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大鹏;罗林云;宋立志;张晓曙;李放军;过琴媛;曹玲生;刘燕敏;夏伟;沈心亮;高青林;梁晓峰;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接种的成本效益。方法采用Halloran(哈罗)建立的模型,通过查阅文献,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推算中国在2007年后进行VarV常规免疫后的水痘流行病学规律。并利用既往疾病负担数据,对中国VarV接种的成本效益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一剂VarV常规免疫的成本效益比是1:4.19,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的免疫策略成本效益比是1:3.57。结论考虑到接种对费用和死亡病例的影响,中国进行VarV的常规免疫是有价值的。
2011年01期 v.1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引用频次:47 ] |[下载次数:701 ] |[阅读次数:2 ] - 肖作奎;过琴媛;宋立志;付方;李明;杨倩;陈海平;许青;吕静静;张洪祥;沈红杰;徐爱强;沈心亮;
目的观察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Freeze-dried;VarV-Fd)的临床反应及免疫原性。方法选择年龄在3~9岁的托幼机构儿童和在校小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将入选的5192名观察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593人,接种VarV-Fd;对照组2599人,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于接种后30min和6、24、48、72h及7、14、21、28d进行随访,并记录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采用膜抗原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77名儿童血清水痘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Titer,GMT)及增长倍数。结果接种VarV-Fd的2593人中,有2人注射部位局部出现轻微红晕,其他受种者无其他反应或不适;77名受种者在接种时和接种后1个月采集了静脉血,血清水痘抗体全部阳转或≥4倍升高,阳转率100%;免疫前抗体GMT为1:2.64,免疫后GMT为1:5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VarV-F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2011年01期 v.17 5-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22 ] |[阅读次数:2 ] - 宋立志;陈海平;沈心亮;肖作奎;罗林云;李明;张洪样;吕静静;王菲;封多佳;徐爱强;过琴媛;
目的评价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水痘減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Freeze-dried;VarV-Fd)的安全性及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选择未患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无接种禁忌证,过去未接种过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且近一个月内未接种过其他预防性生物制品,年龄在3~6岁的托幼机构儿童和年龄在7~9岁在校小学生5192人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将入选的观察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593人接种VarV-Fd,对照组2599人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结果经追踪随访,试验组水痘发病率为2.70‰,对照组为14.24‰,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rV-Fd的保护率为81.04%,95%可信区间为65.75%~96.33%。结论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VarV-Fd具有良好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2011年01期 v.1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612 ] |[阅读次数:1 ] - 王哲;李克莉;孟祥鹏;徐爱强;冯子健;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7~2009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爆发和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山东省2007~2009年的水痘个案病例及爆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山东省2007~2009年共报告水痘61886例,死亡1人,3年平均发病率为22.03/10万,春、冬季高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2:1,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10岁儿童发病率为117.59/10万。同期共报告爆发疫情72起,主要发生在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2011年01期 v.17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引用频次:68 ] |[下载次数:496 ] |[阅读次数:1 ] - 郑金凤;蔡志坤;潘伟毅;杨秀惠;陈俊磊;
目的评价福建省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效果。方法综合分析SIA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 MVSIA共接种8月龄~14岁目标儿童5544453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免疫后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显著升高,麻疹发病率较SIA前下降了96.03%。从SIA后1个月算起,1年的时间全人群麻疹发病率为0.14/10万(2009年4月10日~2010年3月31日)。但≥15岁病例构成达50.98%。结论福建省2009年MVSIA效果显著,发病率已降至<1/10万。为保持SIA取得的成果,应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后续免疫。
2011年01期 v.17 13-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1 ] - 刘东磊;孙美平;卢莉;王冬梅;刘芳;徐若辉;宁召起;张曙光;庞星火;
目的了解北京市≥15岁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和影响因素,评价成人麻疹易感性。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城区、近郊、远郊分层选择调查对象,收集个人基本信息、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接种史、患病史等信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北京市≥15岁常住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83%;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的地理位置、年龄、患病史均对抗体水平有影响。结论北京市≥15岁常住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不会发生大范围的爆发或流行,但成人活动范围广,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重大,从消除麻疹的要求考虑,仍有必要对成人接种MV。
