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中国2016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分析

    王慧玲;毛乃颖;高凌玉;朱贞;许松涛;崔爱利;张燕;许文波;

    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6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 network,MRLN)运转状况的分析和评估,为中国消除麻疹和控制风疹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年中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实验室数据和全国MRLN监测数据,评价中国MRLN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 2016年全国报告监测病例69 288例,其中散发病例63 211例,散发病例的血清和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6.25%、48.27%。麻疹、风疹Ig M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46%(22 276/64 637)、5.71%(3 646/63 828)。麻疹、风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2.54%(8 580/26 368)、4.16%(1 081/26 005)。29个省级麻疹风疹实验室(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MRL)共送检麻疹病毒2 461株,其中D8基因型3株、A基因型(疫苗相关株)10株、H_(1a)基因亚型(中国本土流行优势株)2 448株;17个省级MRL共送检风疹病毒126株,其中1E基因型6株、2B基因型120株。国家麻疹风疹实验室(National 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NMRL)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通过了2016年WHO的血清和分子职能考核;6个省级MRL通过了WHO专家组的现场认证;所有省级MRL通过了WHO和NMRL组织的血清职能考核。结论 2016年中国MRLN运转良好,为麻疹消除和风疹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室科技支撑。

    2017年03期 v.23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9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2016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分析

    王慧玲;毛乃颖;高凌玉;朱贞;许松涛;崔爱利;张燕;许文波;

    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6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 network,MRLN)运转状况的分析和评估,为中国消除麻疹和控制风疹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年中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实验室数据和全国MRLN监测数据,评价中国MRLN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 2016年全国报告监测病例69 288例,其中散发病例63 211例,散发病例的血清和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6.25%、48.27%。麻疹、风疹Ig M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46%(22 276/64 637)、5.71%(3 646/63 828)。麻疹、风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2.54%(8 580/26 368)、4.16%(1 081/26 005)。29个省级麻疹风疹实验室(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MRL)共送检麻疹病毒2 461株,其中D8基因型3株、A基因型(疫苗相关株)10株、H_(1a)基因亚型(中国本土流行优势株)2 448株;17个省级MRL共送检风疹病毒126株,其中1E基因型6株、2B基因型120株。国家麻疹风疹实验室(National 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NMRL)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通过了2016年WHO的血清和分子职能考核;6个省级MRL通过了WHO专家组的现场认证;所有省级MRL通过了WHO和NMRL组织的血清职能考核。结论 2016年中国MRLN运转良好,为麻疹消除和风疹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室科技支撑。

    2017年03期 v.23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9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2014年<15岁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其残留麻痹影响因素分析

    杨宏;樊春祥;温宁;郝利新;马超;苏琪茹;王华庆;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4年<15岁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流行特征,探索影响GBS残留麻痹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的全国2014年<15岁儿童GBS病例数据。结果中国2014年共报告<15岁儿童GBS 931例,报告发病率为0.41/10万。GBS有肌肉疼痛、四肢麻痹、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障碍、残留麻痹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AFP病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史<3剂次、有颈项强直和四肢麻痹、麻痹程度和深部腱反射的交互作用为GBS残留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全国<15岁儿童GBS发病水平低;发病严重程度和脊灰疫苗免疫史影响GBS预后;需加强GBS特别是严重病例的及时治疗与管理。

    2017年03期 v.23 246-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2014年<15岁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其残留麻痹影响因素分析

    杨宏;樊春祥;温宁;郝利新;马超;苏琪茹;王华庆;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4年<15岁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流行特征,探索影响GBS残留麻痹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的全国2014年<15岁儿童GBS病例数据。结果中国2014年共报告<15岁儿童GBS 931例,报告发病率为0.41/10万。GBS有肌肉疼痛、四肢麻痹、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障碍、残留麻痹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AFP病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史<3剂次、有颈项强直和四肢麻痹、麻痹程度和深部腱反射的交互作用为GBS残留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全国<15岁儿童GBS发病水平低;发病严重程度和脊灰疫苗免疫史影响GBS预后;需加强GBS特别是严重病例的及时治疗与管理。

    2017年03期 v.23 246-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3 ] |[阅读次数:2 ]
  • 北京市2012-2016年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报告发病率的敏感度分析

    李娟;李晓梅;张朱佳子;赵丹;周涛;吴疆;

    目的评价不同报告和排除标准的参数设置对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 acute flaccid paralysis,NP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敏感度分析方法,假设在不同的AFP病例报告和排除标准下,计算NP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的波动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北京市NPAFP报告发病率在1.55/10万-2.28/10万之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8/10万。若未开展现场核实诊断而未排除任何不符合报告标准的病例,各年报告发病率将上升至2.48/10万-4.09/10万之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上升至3.24/10万;若现场核实诊断不准确,未排除部分不符合报告标准的病例,平均报告发病率均上升至2/10万以上。若仅报告同时满足三个急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各年报告发病率均下降至1/10万以下;若仅报告同时满足两个及以上急性麻痹症状的病例,2012-2015年报告发病率均下降但可达到1/10万的要求,2016年下降至0.83/10万。结论对疑似AFP病例是否开展高质量的现场核实诊断以及采取不同的AFP病例报告标准将大大影响NPAFP报告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AFP病例报告标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重视开展疑似AFP的现场核实诊断,加强非AFP病例的排查工作。

