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峰;杨超美;罗会明;王华庆;崔富强;李艺星;杜飞;安志杰;殷大鹏;刘大卫;曹玲生;尹遵栋;郑徽;杨峰;崔钢;杨维中;
目的评价四川省地震灾区甲型肝炎(甲肝)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JEV-l)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法对报告和现场调查的HepA、JEV-l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地震灾区6个市(州)21个县(区、市),截止到2008年6月10日,共报告接种HepA399 075人,接种JEV-l 137 543人,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1.96%、88.85%。现场快速调查HepA应种1825人,实种1783人,接种率97.70%;JEV-l应种912人,实种869人,接种率95.29%。结论四川省地震灾区HepA、JEV-l群体性预防接种达到了预期结果。
2008年04期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70 ] |[阅读次数:3 ] - 刘大卫;郭飚;曹玲生;王华庆;梁晓峰;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JEV-l)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Inactivated;JEV-i)上市后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收集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06年JEV-l和JEV-i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两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国JEV-l和JEV-i上市后,严重不良反应总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1.4/100万剂和22.0/100万剂;临床损害均以过敏性皮疹、发热和热性惊厥为主,且第1剂反应危险性高。JEV-l和JEV-i聚集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00万剂和3.8/100万剂;JEV-i发生聚集性反应的危险性高于JEV-l。结论JEV-l和JEV-i上市后均具有较好的预防接种安全性;研究显示JEV-1安全性优于JEV-i;建议儿童常规免疫优先选择JEV-l。
2008年04期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323 ] |[阅读次数:3 ] - 陶黎纳;胡家瑜;郑英杰;
目的了解上海市预防接种安全性的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2006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率为37.1/10万,其中一般反应32.4/10万,异常反应4.7/10万。实施差错报告率为0.2/10万。夏季不良反应报告率较秋冬季低。市区不良反应报告率最高,其次是远郊,近郊最低。病毒类和细菌类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率分别为13.7/10万和66.3/10万。不良反应报告率前5位的制品种类是抗狂犬病血清、肺炎球菌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疫苗和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有1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死亡。结论上海市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系统准确性高,敏感性仍可提高;病毒类疫苗比细菌类疫苗安全;不良反应存在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同一制品种类不同产品的安全性差别较大;对产品安全性的判断需要考虑偏倚。
2008年04期 297-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引用频次:61 ] |[下载次数:224 ] |[阅读次数:2 ] - 江燕;庞红;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2006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为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数据,将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长宁区2006年开展了19种疫苗126459人次的接种,报告12种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178例,其中一般反应166例,异常反应12例。一般反应以低热和轻微局部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加强免疫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基础免疫。结论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可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敏感性和利用率。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准确掌握禁忌证,选用免疫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以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008年04期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37 ] |[阅读次数:3 ] - 谭亚军;张晋琳;徐颖华;丁筱竹;范刚;孙伯超;张庶民;
目的对接种吸附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Adsorbed Diphtheria,Tetanus and Whole Cell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wP)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3月龄健康儿童接种DTwP后观察临床反应,重点观察19 740人次。结果接种DTwP后总副反应发生率为21.90%,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18%和23.40%。其中发热、红肿硬结发生率分别为19.15%、13.51%,反应强度主要是弱反应。其它全身和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但不同批次DTwP差异较小。结论在较大范围婴儿群体中接种DTwP后,存在一定的全身和局部副反应,应着重从改进疫苗生产工艺等方面来提高DTwP安全性。
2008年04期 308-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74 ] |[阅读次数:3 ] - 龙春丽;陈伟;
