均为Cox B。结果表明L -hCAR细胞对Cox B敏感且特异 ,能用L -hCAR细胞选择性地从粪便标本中分离Cox B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3 ] - 马丽莉,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3 ]
- 徐上坡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阅读次数:3 ]
- 朱展鹰,刘荣,陈树本
为总结广东省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的经验 ,改进工作 ,收集汇总了广东省 1991~ 1998年每年出生儿童参加计划免疫保偿制的情况 ,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全省 8年内出生儿童年均入保率为 42 93%~ 6 6 93 % ,但最低的市年均仅为2 6 4%。收取保偿金每人 2 5~ 110元 ,保偿年龄最大到 7岁。保偿金基本实行市 -县 -镇三级管理。 8年来全省儿童四种疫苗免疫覆盖率在 86 87%以上 ,形成了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人群免疫屏障 ,已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3 ] - 刁琳琪,李雷,雷纪丽,朱谦,杨奇春
为了解基层卫生所安全注射的情况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 ,随机抽取了南阳市 34个村卫生所 ,调查安全注射的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分析评判 ,有 2 3个卫生所做到了安全注射 ,占 6 7 6 %。影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乡村医生是否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以及门诊量的多少。正规的专业培训和合理的门诊量有助于提高安全注射的水平。推广一次性注射器和经常的监督检查对安全注射有促进作用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2 ] - 蔡平,宓惠宏,邵梦篪,冯铮
对苏州市两个街道 2 5 45名 1~ 5周岁儿童接种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 (Hib)疫苗的情况和未接种原因作了调查。在2 5 45中人接种了 1398人 ,接种率 5 4 93 %。年龄越小 ,接种率越高 (χ2 =175 ,P<0 0 1)。干部、外来人员、个体户、工人、经济收入较低家庭及家长低学历家庭的儿童接种率较高 (P <0 0 1)。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分别为 1 0 7%和 1 5 0 % ,表明该疫苗是安全的。人们对Hib危害的认识、医务人员的宣传及疫苗的价格是影响Hib疫苗推广的重要因素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2 ] - 周吉坤,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5 ] |[阅读次数:2 ]
- 马丽莉,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2 ]
- 刘纳,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2 ]
- Maurice R.Hilleman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2 ]
- 孙印旗,王岩,李静,梁勇,刘兰芬,吴凯
为了掌握河北省 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对 1999年麻疹监测系统病例报告及运转情况进行了分析 ,全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5 40例 ,临床诊断 2 80例 ,实验室确诊 12 4例 ,实验室排除 136例。 40 4例麻疹分布在全省 11个市的 6 0个县 (市、区 ,下同 ) ,占总县数的 34 9% ,报告≥ 10例的县有 10个 ,占报告县数的 16 7%。 10个县共报告麻疹 2 44例 ,占病例总数的6 0 4% ,最多 1个县报告麻疹 49例 ,具有广泛分散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全年均有发病 ,3~ 5月为高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 ,15岁以下儿童共发病 2 86例 ,占 70 8%。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为重点发病对象。 5 0 2 %病例有明确免疫史。病例临床症状以轻型为主 ,但 82 3 %的 15岁以下儿童病例合并以肺炎为主的并发症。针对病例的地域分布特征 ,提出 2 0 0 0年应在保定、沧州市开展针对 15岁以下儿童的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分析相关年龄麻疹病例的免疫史 ,说明我省的常规免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质量。针对目前麻疹病例临床诊断标准灵敏度高、特异度低的特点 ,要加大病例的血清学诊断力度 ,针对监测系统存在的病例漏报、迟报问题 ,要通过增加人员培训和加强管理来逐步解决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2 ] - 何伟,涂秋凤,高平,于子颖,万学渊
为了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或流行 ,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江西省于 1999年 10月进行了全省范围的 8月龄~ 7岁儿童麻疹疫苗 (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实际接种 2 82 7836人 ,报告接种率 96 0 9% ,免疫接种了 5 1989名“零剂次”免疫儿童。对填补免疫空白 ,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起到极其重要作用。本次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2 ] - 戚志华,严有望,黄永进,谢涛,王萍,晏萍,雷亚克,丁建明,周文培
为了评价沪1 91 株麻疹疫苗 (MV)的流行病学效果 ,1991年 10月在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建立了MV免疫效果观察点 ,以 5 0 3名MV初免儿童 (其中 10 1名于 1年后进行了复种 )作为观察对象 ,1992~ 1999年连续对观察点所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人进行监测 ,,并采集血清标本 ,作麻疹和风疹血清学鉴别诊断。结果显示 :1992年和 1993年各发生 1例麻疹 ,1999年发生一起麻疹和风疹混合流行 ,查 15 0例病人中的 91例血清 ,麻疹抗体阳性 5 6例 ,其中 2 6例风疹IgM抗体同时阳性。所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中 ,仅 1例为MV观察对象 ,该儿童初免未成功 ,属原发性免疫失败。流行后期 ,检测 19名MV观察对象麻疹IgG抗体 ,隐性感染率为 94 74% (18/ 19)。表明沪1 91 株MV流行病学效果是满意的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3 ] - 刘佩霞,李小福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2 ]
- 周晖,朱青,刘航,李胜,罗明国