    2017年03期 v.23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3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2012-2016年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报告发病率的敏感度分析

    李娟;李晓梅;张朱佳子;赵丹;周涛;吴疆;

    目的评价不同报告和排除标准的参数设置对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 acute flaccid paralysis,NP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敏感度分析方法,假设在不同的AFP病例报告和排除标准下,计算NP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的波动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北京市NPAFP报告发病率在1.55/10万-2.28/10万之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8/10万。若未开展现场核实诊断而未排除任何不符合报告标准的病例,各年报告发病率将上升至2.48/10万-4.09/10万之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上升至3.24/10万;若现场核实诊断不准确,未排除部分不符合报告标准的病例,平均报告发病率均上升至2/10万以上。若仅报告同时满足三个急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各年报告发病率均下降至1/10万以下;若仅报告同时满足两个及以上急性麻痹症状的病例,2012-2015年报告发病率均下降但可达到1/10万的要求,2016年下降至0.83/10万。结论对疑似AFP病例是否开展高质量的现场核实诊断以及采取不同的AFP病例报告标准将大大影响NPAFP报告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AFP病例报告标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重视开展疑似AFP的现场核实诊断,加强非AFP病例的排查工作。

    2017年03期 v.23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35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后发热出疹病例的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刘冷;郑焕英;王慧玲;郭雪;李晖;许文波;

    目的分析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热出疹病例(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的麻疹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接种MCV后RFI的血清麻疹IgM抗体;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麻疹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广东省共收检723例RFI的病原学标本,其中18例为接种MCV后RFI。在18例RFI中17例采集了血清标本,麻疹IgM抗体均阳性;18例病例的病原学样本经过序列测定分析,均属于A基因型,与中国S191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结论 MCV接种后RFI主要为麻疹疫苗相关病例;需加强RTPCR和核酸测序方法对病例的快速检测。

    2017年03期 v.23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后发热出疹病例的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刘冷;郑焕英;王慧玲;郭雪;李晖;许文波;

    目的分析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热出疹病例(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的麻疹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接种MCV后RFI的血清麻疹IgM抗体;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麻疹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广东省共收检723例RFI的病原学标本,其中18例为接种MCV后RFI。在18例RFI中17例采集了血清标本,麻疹IgM抗体均阳性;18例病例的病原学样本经过序列测定分析,均属于A基因型,与中国S191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结论 MCV接种后RFI主要为麻疹疫苗相关病例;需加强RTPCR和核酸测序方法对病例的快速检测。

    2017年03期 v.23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1 ]
  • 福建省2000-2015年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病毒变异特征分析

    杨秀惠;王志杰;周勇;张红榕;陈致飞;张苏晗;郑凝旋;李东;

    目的了解福建省II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VAPV2)变异特征,为证实阻断VAPV2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扩增VAPV的VP1全长和部分3D区基因序列,统计分析病毒核苷酸(nt)和氨基酸(aa)变异情况。结果 2000-2015年福建省从5 497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19株脊灰病毒,1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218株为VAPV,其中VAPV2占37.16%。与Sabin2株相比,47株VAPV2中VP1变异位点>5个2株(4.26%),≤2个36株(76.60%);共涉及45个位点,其中nt2909为突变热点,导致VP1的aa143位点从非极性疏水性转换成极性亲水性。13株VAPV在3D区出现重组。结论福建省大部分VAPV2变异少,VP1的aa143位点为突变热点。

    2017年03期 v.23 26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2000-2015年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病毒变异特征分析

    杨秀惠;王志杰;周勇;张红榕;陈致飞;张苏晗;郑凝旋;李东;

    目的了解福建省II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VAPV2)变异特征,为证实阻断VAPV2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扩增VAPV的VP1全长和部分3D区基因序列,统计分析病毒核苷酸(nt)和氨基酸(aa)变异情况。结果 2000-2015年福建省从5 497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19株脊灰病毒,1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218株为VAPV,其中VAPV2占37.16%。与Sabin2株相比,47株VAPV2中VP1变异位点>5个2株(4.26%),≤2个36株(76.60%);共涉及45个位点,其中nt2909为突变热点,导致VP1的aa143位点从非极性疏水性转换成极性亲水性。13株VAPV在3D区出现重组。结论福建省大部分VAPV2变异少,VP1的aa143位点为突变热点。

    2017年03期 v.23 26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1 ]
  • 云南省昭通市2014-2015年麻疹高发原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曾玲;张永瑞;刘仁泉;蒋宇;孙碧江;李正琴;李章鑫;马黎;

    目的探讨昭通市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5年昭通市发病率高的2个县(区)所有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结果 67组<8月龄、80组8月龄-14岁、14组≥15岁病例对照纳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组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均为就诊史(OR=56.02,95%CI:14.24-220.36;OR=17.09,95%CI:5.71-51.15;OR=6.39,95%CI:1.35-30.19);接触史是<8月龄组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OR=18.29,95%CI:2.88-116.08);母亲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OR=0.18,95%CI:0.04-0.84)、儿童接种史(OR=0.01,95%CI:0.003-0.04)和村医及时通知(OR=0.05,95%CI:0.004-0.54)是8月龄-14岁组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儿童麻疹疫苗覆盖率、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及预防接种人员服务意识是控制麻疹的可行措施。