目的加强对接种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总结和评估不同疫苗引起紫癜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应对措施。方法对1994~2005年报道的3类预防接种引起紫癜156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6例紫癜的年龄为8日龄~46岁,首发时间为接种疫苗后1h~15d,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治疗时间为5d~6个月。3类预防接种方式中,麻疹减毒活疫苗等8种预防接种既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引起过敏性紫癜,有时还会并发紫癜性肾炎、关节性紫癜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4种预防接种一般只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9种预防接种一般只引起过敏性紫癜。结论预防接种后发生紫癜的原因与受种者自身体质、接种当时体质、疫苗质量、疫苗联合免疫方式等可能有关。
2008年04期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313 ] |[阅读次数:2 ] - 陈园生;周玉清;王晓军;陈长;李放军;王富珍;曾绍长;赵建海;谢晋尧;崔富强;龚晓红;郑徽;夏伟;孙莲英;张永基;肖娜;胡苑笙;吴振华;曹玲生;梁晓峰;胡俊峰;
目的了解公共服务场所器械的消毒方式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污染现况。方法分层随机选择美容院、美发店、理发店、洗浴中心63家,对682名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公共服务场所器械表面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公共场所器械的主要消毒方式为酒精擦拭和紫外线消毒,分别占34.60%和30.79%。公共场所器械HBsAg检出率为2.13%,大、中、小型公共场所器械检出率分别为0.63%、2.67%、3.70%,大、小型公共场所器械HBsAg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68,P<0.05)。美容院、理发店和洗脚店器械HBsAg检出率分别为2.97%、0.61%和3.42%;不同器械HBsAg检出率不同,暗疮针和镊子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13%和4.17%。刀具HBsAg检出率主要集中于修脚刀6.11%(8/131)、剃刀3.17%(2/63)、剪刀0.52%(1/193)。不同服务类型用的刀具HBsAg检出率不同,其中洗脚店用刀具检出率最高(8.33%)。结论应加大公共场所器械的消毒管理,规范正确的消毒方法;同时还应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乙肝防治知识,增强公众法律监督意识。
2008年04期 315-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2 ] - 朱冰;许二萍;杨旭辉;杨洛贤;王骏;黄利明;刘艳;张小平;梁晓峰;
目的研究杭州市流动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的影响因素,探索行之有效的促进流动儿童接种HepB的措施。方法调查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流动儿童HepB接种及其家庭有关情况,分析HepB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286名流动儿童HepB首针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6.36%、70.28%、79.40%。影响HepB接种的因素主要包括流动儿童住院分娩、常规保健、基层预防接种点的服务及流动儿童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等。结论提高流动儿童HepB接种率,应从流动儿童的基本卫生保健条件、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和乙肝防治知识进行努力。
2008年04期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87 ] |[阅读次数:4 ] - 王青;王伟军;梁晓峰;
目的了解重庆市10余年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251名1~59岁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①重庆市1~59岁城市和农村人群HepB接种率分别为24.09%和13.68%;②接种HepB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标化阳性率分别为4.75%和37.8%,未接种者分别为11.21%和44.73%;③已接种HepB城市人群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0%和48.83%,农村人群分别为6.55%和26.18%。结论重庆市HepB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应重点加强农村人群HepB的预防接种。
2008年04期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3 ] - 胡丹标;刘世科;赵丽丽;黄美林;徐爱萍;洪因之;曹品元;
目的探讨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Yeast,HepB(Yeast)]10μg成人免疫失败的因素,为制定成人HepB接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8岁易感人群,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HepB(Yeast)10μg,对免疫失败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成人接种10μgHepB(Yeast)免疫失败率为12.99%。免疫失败人群吸烟率、肥胖率、乙肝家族史及微量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率均高于免疫成功人群,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接种10μgHepB(Yeast)免疫失败与吸烟、肥胖、乙肝家族史、微量HBV感染有关。
2008年04期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5 ] |[阅读次数:2 ] - 李为群;聂绍发;梁晓峰;李波;鲍和平;彭燕;王华庆;
目的了解长春大学2004~2006年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Anti-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结果共检测10 696人,HBV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的占54.62%,HBsAg阳性率为5.57%。2004~2006年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6.09%、4.86%、5.78%;男女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6.96%、4.11%;HBsAg、HBeAg、Anti-HBc均为阳性的占HBsAg阳性总数52.01%,HBsAg、Anti-HBe、Anti-HBc均为阳性的占HBsAg阳性总数36.08%;接种过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新生HBsAg阳性率为4.15%,未接种过HepB的新生HBsAg阳性率为7.31%。结论长春大学2004~2006年新生54.62%对HBV易感,新生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接种过HepB的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未接种过HepB的新生,建议对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新生接种HepB,提高新生对HBV的免疫力。