2011年01期 v.1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263 ] |[阅读次数:1 ] - 王常银;许松涛;熊萍;冯蕾;许青;宋立志;张燕;徐爱强;许文波;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5~2008年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流行特点及麻疹发病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分离的155株MV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山东省2005~2008年分离的155株MV有2个基因型:A(1株)、H(1154株)。A基因型病毒株(2007年)为疫苗株;H1基因型有H1(a151株)和H1(b3株)亚型,两个亚型病毒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差异分别为3.30%~5.90%、2.00%~7.30%。H1a是山东省本土流行病毒株的优势亚型,但与山东省1990~2004年毒株相比,病毒株传播分支较多、离散程度大。H1b亚型为外来输入病毒株(与山东省2000年分离的H1b亚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8.20%~98.60%),与本土H1a亚型毒株共同传播引起一起成人流动人群麻疹爆发。结论山东省2005~2008年麻疹爆发、流行是由本土病毒株(H1a亚型)持续传播引起。H1b亚型处于相对弱势,在2005年输入部分设区的市后被阻断。近年来山东省流行的麻疹病毒无较大变异,优势病毒的持续传播与麻疹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2011年01期 v.1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35 ] |[阅读次数:2 ] - 唐小敏;张丽;任刚;吴升伟;戴丽芳;叶绪芳;
目的评价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 Laboratory Network,MLN)的运转情况。方法对贵州省2008~2009年MLN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血清学监测:2008~2009年共报告疑似麻疹4138例,采集血清标本3814份,标本采集率为92.2%,及时送检率89.2%,实验室诊断病例占86.2%。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278份,阳性率为33.5%;风疹IgM抗体阳性980份,阳性率为25.7%。14起麻疹爆发均得到实验室确诊。②病毒学监测:2008~2009年共采集42份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7株麻疹病毒,经鉴定均为麻疹野病毒H1a亚型。③MLN质量控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2008~2009年通过了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以及血清标本复核;9个市(地区、州)CDC麻疹实验室均通过了省CDC组织的血清标本盲样考核;全省复核上送血清标本472份,符合率96.8%。结论贵州省MLN运转良好,为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1年01期 v.17 26-2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6 ] |[阅读次数:1 ] - 颜丙玉;李漫时;徐爱强;宋立志;纪峰;张丽;
目的了解现阶段山东省社区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易感状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06年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12个县(市、区)1~59岁7601人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HBV易感状态指经检测血清HBsAg、Anti-HBs和Anti-HBc均为阴性,采用权重调整法估算不同人群HBV易感率。结果山东省1~59岁社区人群HBV易感率为48.25%(95%可信区间为45.05%~51.46%)。15~59岁人群易感率(52.07%)高于1~4岁(26.79%)和5~14岁(31.51%)人群;农村地区人群易感率(49.65%)高于城市地区(4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同性别、地理区域人群HBV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社区人群中不同年龄组人群HBV易感的实际意义不尽相同,青少年和成人中仍存在大量HBV易感人群,应加强该人群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预防控制。
2011年01期 v.1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27 ] |[阅读次数:1 ] - 陆林;丁峥嵘;孔毅;庞颜坤;张杰;罗梅;熊庆;黄国斐;宁岚;陶汝国;李勇;
目的了解云南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2006年9月,在云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分别调查6个县(区)1~4岁、5~14岁、15~59岁492人、764人、1287人的HBV感染和HepB接种状况。结果云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17.1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为3.11%,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阳性率为35.71%,5项指标[HBs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Antigen,Anti-HBc)、乙肝病毒e抗原(HBV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Ag,Anti-HBe,下同)]全阴性率为46.72%;HepB接种率为41.01%;农村HBV感染率高于城市;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5项指标全阴性率均为15~59岁高于5~14岁人群,5~14岁高于1~4岁人群;HepB接种率高的地方Anti-HBs阳性率也高,且HBV感染率和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云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4岁儿童,应加强农村与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乙肝预防控制工作。
2011年01期 v.1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引用频次:41 ] |[下载次数:390 ] |[阅读次数:1 ] - 边国林;董红军;马瑞;倪红霞;周绍英;胡逢蛟;林永兴;许国章;
目的监测儿童接种进口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Hepatitis A Inactivated Vaccine,HepA-I)10年后,抗甲肝病毒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A Virus(HAV),Anti-HAV]的阳性[≥5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方法对平均年龄2岁的116名儿童,按0、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HepA-I,免疫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Anti-HAV,并对110名免疫后Anti-HAV阳性的儿童随访10年后,采集静脉血标本定量检测Anti-HAV。结果免疫后1个月Anti-HAV阳性率100%,至10年后Anti-HAV阳性率99.09%,GMC为61.59mIU/ml。结论进口儿童剂型HepA-I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
2011年01期 v.1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 谢荣辉;程胤凯;朱函坪;翁景清;徐芳;姚苹苹;朱智勇;
目的获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基因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为研制乙脑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脑病毒NS1基因并测序列,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Baculovirus,BV)转移载体pFastBac HTa,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NS1。并将pFastBac-NS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筛选到重组转座子rBacmid-NS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rBacmid-NS1转染粉蚊夜蛾(Trichoplusia ni,TN)细胞获得重组BV(rBV-NS1)。rBV-NS1感染TN细胞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amide Gel Eleetrophoresis,SDS-PA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NS1重组蛋白。结果成功克隆乙脑病毒NS1基因,SDS-PAGE、IFA和WB检测表明,NS1基因在昆虫细胞得到表达,能与乙脑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免疫原性。结论乙脑病毒NS1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为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2011年01期 v.17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2 ] |[阅读次数:1 ] - 刘桂芳;刘尧;宋立志;冯蕾;李震;王海岩;李岩;陶泽新;徐爱强;