    2017年03期 v.23 267-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昭通市2014-2015年麻疹高发原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曾玲;张永瑞;刘仁泉;蒋宇;孙碧江;李正琴;李章鑫;马黎;

    目的探讨昭通市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5年昭通市发病率高的2个县(区)所有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结果 67组<8月龄、80组8月龄-14岁、14组≥15岁病例对照纳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组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均为就诊史(OR=56.02,95%CI:14.24-220.36;OR=17.09,95%CI:5.71-51.15;OR=6.39,95%CI:1.35-30.19);接触史是<8月龄组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OR=18.29,95%CI:2.88-116.08);母亲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OR=0.18,95%CI:0.04-0.84)、儿童接种史(OR=0.01,95%CI:0.003-0.04)和村医及时通知(OR=0.05,95%CI:0.004-0.54)是8月龄-14岁组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儿童麻疹疫苗覆盖率、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及预防接种人员服务意识是控制麻疹的可行措施。

    2017年03期 v.23 267-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

    王常银;徐留臣;许青;房学强;熊萍;刘晓冬;宋立志;徐爱强;

    目的了解山东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腮腺炎免疫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选取山东省10个市,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抽取0-50岁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腮腺炎Ig G抗体。结果共调查健康人群2 522名,血清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6.2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85.11 IU/ml。10个市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范围分别为76.52%-94.63%、54.93IU/ml-154.49IU/ml(χ~2=89.80,P<0.01;F=18.56,P<0.01)。人群年龄别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和GMC范围分别为67.30%(0-1岁)-94.29%(11-14岁)、64.85IU/ml(2-4岁)-104.71IU/ml(11-14岁)(χ~2=137.91,P<0.01;F=3.40,P<0.05);0-14岁抗体阳性率及GMC呈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结论山东省0-50岁人群对腮腺炎已建立了较高免疫屏障;应加强1.5-2岁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常规免疫的及时接种和6岁儿童的第2剂接种。

    2017年03期 v.23 272-274+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68 ] |[阅读次数:1 ]
  • 山东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

    王常银;徐留臣;许青;房学强;熊萍;刘晓冬;宋立志;徐爱强;

    目的了解山东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腮腺炎免疫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选取山东省10个市,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抽取0-50岁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腮腺炎Ig G抗体。结果共调查健康人群2 522名,血清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6.2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85.11 IU/ml。10个市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范围分别为76.52%-94.63%、54.93IU/ml-154.49IU/ml(χ~2=89.80,P<0.01;F=18.56,P<0.01)。人群年龄别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和GMC范围分别为67.30%(0-1岁)-94.29%(11-14岁)、64.85IU/ml(2-4岁)-104.71IU/ml(11-14岁)(χ~2=137.91,P<0.01;F=3.40,P<0.05);0-14岁抗体阳性率及GMC呈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结论山东省0-50岁人群对腮腺炎已建立了较高免疫屏障;应加强1.5-2岁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常规免疫的及时接种和6岁儿童的第2剂接种。

    2017年03期 v.23 272-274+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68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鲁甸县2016年8月龄-4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陈莉华;夏自然;阮琳;蔡洪毅;许传志;

    目的了解云南省鲁甸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6月抽取344名8月龄-45岁健康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调查对象血清麻疹Ig G抗体。结果 344名调查对象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73%,抗体保护率为77.33%,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 160.51m IU/m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是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年龄、民族、地区是麻疹抗体保护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鲁甸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应在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低地区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补充免疫。

    2017年03期 v.23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2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鲁甸县2016年8月龄-4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陈莉华;夏自然;阮琳;蔡洪毅;许传志;

    目的了解云南省鲁甸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6月抽取344名8月龄-45岁健康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调查对象血清麻疹Ig G抗体。结果 344名调查对象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73%,抗体保护率为77.33%,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 160.51m IU/m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是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年龄、民族、地区是麻疹抗体保护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鲁甸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应在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低地区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补充免疫。

    2017年03期 v.23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2 ] |[阅读次数:1 ]
  • 河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商业保险补偿模式的公众态度分析

    孙丽;丛艳丽;王亚菲;张振国;张富斌;崔世恒;王晶辉;朱徐;

    目的了解公众对河北省引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模式的看法,为推进实施保险补偿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卫生行政人员、疾病控制人员、接种医生、儿童家长共计54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537名有效调查对象中,30%清楚现行的河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52%不满意该补偿办法,主要是因为补偿金额低、补偿时限过长等;77%认为商业保险补偿模式可行;87%愿意为孩子额外购买该类保险。结论公众赞成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模式,并愿意额外购买保险产品。

    2017年03期 v.23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43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商业保险补偿模式的公众态度分析

    孙丽;丛艳丽;王亚菲;张振国;张富斌;崔世恒;王晶辉;朱徐;