2008年04期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2 ] - 周兴洋;王会宽;符茂真;马涛;颜健军;张运阳;陈照亮;庞燕芳;王春雨;柯湲;梁春桂;
目的了解琼海市美容美发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以及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不同级别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34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肝防治KAP调查,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率较低,HBsAg阳性率为11.9%;中、小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较大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严重(χ2=6.171,P<0.05);将饮食列为HBV主要传播途径的占82.1%,认为蚊虫可以传播HBV的占21.6%;经血液、医疗活动、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的知晓率分别占35.8%、11.2%、23.1%;认为乙肝的危害是严重的占86.6%,认为乙肝能引起肝硬化或肝癌的占62.7%,且55.2%的人认为乙肝可以治愈;接种过HepB的从业人员对HepB的认知水平较未接种者高;从业时间≤1年者HBsAg阳性率比>1年者高(χ2=4.8,P<0.05)。结论应加强公共场所,特别是中、小型公共场所的管理,和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对乙肝的认知水平和HepB接种率。
2008年04期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2 ] - 李言彬;王志彬;焦雪成;张玉华;陈彦彩;蔡爱民;谢敬甫;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广泛使用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携带情况,为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市≤18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中HBsAg携带情况。结果2000年检测12 847人,HBsAg阳性1097例,阳性率8.54%;2006年检测102 699人,HBsAg阳性2399例,阳性率2.34%。随着2000年对全市1~18岁人群HepB查漏普种和世界银行贷款疾病控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HepB接种的实施,尤其是2002年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各个年龄段人群HepB接种率大幅度提高,经过6年时间≤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72.59%,0~、4~、8~、12~、15~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由2000年的3.76%、4.74%、5.59%、8.51%、12.58%下降到2006年的0.30%、1.39%2、.52%、3.03%、2.98%,各年龄段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非常显著。结论各年龄段人群中HBsAg阳性率的下降与HepB接种有直接关系,HepB对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效果明显,提示除做好新生儿HepB预防接种外,成人HepB接种应逐步加强。
2008年04期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2 ] - 随海田;梁晓峰;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爆发的人群、地区分布和感染途径等,为制定甲肝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甲肝爆发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以甲肝、爆发为检索词,检索1993~2007年11月中国医院知识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HKD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38篇。甲肝爆发疫情西部>中部>东部。97起甲肝爆发中,有68起发生在乡(镇)及以下的农村,县级及以上的城市发生甲肝爆发25起;明确发生在学校的甲肝爆发63起。全年均有甲肝爆发,61起发生在4~6、9、10月份,随着年代的推移甲肝爆发的持续周期缩短。急性甲肝患者均可检测到抗甲肝病毒的IgM抗体。结论中国甲肝爆发时有发生,流行强度农村高于城市,爆发主要发生在学校,应加强对甲肝爆发的预防控制。
2008年04期 33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3 ] |[阅读次数:2 ] - 周玉清;达瓦;张峰;王华庆;樊春祥;郑景山;殷大鹏;张国民;朱徐;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儿童免疫规划5种疫苗,即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litis Vaccine,Live;OPV)、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P)、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免疫覆盖率,以及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统一调查表,通过询问儿童监护人并核对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登记卡的方法调查儿童免疫覆盖率;通过统一问卷调查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KAP。结果调查的855名儿童中,BCG、OPV、DTP、MV第1剂(MV1)、MV第2剂(MV2)、HepB免疫覆盖率分别为:89.7%、76.4%、75.3%、76.6%、10.9%、67.3%,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16.0%,卡疤率76.8%。不同的出生地点,HepB1及时接种率不同,在家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只有13.7%。