目的了解山东省报告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临床转归(后遗症和死亡)情况。方法对山东省2007~2008年报告的乙脑病例在发病6个月后,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采用入户或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2007~2008年共对报告的261例乙脑病例,在发病6个月后进行了随访调查,2年中的病例随访率分别为98.64%和100.00%,其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7.01%和14.91%。其中最多的后遗症为记忆力或理解力障碍(76.19%),其次为语言障碍(66.67%)、流涎(33.33%)、瘫痪(28.57%),另外还有部分病例留有耳聋、痴呆、癫痫、吞咽困难、精神失常等后遗症。2007~2008年病死率分别为17.69%和19.30%,高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7.48%和7.89%,≥40岁乙脑病例的病死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乙脑病例的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应加强对乙脑病例临床转归的监测。
2011年01期 v.1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1 ] - 李军宏;李艺星;尹遵栋;宁桂军;罗会明;梁晓峰;
目的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p,d,q)(P,D,Q)s,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数据的时间序列资料建模,并预测2010年流脑发病趋势,考察ARIMA乘积季节模型应用于流脑发病的预测效果。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数据资料,采用Box-Jenkins方法建模,依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施瓦茨信息量准则(Schwarz's Information Criterion)结果确定模型阶数,用Box-Ljung统计量评价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用所得模型对2010年流脑发病数进行预测。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时间序列分析模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流脑的季节性时间序列建立了ARIMA(1,1,1)(0,1,1)12乘积模型,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为3.09%,较好地拟合了流脑的发病趋势,并预测2010年全国流脑病例数为419例,在244~719例的可信范围内变动,发病高峰季节在3月份。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较好地拟合流脑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是预测精度较高、效果较好的短期预测模型。
2011年01期 v.17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30 ] |[阅读次数:1 ] - 蒋征刚;何寒青;赵艳荣;李倩;唐学雯;符剑;陈恩富;
目的评价浙江省实施脑膜炎球菌疫苗(Meningococcal Vaccine,MenV)接种成本-效果(Cost Effectiveness,CE)、成本效益(Cost-Benefit,CB),为有关MenV免疫政策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测算期望发病与死亡人数,结合8个县现场调查和特尔斐(Delphi)法专家咨询计算成本与疾病负担,对浙江省1978~2007年MenV接种进行CE和CB分析。结果浙江省1978~2007年MenV预防接种投入8562.35万元,通过实施接种,减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77216例、减少死亡35914例,减少的经济损失为25.98亿元。结论接种MenV的CE和CB显著,要继续做好MenV接种,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和人群覆盖率。
2011年01期 v.17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22 ] |[阅读次数:1 ] - 张晓杰;李丽红;孙利伟;王承训;黎伟明;杨显达;刘愉;赵艳玲;邓琳菲;贺岩;田玉玲;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2008年婴幼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临床及病原情况。方法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2008年长春市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婴幼儿粪便标本441份进行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腹泻RV检出率53.29%;人(Human)RV(HRV)感染有3月和11月两个高峰。基因型分布:G分型,流行优势型为G(340.85%),其次为G(112.34%),然后是G2、G(96.81%),G4、G8、G11、G13、G14、G15、G1(80.43%),未分型27.66%;P分型,流行优势型为P(845.11%),P(417.02%),P(61.70%),P1(01.28%),P9、P1(10.43%),未分型34.04%;HRV感染平均月龄为(11.07±6.73),97.36%发生于≤24月龄儿童;HRV感染男、女性别比为1.87:1;临床表现发热占43.83%(103/235),呕吐占50.64%(119/235),神经系统症状占1.28%(3/235),呼吸道症状占42.13%(99/235),平均住院(5.13±2.09)d。结论 HRV是2008年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HRV流行株呈现超常多样性;HRV腹泻常伴有呼吸道症状。
2011年01期 v.1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40 ] |[阅读次数:1 ] - 何涛;杨军鹏;芮执平;
目的了解白银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收集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现场查验和疫苗补种资料,采用Excel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全市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单位覆盖率分别是1.09%、58.62%、75.13%、89.43%、93.82%。调查入托入学儿童136974名,有预防接种证的125205名,持证率91.41%;六种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合格接种率依次为: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94.59%,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93.03%,麻疹减毒活疫苗92.31%,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92.03%,乙型肝炎疫苗91.11%,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90.24%;入托儿童持证率、接种率均高于入学儿童。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除BCG外,五种NIP疫苗补种率在26.29%~48.58%。结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持证率、接种率、补种率还有待提高,教育、卫生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配合。
2011年01期 v.17 62-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205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