    目的了解公众对河北省引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模式的看法,为推进实施保险补偿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卫生行政人员、疾病控制人员、接种医生、儿童家长共计54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537名有效调查对象中,30%清楚现行的河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52%不满意该补偿办法,主要是因为补偿金额低、补偿时限过长等;77%认为商业保险补偿模式可行;87%愿意为孩子额外购买该类保险。结论公众赞成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模式,并愿意额外购买保险产品。

    2017年03期 v.23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43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的建立和实施效果分析

    张佩如;刘力铭;刘家洁;刘宇;漆琪;祝小平;

    目的分析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的实施效果,为完善疫苗采购工作流程积累经验。方法利用采购平台数据,对全省第二类疫苗的采购与配送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依托省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建成,2016年5-12月全省有177个(96.7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通过平台实施第二类疫苗采购,月平均订单数1 044.5笔,疫苗生产企业对订单的平均响应率为98.42%,疫苗平均配送到位率为94.32%,平均配送时间为38.50天。结论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能满足全省第二类疫苗采购需求,县级CDC和企业能通过平台进行良好衔接,需加强企业监管以提高配送效能。

    2017年03期 v.23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的建立和实施效果分析

    张佩如;刘力铭;刘家洁;刘宇;漆琪;祝小平;

    目的分析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的实施效果,为完善疫苗采购工作流程积累经验。方法利用采购平台数据,对全省第二类疫苗的采购与配送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依托省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建成,2016年5-12月全省有177个(96.7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通过平台实施第二类疫苗采购,月平均订单数1 044.5笔,疫苗生产企业对订单的平均响应率为98.42%,疫苗平均配送到位率为94.32%,平均配送时间为38.50天。结论四川省第二类疫苗采购平台能满足全省第二类疫苗采购需求,县级CDC和企业能通过平台进行良好衔接,需加强企业监管以提高配送效能。

    2017年03期 v.23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2011-2016年河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分析

    史鲁斌;姬艳芳;杨建辉;李军;于燕;叶莹;张延炀;吴迪;

    目的分析2011-2016年河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情况。方法收集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共276例,补偿总金额1 475.14万元,平均每例补偿5.34万元。补偿个案男女性别比1.68∶1;<1岁占64.86%;补偿涵盖24个地区,涉及13种疫苗。补偿总金额最高的地区、疫苗和异常反应分别为郑州(170.40万元,11.55%)、OPV(485.38万元,32.90%)、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429.00万元,29.08%)。结论河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实施良好;需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异常反应病例的补偿。

    2017年03期 v.23 286-29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7 ] |[阅读次数:0 ]
  • 2011-2016年河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分析

    史鲁斌;姬艳芳;杨建辉;李军;于燕;叶莹;张延炀;吴迪;

    目的分析2011-2016年河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情况。方法收集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共276例,补偿总金额1 475.14万元,平均每例补偿5.34万元。补偿个案男女性别比1.68∶1;<1岁占64.86%;补偿涵盖24个地区,涉及13种疫苗。补偿总金额最高的地区、疫苗和异常反应分别为郑州(170.40万元,11.55%)、OPV(485.38万元,32.90%)、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429.00万元,29.08%)。结论河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实施良好;需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异常反应病例的补偿。

    2017年03期 v.23 286-29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7 ] |[阅读次数:0 ]
  • 指数平滑法与ARIMA模型在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严婧;杨北方;

    目的分析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对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率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湖北省2004年1月-2014年12月丙肝发病数据作为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的建模部分,2015年1-12月丙肝发病数据作为模型验证部分,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优劣。结果 2004-2015年湖北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ARIMA(0,1,1)×(0,1,1)_(12)模型拟合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6,2015年1-12月预测值年平均相对误差为1.67%;运用指数平滑法构建的模型是Winters加法模型,其拟合结果 RMSE为0.086,预测2015年1-12月的年平均相对误差为2.12%。结论 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更高,可应用于丙肝疫情的预测和预警。

    2017年03期 v.23 29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引用频次:50 ] |[下载次数:814 ] |[阅读次数:0 ]
  • 指数平滑法与ARIMA模型在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严婧;杨北方;

    目的分析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对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率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湖北省2004年1月-2014年12月丙肝发病数据作为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的建模部分,2015年1-12月丙肝发病数据作为模型验证部分,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优劣。结果 2004-2015年湖北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ARIMA(0,1,1)×(0,1,1)_(12)模型拟合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6,2015年1-12月预测值年平均相对误差为1.67%;运用指数平滑法构建的模型是Winters加法模型,其拟合结果 RMSE为0.086,预测2015年1-12月的年平均相对误差为2.12%。结论 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更高,可应用于丙肝疫情的预测和预警。