贵州省 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评价结果显示 :基础免疫卡介苗 (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百白破混合制剂 (DPT)、麻疹疫苗 (MV)、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4 9%、 98 4%、 96 3%、 98 1%和89 5 % ,估算接种率分别为 :70 2 %、 76 9%、 72 9%、 83 7%和 6 6 % ;加强免疫 (或复种 )中 7岁的OPV、MV、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 (DT)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5 5 %、 94 5 %和 89 2 % ,估算接种率分别为 39 4%、 45 0 %和 31 3 % ;2岁的DPT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为 95 0 % ,估算接种率为 73 9%。全省差值 (D)评价 ,报告接种率MV为“可疑” ,BCG、OPV、DPT、乙肝疫苗为“不可信” ;比值 (R)评价 3BCG/OPV与 3BCG/DPT为“可信” ,3MV/OPV与 3MV/DPT为“可疑”。用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全省抽样调查出生率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 ,提示 :流动儿童和超生、超龄儿童的摸底调查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 ,是导致我省常规免疫接种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2 ] - 林光灿,洪荣涛,郑金凤,林晖,张冬娟
为了掌握福建省各地计划免疫疫苗的损耗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指导疫苗概算和分配计划 ,为不同地区采取适当的接种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按不同地区、不同接种方式等分层随机抽查 9个县级单位、 5 4个乡级各种形式的接种点 ,统计各种疫苗损耗率。结果显示 :四种疫苗平均使用率为 5 4 0 2 % ,其中 :卡介苗为 2 8 6 5 % ,百白破混合制剂为 6 0 2 4% ,麻疹疫苗为49 5 0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 6 9 93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为 96 15 %。四种疫苗平均损耗系数在不同地域类型有显著差异 :城市最低 (1 70 ) ,沿海农村 (1 82 )次之 ,山区农村 (2 19)最高 ;分散式接种损耗系数 (2 2 3)明显高于村级集中接种 (1 96 )和乡级集中接种 (1 6 9) ;按日接种损耗系数 (1 93)、按周接种 (1 90 )和按月接种 (1 80 )差别较小 ;自费的乙肝疫苗损耗系数 (1 0 4)明显小于供应的四种疫苗。供应疫苗和超过 5人份大包装的疫苗是造成疫苗损耗的直接因素。提示应按不同地域类型计划分配疫苗 ,推广乡级集中式接种和依人口密度选择适当的接种周期是今后计划免疫管理的重点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2 ] - 冯子健,郭万申,韩焕侠,刁琳琪,范军星
为了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于 1999年 1月在河南省开展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调查。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及聚集特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地分为 4类 ,在调查点内采取挨门逐户调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结果发现 :河南省流动儿童四种疫苗接种率均 <6 0 % ,“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 32 0 % ;大型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流动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2 0 8% )低于其它类型地区 ;流动商贩子女的“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 (2 5 1% )低于其它职业。说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不理解及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服务存在漏洞 ,也是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 ,提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已成为制约我省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 ,改进计划免疫服务方式 ,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39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2 ] - 陆志坚,王晓军,沈永刚,周吉坤,余文周,唐继海,刘丹青,张莲芝,戴振威
为了解影响安徽省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的因素 ,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确定 3个县进行调查。对省、地区、县、乡、村的 1998年各系统掌握的出生人数以及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对分析 ,并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显示 :全省有 5 0 2 %乡级至少漏报 1次 ,乡级漏报是主要因素 ;流出儿童约占 10 % ,流出儿童是重要因素 ;漏建卡率为 5 % ,漏建卡是次要因素 ;乡村医生的素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议增加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系统敏感性指标
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2 ] - 袁立国,陈秀清,张秀惠,宋海娟,蒋小红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2 ]
- 潘平涛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2 ]
- 赵菊玲,陈远银,刘玉萍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2 ]
- 陈鸿荣,吴武中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阅读次数:2 ]
- 卓家同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2 ]
- 程国民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2 ]
- 吴炳娟,邹立秋,常桂英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2 ]
- 赵成松,杨永弘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2 ]
- 朱永泉,王吉仁,张文彬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1 ] |[阅读次数:2 ]
- 马丽莉,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4 ] |[阅读次数:2 ]
- 马丽莉,訾维廉2000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