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印旗,张富斌,张振国,郭彧,刘曙光,张俊棉,李静
为加速控制麻疹 ,河北省于 2 0 0 3年 9月 15~ 30日 ,在邯郸、邢台、衡水市对 8月龄~ 5岁儿童开展了麻疹疫苗 (MV)后续强化免疫活动。 3个市共登记适龄儿童 84 84 2 5人 ,实际接种 810 2 2 3人 ,接种率 95 5 0 % ;邯郸、邢台、衡水市的接种率分别为 95 0 8%、95 2 8%、96 88%。分年龄组统计 ,接种率最高为 96 4 9% (8~ 11月龄 ) ,最低为94 2 9% (5岁 ) ,其它年龄组接种率为 95 13%~ 96 2 5 %。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 90 0 1%~ 10 0 0 0 %。利用省统计局人口资料、疫苗分发数 ,对报告接种情况进行了评估。该次MV后续强化免疫活动由于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 ,广泛开展了宣传动员 ,严格进行了技术培训 ,加强了现场督导 ,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要求。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3 ] - 刘毅,武继守,侯铁军,郑运兵
为了解陕西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评价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对麻疹发病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陕西省 2 0 0 3年麻疹流行模式为爆发和散发并存 ,局部地区麻疹爆发影响着全省麻疹发病水平 ,发病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 8月龄~ 7岁为高发年龄段 ,该年龄段病例麻疹疫苗 (MV)接种率为 4 3%。 4、5月为麻疹高发月 ,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 6 0 %。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 :2 0 0 3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倒数 (GMRT)较 2 0 0 1年上升明显 ,处于较高水平。 2~ 4岁麻疹抗体GMRT较低。提示MV初种和复种均必须加强 ,有效接种率有待提高。应对 1 5~ 2岁儿童增加 1次MV免疫 ,8月龄~ 14岁儿童开展MV的强化免疫。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3 ] - 翟如芳,李国英,李太生,安建会,范富云,常少英
为观察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YDV)免疫的长期效果及其免疫记忆反应 ,对 1995年出生并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接种YDV的儿童进行免疫后 6年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变化动态的连续观察。同时筛选该年龄组YDV免疫 5年后 ,经血清学检测抗 HBs<2 1mIU/ml的儿童 ,观察其YDV加强免疫 1针 (5 μg)后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 :抗 HBs阳性 (≥ 2 1mIU/ml)率、有效阳性 (≥ 10mIU/ml)率、几何平均滴度 (GMT)逐年下降 ,分别由基础免疫后 1年的 92 0 8%、84 16 %、2 9 2 1mIU/ml,降至 6年后的 6 8 6 9%、4 1 4 1%、6 0 8mIU/ml。抗 HBs阳性率下降速度较慢 ,每年平均降低 4 6 8% ;抗 HBs有效阳性率、GMT的下降速率较快 ,年均分别下降 8 5 5 %、4 6 3mIU/ml。对YDV免疫 5年后抗 HBs <2 1mIU/ml的儿童 ,加强免疫YDV 1针后的抗 HBs阳性率、有效阳性率均达到10 0 % ,GMT达基础免疫 1年时水平的 8 33倍 ,表明YDV免疫后同样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记忆。由于YDV与血源乙肝疫苗在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不同 ,是否也有同样长期的免疫记忆和保护效果 ,尚需进一步观察。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3 ] - 王东海,胡国良,涂秋凤,于子颖,郭世成
为观察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于 2 0 0 2年 10~ 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 ,抽取 10个样本 ,10 12名 1994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2月 31日出生 (1~ 8岁 )的儿童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SPRIA)检测HBV感染的基本指标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结果显示 :HBsAg流行率为 8 89% ,抗 HBs流行率为 74 6 0 % ,抗 HBc流行率为 10 87%。HBsAg和抗 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 (P <0 0 1) ,抗 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乙肝疫苗接种、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在 2 4h内接种与HBsAg、抗 HBc流行率成负相关 ,儿童出生前母亲HBsAg阳性则与之呈正相关。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2 ] - 梁永胜,安东明,陈有刚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阅读次数:4 ]
-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5 ]
-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3 ]
- 卢亦愚,严菊英,茅海燕,李敏红,冯燕,史雯
为建立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毒甲1、甲3 型神经氨酸酶 (NA)N1与N2 亚型的快速鉴别方法 ,通过对大量NA基因序列的比较 ,分别在N1与N2 亚型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重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MRT PCR)进行NA基因扩增 ,并评价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 :MRT PCR能特异性扩增甲1、甲3 型流感病毒NAN1与N2 亚型基因 ,灵敏度为 0 1TCID50 ,可从临床患者含漱液中直接检测到N1、N2 基因。MRT PCR方法不仅可作为甲型流感病毒NA亚型的快速鉴定方法 ,而且可以作为人类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快速诊断方法的补充 ,应用于流感爆发疫情的应急诊断。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2 ] - 王晓军,卢永,张彦平,陈圆生,梁晓峰