    2017年03期 v.23 29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引用频次:50 ] |[下载次数:814 ] |[阅读次数:0 ]
  • 济南市历城区1-12岁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赵云;李敏;姚增芸;许青;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城区1-12岁儿童水痘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疫苗(VarV)免疫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6-7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农村山区、农村平原6个村(居委会)1-12岁健康儿童,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水痘Ig G抗体。结果共调查274名儿童,水痘抗体总阳性率为43.07%,几何平均浓度(GMC)为82.28mIU/ml。在无VarV免疫史儿童中,平原地区、山区儿童水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94%、22.06%(χ~2=12.17,P<0.05),GMC分别为126.70 mIU/ml、38.36 mIU/ml(t=2.97,P<0.05);1-6岁、7-12岁儿童水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5%、54.44%(χ~2=24.21,P<0.05),GMC分别为28.55mIU/ml、144.61mIU/ml(t=4.67,P<0.05)。调查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为44.89%;有、无VarV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55%、26.45%(χ~2=10.36,P<0.05),GMC分别为85.27mIU/ml、44.68mIU/ml(t=0.61,P>0.05)。接种首剂VarV后3-5年抗体阳性率和GMC最低(40.00%,74.76mIU/ml),但接种后不同年限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首剂VarV接种后抗体阴性儿童接种第2剂次后,抗体阳转率为96.61%(57/59),GMC为397.53mIU/ml。结论济南市历城区1-12岁儿童VarV接种率、水痘抗体阳性率偏低,接种第2剂次后可显著提高水痘抗体水平。应在提高1剂次疫苗接种率基础上,实施2剂次疫苗免疫策略。

    2017年03期 v.23 298-30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0 ]
  • 济南市历城区1-12岁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赵云;李敏;姚增芸;许青;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城区1-12岁儿童水痘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疫苗(VarV)免疫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6-7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农村山区、农村平原6个村(居委会)1-12岁健康儿童,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水痘Ig G抗体。结果共调查274名儿童,水痘抗体总阳性率为43.07%,几何平均浓度(GMC)为82.28mIU/ml。在无VarV免疫史儿童中,平原地区、山区儿童水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94%、22.06%(χ~2=12.17,P<0.05),GMC分别为126.70 mIU/ml、38.36 mIU/ml(t=2.97,P<0.05);1-6岁、7-12岁儿童水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5%、54.44%(χ~2=24.21,P<0.05),GMC分别为28.55mIU/ml、144.61mIU/ml(t=4.67,P<0.05)。调查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为44.89%;有、无VarV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55%、26.45%(χ~2=10.36,P<0.05),GMC分别为85.27mIU/ml、44.68mIU/ml(t=0.61,P>0.05)。接种首剂VarV后3-5年抗体阳性率和GMC最低(40.00%,74.76mIU/ml),但接种后不同年限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首剂VarV接种后抗体阴性儿童接种第2剂次后,抗体阳转率为96.61%(57/59),GMC为397.53mIU/ml。结论济南市历城区1-12岁儿童VarV接种率、水痘抗体阳性率偏低,接种第2剂次后可显著提高水痘抗体水平。应在提高1剂次疫苗接种率基础上,实施2剂次疫苗免疫策略。

    2017年03期 v.23 298-30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2012-2016年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潘兴强;马瑞;方挺;许国章;董红军;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2012-2016年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2012-2016年水痘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宁波市共报告28 028例水痘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3.39/10万。发病时间高峰在每年的4-5月和11月-次年1月。2012年5-9岁组发病率最高(578.80/10万),2013-2016年10-14岁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67.85/10万、900.15/10万、998.34/10万和1 086.31/10万。2012-2016年10-14岁组后各年龄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59.82,P<0.001)。结论宁波市水痘发病年龄呈逐年增大趋势,建议提高3岁以上儿童第2剂水痘疫苗的覆盖率。

    2017年03期 v.23 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30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2012-2016年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潘兴强;马瑞;方挺;许国章;董红军;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2012-2016年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2012-2016年水痘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宁波市共报告28 028例水痘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3.39/10万。发病时间高峰在每年的4-5月和11月-次年1月。2012年5-9岁组发病率最高(578.80/10万),2013-2016年10-14岁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67.85/10万、900.15/10万、998.34/10万和1 086.31/10万。2012-2016年10-14岁组后各年龄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59.82,P<0.001)。结论宁波市水痘发病年龄呈逐年增大趋势,建议提高3岁以上儿童第2剂水痘疫苗的覆盖率。

    2017年03期 v.23 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303 ] |[阅读次数:0 ]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接种影响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杨波;王军;郭钜旋;潘捷云;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选取5个街道共抽取400名6-35月龄已接种EV71疫苗儿童的家长作为已种组,选取400名同龄未种儿童的家长作为未种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接种组中,儿童接种EV71疫苗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相信疫苗效果好(58.75%)、接种医生安排或推荐(36.75%)、认为感染手足口病(HFMD)重症风险较高(13.00%)、儿童无HFMD感染史(12.00%);在未接种组中,儿童未接种EV71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感染HFMD重症风险较低(32.75%)、觉得疫苗效果不好(29.25%)、担心疫苗不安全(28.25%)、疫苗价格贵(19.75%)、儿童有HFMD感染史(18.25%)。多因素分析显示,疫苗安全性认知、疫苗预防HFMD效果认知、接种医生安排或推荐、EV71与HFMD关系认知、儿童HFMD史是影响接种EV71疫苗的显著因素。结论儿童接种EV71疫苗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EV71疫苗接种的公众宣传和知情告知工作。。