不合格接种的主要原因为超期接种、提前接种。OPV提前接种占38.1%,DTP、MV1提前接种分别占37%,HepB超期接种占35.7%。儿童监护人知道孩子需要接种疫苗的占66.8%,知道孩子出生后24h内应接种HepB的占39.1%,知道孩子出生后应接种BCG的占35.0%,会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的占30.6%,知道出生后应办理预防接种证的占32.2%,知道入托入学时要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占16.3%,知道接种疫苗前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的占35.3%,知道接种疫苗后应观察30min的占12.9%。结论改善基层预防接种服务条件,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西藏自治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2008年04期 34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228 ] |[阅读次数:2 ] - 胡逢蛟;董红军;刘健毅;方挺;
目的了解一起甲1亚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流行株的病原学特性。方法将流行株与当地同期流行的流感毒株进行比较,并对爆发的代表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片段(HA1)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抗原变异情况。结果除本起爆发为甲1亚型,另1起为甲1与甲3亚型的病毒偶合外,同期的其它几起爆发均为甲3亚型病毒引起。对从甲1亚型爆发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此次爆发的毒株与当地2002年前流行过的毒株相似,仅为3个氨基酸的差异,同源性为99.1%。结论此次爆发的甲1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2002年前的流行株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异,流行强度也只局限于局部爆发。
2008年04期 346-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2 ] - 疏俊;彭国文;邵晓萍;林永杰;吴承刚;谢莘;梁剑;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1~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消除NT策略及措施。方法对NT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2001~2005年共报告NT 2832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地区,流动人口的NT病例数约占总病例数的72.04%,根据2004~2005年数据分析,73.81%的流动人口NT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占该地区NT总病例数的90.18%;粤西地区本地NT最多,占全省本地NT的39.04%。全年都有发病,6~8月多发,主要发病日龄是2~10d。患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08∶1。患儿以在家由未经培训的人员接生为主,患儿母亲未接受破伤风疫苗免疫或免疫史不详者占99.75%。结论广东省消除NT面临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情况,在实施有关策略时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注意落实有关措施时的联防联动。
2008年04期 350-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2 ] - 袁焕章;黎景全;毛东波;朱建琼;王莹;
目的了解东莞市外来员工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外来员工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莞市各镇的经济水平及地区分布为特征分层,随机抽取长安等5个镇为此次监测点,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988~1990年、1982~1984年、1976~1978年、1970~1972年出生的4个年龄组,近3年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Vaccine,Live;MV)免疫史的外来员工,每组男女性各20人,共800人;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高埗镇裕元鞋厂已接种MV的员工237人和新入厂未接种MV的员工363人,共600人。以此1400人为本次监测对象,采集的合格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共检测合格血清标本1399份。外来员工麻疹IgG抗体的阳性率为81.48%,有效保护率为44.8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0±1∶3.82);4个年龄组员工麻疹IgG抗体GMT均<1∶800;5个镇员工麻疹抗体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已免疫员工麻疹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免疫员工,两者抗体阳性率、有效保护率和GMT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市外来员工麻疹抗体水平低,给外来新员工接种MV能有效提高外来员工免疫力。
2008年04期 35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2 ] - 张双一;郑芳;斯琴;赵玉英;苏仁;刘勇灵;黄正东;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市人群麻疹、风疹抗体分布,了解血清流行病学规律,从而为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分阶段整群抽样后,随机抽取东胜等4个区(旗)为调查地区,对672名5~20岁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和风疹IgG、Ig M抗体,对人群麻疹与风疹IgG抗体做了交叉性分析。对结果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1.8%,流动人口聚集的东胜区最低(78.1%);最高为17~20岁组,最低为13~16岁组。风疹抗体总阳性率为23.2%,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农区明显低于牧区。结论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及流动人口聚集区麻疹、风疹流行的可能性更大。加强麻疹监测,及时报告首发病例并进行血清学诊断分类,加强流动人群儿童的预防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尽快普及风疹疫苗的免疫,是控制爆发或流行的关键措施。
2008年04期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