为了解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流行趋势和分布的变化 ,对 195 1~ 2 0 0 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乙脑发病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乙脑疫苗使用前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明显改变。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历史上乙脑高水平流行省 (直辖市 ) ,当前乙脑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 ,而在个别省如贵州省 ,乙脑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 ,成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全国发病率最高的省。各地应结合历史和当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制定有效的乙脑防制对策。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76 ] |[下载次数:459 ] |[阅读次数:3 ] - 曹玲生
随着加速控制麻疹的深入开展 ,婴儿麻疹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婴儿麻疹发病主要与原发性免疫失败、胎传抗体过早消失、婴儿初免月龄内发病、接种不及时和接种技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或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 ,当前控制婴儿麻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二是通过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 ,提高大年龄组儿童的接种率来保证 <8月龄婴儿不至暴露于麻疹感染中 ;三是将育龄期妇女的麻疹疫苗接种纳入控制婴儿麻疹的措施。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93 ] |[下载次数:266 ] |[阅读次数:3 ] - 左树岩,许青,郭万申,唐继海,夏伟,梁晓峰,lisa A Lee
为了评价鲁、豫、皖三省麻疹监测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 ,综合三省项目进展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现场评估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和项目省开展的专项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项目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不同 ;除有免疫史记录的病例比例 <80 %外 ,其它麻疹监测系统的关键指标都有明显提高 ;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质量提高不明显 ,漏报和报告表格过于复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实施风疹控制后 ,风疹的平均感染年龄从 1999年的 9 8岁 ,提高至 2 0 0 3年的 13 9岁。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3 ] - 黄平,钟静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CHKD)期刊知识库文献检索 ,对中国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 (AEFI)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 :近 10年来有关AEFI报告和研究呈逐年增加趋势 ,但多数是一般性病例报告 ,缺乏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应根据AEFI与预防接种的因果关系的一致性、关联程度、时间联系、特异性、生物学合理性 ,来判断、分析感染性AEFI和非感染性AEFI。必须加强AEFI预防和处理措施 ,加强疫苗质量控制和管理 ,开展技术培训和监测 ,建立正常疫苗供应渠道和扩大预防接种的社会宣传、普及。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16 ] |[阅读次数:3 ] - 刘东磊,苗良,孙美平
为评价所使用疫苗的安全性 ,收集了北京市 2 0 0 2年的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 (AEF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所使用的 17种生物制品中 ,有 13种出现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段人群 ,≤ 1岁发生数占总数的 6 4 4 %。在 4 5例AEFI中 ,特异性反应 30例 ,其中 2 8例为Ⅰ型变态反应。目前北京市AEFI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提高疫苗生产工艺和接种人员业务素质 ,对于降低AEFI发生率和维持公众信任非常重要。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201 ] |[阅读次数:3 ] - 陈磊森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4 ]
- 曾莉英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2 ]
- 马丽莉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3 ]
- 何丽芳
,田炳均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2 ]
- 许世宏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4 ]
- 马丽莉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3 ]
- 马丽莉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3 ]
- 吴燕
,田炳均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4 ]
- 贾永太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2 ]
- 马丽莉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3 ]
- 罗凤基,袁立国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4 ] |[阅读次数:3 ]
- 王岳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39 ] |[阅读次数:2 ]