    2017年03期 v.23 306-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65 ] |[阅读次数:1 ]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接种影响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杨波;王军;郭钜旋;潘捷云;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选取5个街道共抽取400名6-35月龄已接种EV71疫苗儿童的家长作为已种组,选取400名同龄未种儿童的家长作为未种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接种组中,儿童接种EV71疫苗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相信疫苗效果好(58.75%)、接种医生安排或推荐(36.75%)、认为感染手足口病(HFMD)重症风险较高(13.00%)、儿童无HFMD感染史(12.00%);在未接种组中,儿童未接种EV71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感染HFMD重症风险较低(32.75%)、觉得疫苗效果不好(29.25%)、担心疫苗不安全(28.25%)、疫苗价格贵(19.75%)、儿童有HFMD感染史(18.25%)。多因素分析显示,疫苗安全性认知、疫苗预防HFMD效果认知、接种医生安排或推荐、EV71与HFMD关系认知、儿童HFMD史是影响接种EV71疫苗的显著因素。结论儿童接种EV71疫苗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EV71疫苗接种的公众宣传和知情告知工作。。

    2017年03期 v.23 306-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65 ] |[阅读次数:0 ]
  • 2013-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探讨

    李蕾;黄蓉娜;杨汝沛;

    目的分析成都市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Serious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SAEFI)发生特征,探讨疫苗安全性及监测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模块,收集2013-2015年成都市报告的SAEFI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成都市报告AEFI共6 379例,报告发生率为43.53/10万剂,其中SAEFI 57例,报告发生率0.38/10万剂,男性报告数多于女性,年龄多在2岁内,共涉及18种疫苗,72.97%在接种第1剂次疫苗后发生,5例死亡病例经诊断后均为偶合症,其余SAEFI预后良好。结论成都市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SAEFI发生率远低于预期,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良好。

    2017年03期 v.23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0 ]
  • 2013-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探讨

    李蕾;黄蓉娜;杨汝沛;

    目的分析成都市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Serious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SAEFI)发生特征,探讨疫苗安全性及监测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模块,收集2013-2015年成都市报告的SAEFI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成都市报告AEFI共6 379例,报告发生率为43.53/10万剂,其中SAEFI 57例,报告发生率0.38/10万剂,男性报告数多于女性,年龄多在2岁内,共涉及18种疫苗,72.97%在接种第1剂次疫苗后发生,5例死亡病例经诊断后均为偶合症,其余SAEFI预后良好。结论成都市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SAEFI发生率远低于预期,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良好。

    2017年03期 v.23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王涛;杨俊英;范肖肖;易文娟;王海红;苑新海;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质量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6年昌平区上报的AEFI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共报告433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24.00/10万,严重AEFI发生率为1.00/10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5.02/10万,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7.54/10万,以过敏性皮疹为主。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13∶1;2岁以下儿童占78.75%;主要分布在5月、6月和11月;接种疫苗后<1天发生占71.59%。结论 2015-2016年昌平区AEFI监测质量大幅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应重点加强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24小时内的AEFI监测。

    2017年03期 v.23 317-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171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王涛;杨俊英;范肖肖;易文娟;王海红;苑新海;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质量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6年昌平区上报的AEFI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共报告433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24.00/10万,严重AEFI发生率为1.00/10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5.02/10万,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7.54/10万,以过敏性皮疹为主。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13∶1;2岁以下儿童占78.75%;主要分布在5月、6月和11月;接种疫苗后<1天发生占71.59%。结论 2015-2016年昌平区AEFI监测质量大幅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应重点加强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24小时内的AEFI监测。

    2017年03期 v.23 317-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171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高波;孙灵英;袁月荣;蒋长征;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东区2010-2015年AEFI监测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区2010-2015年共报告AEFI个案253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37.11/10万剂。AEFI报告数集中在5-6月份,男女性别比为1∶1.04,发生年龄以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113例,44.66%)。在所有AEFI中,不良反应占96.84%(245例),包括一般反应213例、异常反应32例。205例(83.67%)不良反应在接种后1d内发生。AEFI报告例数以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最多(47例),报告发生率以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最高(2 059.93/10万剂)。结论江东区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接种和AEFI监测质量。

    2017年03期 v.23 3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162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高波;孙灵英;袁月荣;蒋长征;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东区2010-2015年AEFI监测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区2010-2015年共报告AEFI个案253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37.11/10万剂。AEFI报告数集中在5-6月份,男女性别比为1∶1.04,发生年龄以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113例,44.66%)。在所有AEFI中,不良反应占96.84%(245例),包括一般反应213例、异常反应32例。205例(83.67%)不良反应在接种后1d内发生。AEFI报告例数以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最多(47例),报告发生率以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最高(2 059.93/10万剂)。结论江东区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接种和AEFI监测质量。

    2017年03期 v.23 3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162 ] |[阅读次数:0 ]
  • 手机应用程序对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林希建;刘浩;罗美玲;黄霜;刘姝;胡强;陈展;

    目的了解长沙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特征,并评估应用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410名0-2月龄儿童的家长,通过KAP问卷对其进行12个月跟踪调查,根据是否安装和使用APP将儿童家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析儿童家长的KAP得分。结果共调查干预组80名家长、对照组330名家长,使用APP前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7.27±2.58分、7.42±2.33分;态度得分为10.94±1.95分、10.78±1.75分;行为得分为6.55±1.29分、6.58±1.26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使用APP 12个月后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8.61±2.39分、7.38±2.55分、态度得分为10.80±1.69分、10.04±2.01分;行为得分为5.89±1.12、5.53±1.35分。结论利用手机APP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预防接种知识的增长。

    2017年03期 v.23 327-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218 ] |[阅读次数:0 ]
  • 手机应用程序对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林希建;刘浩;罗美玲;黄霜;刘姝;胡强;陈展;

    目的了解长沙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特征,并评估应用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410名0-2月龄儿童的家长,通过KAP问卷对其进行12个月跟踪调查,根据是否安装和使用APP将儿童家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析儿童家长的KAP得分。结果共调查干预组80名家长、对照组330名家长,使用APP前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7.27±2.58分、7.42±2.33分;态度得分为10.94±1.95分、10.78±1.75分;行为得分为6.55±1.29分、6.58±1.26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使用APP 12个月后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8.61±2.39分、7.38±2.55分、态度得分为10.80±1.69分、10.04±2.01分;行为得分为5.89±1.12、5.53±1.35分。结论利用手机APP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预防接种知识的增长。

    2017年03期 v.23 327-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218 ] |[阅读次数:0 ]
  • 水痘疫苗在聚集性疫情中保护效果的Meta分析

    胡宏;曹文群;沈天寒;高洁;

    目的评价水痘疫苗(VarV)在儿童聚集性疫情中保护效果(VE),为VarV免疫程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和Embase等文献数据库,汇总和提取中国2016年以前所有国内病例对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中VarV的VE文献,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按研究类型和接种间隔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研究10篇,回顾性队列研究8篇。VarV的合并VE为73%(95%CI:71%-76%);接种间隔<3年、3-5年、6-8年、9-10年的VE分别为98%(95%CI:95%-99%)、92%(95%CI:87%-95%)、70%(95%CI:45%-83%)、34%(95%CI:-2%-58%)。结论 VarV具有良好的VE,在聚集性疫情中VE随着接种间隔的推移而下降。建议首剂接种后间隔5年接种第2剂VarV。

    2017年03期 v.23 33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99 ] |[阅读次数:0 ]
  • 水痘疫苗在聚集性疫情中保护效果的Meta分析

    胡宏;曹文群;沈天寒;高洁;

    目的评价水痘疫苗(VarV)在儿童聚集性疫情中保护效果(VE),为VarV免疫程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和Embase等文献数据库,汇总和提取中国2016年以前所有国内病例对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中VarV的VE文献,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按研究类型和接种间隔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研究10篇,回顾性队列研究8篇。VarV的合并VE为73%(95%CI:71%-76%);接种间隔<3年、3-5年、6-8年、9-10年的VE分别为98%(95%CI:95%-99%)、92%(95%CI:87%-95%)、70%(95%CI:45%-83%)、34%(95%CI:-2%-58%)。结论 VarV具有良好的VE,在聚集性疫情中VE随着接种间隔的推移而下降。建议首剂接种后间隔5年接种第2剂VarV。

    2017年03期 v.23 33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9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唐海淑;崔惠;翟啸虎;甫尔哈提·吾守尔;

    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确定个体PV感染状况及提供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依据。PV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法、血清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NT)、型内鉴定方法 (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序列测定分析等。病毒分离法是使用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和表达人类脊灰病毒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the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oliovirus,L20B)培养PV并进行分离;NT是用标准抗血清对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中和,从而判断PV的血清型;ITD是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PV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序列测定分析方法是通过软件对PV的测序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基因突变及流行、进化情况。本文分别从各种方法的背景、原理、类型、技术优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脊灰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3期 v.23 33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09 ] |[阅读次数:0 ]
  • 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唐海淑;崔惠;翟啸虎;甫尔哈提·吾守尔;

    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确定个体PV感染状况及提供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依据。PV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法、血清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NT)、型内鉴定方法 (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序列测定分析等。病毒分离法是使用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和表达人类脊灰病毒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the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oliovirus,L20B)培养PV并进行分离;NT是用标准抗血清对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中和,从而判断PV的血清型;ITD是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PV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序列测定分析方法是通过软件对PV的测序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基因突变及流行、进化情况。本文分别从各种方法的背景、原理、类型、技术优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脊灰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3期 v.23 33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09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移动应用程序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中的初步应用

    熊平;涂正波;万刚凤;罗威;

    <正>通过预防接种使接种对象获得特异免疫力,是控制乃至消灭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采取的是点对面工作模式,公众被动的接受疾病控制部门的提示和通知,往往难以及时获得预防接种信息。2016年南昌市试点利用移动应用程序(APP)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管理,探索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客户端提供疫苗接种提示服务,实施普及免疫规划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降低相关传染

    2017年03期 v.23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应用程序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中的初步应用

    熊平;涂正波;万刚凤;罗威;

    <正>通过预防接种使接种对象获得特异免疫力,是控制乃至消灭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采取的是点对面工作模式,公众被动的接受疾病控制部门的提示和通知,往往难以及时获得预防接种信息。2016年南昌市试点利用移动应用程序(APP)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管理,探索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客户端提供疫苗接种提示服务,实施普及免疫规划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降低相关传染