- 谢广中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91 ] |[阅读次数:3 ]
- 朱青,童亦兵,张大勇,杜雯
为迅速降低麻疹发病率 ,贵州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 8月龄~ 12岁儿童开展一次麻疹疫苗 (MV)强化免疫 ,为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2 0 0 3年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了试点 ,对所有 8月龄~ 6岁儿童、<13岁在校小学生和7~ 12岁辍学儿童中 ,无预防接种证或接种MV <2次的儿童均接种 1针MV(0 2ml)。结果显示 :实际接种儿童819732人 ,报告接种率 98 6 % ;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和辍学儿童报告接种率均 >95 %。省、州两级快速调查接种率 >96 % ,用贵州年鉴公布的人口资料推算 ,估算接种率在 82 %以上。用常规免疫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资料推算 ,8~ 11月龄和 1岁儿童估算接种率 >报告接种率。此次MV强化免疫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3 ] - 王娟娟,王晶,刘爱国
为了解泰安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 ,对 1999~ 2 0 0 3年麻疹监测和预防接种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 :1999~ 2 0 0 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4 6 2例 ,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15 4例 )高出 2 0 0 % ,其中确诊麻疹 16 2例。目前麻疹发病仍有明显春末夏初季节高峰 ,且每年首例麻疹出现早晚与年内病例多少 (r =0 77)及其疫情停止早晚 (r=0 74 )相关。麻疹发病主要因素为麻疹疫苗 (MV)实际接种率较低和免疫失败。麻疹疑似病例的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分别为 10 0 0 0 %、10 0 0 0 %和 96 5 4 %。 1999~ 2 0 0 3年MV常规免疫接种 82 4 799人次 ,年报告接种率均 >90 % ;对重点人群开展了 3轮MV强化免疫 ,接种 18784 17人次。表明正确实施MV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的基础 ;加强麻疹监测 ,提高监测质量 ,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同时要注重流动人口中儿童的计划免疫规范化管理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3 ] - 周泉合,赵庆信,张凤梅,王茂慈
自 1999年开始 ,日照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控制麻疹。通过 5年观察 ,取得明显效果。麻疹疫苗 (M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 99 71% ,估算接种率为 93 5 6 %。通过开展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8 79% ,几何平均滴度为 1∶14 0 7 6 5 ;麻疹年平均发病率由加速控制麻疹前 5年的 0 4 8/10万 ,下降至加速控制麻疹后 5年的 0 0 4 /10万。加强监测 ,保持MV高水平的常规免疫 ,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 ,建立巩固的免疫屏障 ,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3 ] - 陈传德,陈伟红,卓菲,刘卫民,何梅英
为探讨深圳市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 ,对深圳市专科医院 2 0 0 0~ 2 0 0 2年 2 2例临床诊断为麻疹病例的咽拭子、尿液标本提取核糖核酸 (RNA)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麻疹病毒血凝素 (H)基因序列 ,并克隆到pMD18 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 ;分析这些麻疹病毒株和Gene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代表株的序列同源性。采集病人血清 ,检测IgM抗体。结果显示 :2 2例麻疹病人的 2 2份血清中 ,有 16份IgM抗体阳性 ;2 0份咽拭子标本中 ,均检测到相应的条带 ;2 0份尿液标本中有 18份检测到相应的条带。采用RT PCR一次扩增的产物 ,检测的灵敏度即达到 0 0 0 1TCID50 。 19株麻疹病毒H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6 2 %~ 10 0 0 % ,和H1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同源性为 96 4 %~ 99 3%。根据分析结果 ,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的RT PCR阳性率高于尿液标本。该方法可用于麻疹病原学快速辅助诊断 ,特别是对出疹初期就诊的临床符合病例 ,但IgM抗体阴性的病例可进一步确诊。深圳市麻疹流行株属于H1基因型。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3 ] - 梁明明,李辉,王哲,王倩嵘,张保华,邓燕,藏改华,苗秋丽,司珩
为了观察流行性感冒 (流感 )亚单位疫苗和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血清学效果 ,选择 2 39名 2 2~ 6 6岁 (平均 37岁 )健康人群 ,分两组于 2 0 0 3年 9月接种流感疫苗。第 1组接种流感亚单位疫苗 ,第 2组接种流感裂解疫苗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 (HI)检测流感抗体 ,同时进行临床反应观察。结果显示 :接种两组疫苗的发热弱、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 19%、5 5 5 % ,接种两组疫苗后 3个型别抗体阳转 (含HI抗体≥ 4倍增长 )率平均分别为 94 %~ 96 %、93%~94 %、90 %~ 92 %。抗体保护水平 (≥ 1∶4 0 )亚单位与裂解疫苗均达到 10 0 %。接种两组疫苗前后 3个型别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增长倍数为 :流感亚单位疫苗增长 4~ 6倍 ,流感裂解疫苗增长 4~ 7倍。两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清学效果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的两种流感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血清学效果。
2004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