    2017年03期 v.23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和2015年预防接种服务变化评价

    石晓娟;张颖;周莉薇;

    <正>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公共卫生工作最具代表性、最贴近民生的工程之一。为了解宁夏十年来预防接种服务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全区免疫规划服务突破瓶颈、不断深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对全区2006年和2015年预防接种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2017年03期 v.23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0 ]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和2015年预防接种服务变化评价

    石晓娟;张颖;周莉薇;

    <正>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公共卫生工作最具代表性、最贴近民生的工程之一。为了解宁夏十年来预防接种服务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全区免疫规划服务突破瓶颈、不断深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对全区2006年和2015年预防接种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2017年03期 v.23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肝炎疫苗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致脊髓炎案例讨论与思考

    刘小琦;俞梅华;罗小福;陈奕晔;

    <正>2015年4月,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家长电话,称其孩子双下肢瘫痪,怀疑为接种疫苗所致。接报后,湖州市CDC立即开展调查,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结论为"不能排除与接种疫苗有关";市医学会对该病例进行了鉴定,判定"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家属与政府就补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事件久而未决。本文报告了该病例的调查处置经过。

    2017年03期 v.23 347-348+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2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肝炎疫苗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致脊髓炎案例讨论与思考

    刘小琦;俞梅华;罗小福;陈奕晔;

    <正>2015年4月,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家长电话,称其孩子双下肢瘫痪,怀疑为接种疫苗所致。接报后,湖州市CDC立即开展调查,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结论为"不能排除与接种疫苗有关";市医学会对该病例进行了鉴定,判定"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家属与政府就补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事件久而未决。本文报告了该病例的调查处置经过。

    2017年03期 v.23 347-348+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2 ] |[阅读次数:0 ]
  • 2例儿童预防接种后偶合死亡的调查与启示

    毛龙飞;戴佳萍;

    <正>2015年绍兴市越城区出现2例儿童在预防接种后突发死亡,家属认为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通过调查、尸检,专家分析认为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本文报告了该2例病例的调查处理情况。1病例情况1.1病例1男,2015年2月2日出生,为2胎2产,剖宫产,出生体重3.45kg,本地户籍,住城郊。于2015年6月4日上午7时37分预检后,在医务人员告知、家长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在预防接种门

    2017年03期 v.23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0 ]
  • 2例儿童预防接种后偶合死亡的调查与启示

    毛龙飞;戴佳萍;

    <正>2015年绍兴市越城区出现2例儿童在预防接种后突发死亡,家属认为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通过调查、尸检,专家分析认为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本文报告了该2例病例的调查处理情况。1病例情况1.1病例1男,2015年2月2日出生,为2胎2产,剖宫产,出生体重3.45kg,本地户籍,住城郊。于2015年6月4日上午7时37分预检后,在医务人员告知、家长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在预防接种门

    2017年03期 v.23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0 ]
  • 1例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偶合肺部感染死亡病例报告

    梁静;李新凤;王培生;玛依努尔·阿不都克力木;陈保林;

    <正>1基本情况患儿,男,回族,2016年1月20日出生某医院,二胎,剖宫产,母乳喂养,出生体重3.2kg,出生时阿氏评分为9分,发育正常。家长主诉患儿身体一直良好,无过敏史和家族史,患儿在出生时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和卡介苗(BCG),1月龄接种HepB第2剂次,2月龄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第1剂次,3月龄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第1剂次,5月龄接种OPV第2剂次和

    2017年03期 v.23 352-35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0 ]
  • 1例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偶合肺部感染死亡病例报告

    梁静;李新凤;王培生;玛依努尔·阿不都克力木;陈保林;

    <正>1基本情况患儿,男,回族,2016年1月20日出生某医院,二胎,剖宫产,母乳喂养,出生体重3.2kg,出生时阿氏评分为9分,发育正常。家长主诉患儿身体一直良好,无过敏史和家族史,患儿在出生时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和卡介苗(BCG),1月龄接种HepB第2剂次,2月龄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第1剂次,3月龄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第1剂次,5月龄接种OPV第2剂次和

    2017年03期 v.23 352-35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0 ]
  • 1例4种疫苗接种后偶合死亡病例的调查诊断

    王绍清;魏军;王怡;

    <正>1基本情况患儿,男,2015年7月2日出生,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后Apgar评分1-5分钟评为10 分。出生后接种过卡介苗(BCG)、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epB)、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2015年8月8日至2016年2月29日,因多次发热、咳嗽、支气管肺炎等,先后在村、县、市、省级多家医疗机构诊治,于2016年3月3日死亡。家长怀疑患儿死亡与其接种的BCG、HepB、DTaP、OPV有关,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潍坊市预防接

    2017年03期 v.23 354-355+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0 ]
  • 1例4种疫苗接种后偶合死亡病例的调查诊断

    王绍清;魏军;王怡;

    <正>1基本情况患儿,男,2015年7月2日出生,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后Apgar评分1-5分钟评为10 分。出生后接种过卡介苗(BCG)、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epB)、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2015年8月8日至2016年2月29日,因多次发热、咳嗽、支气管肺炎等,先后在村、县、市、省级多家医疗机构诊治,于2016年3月3日死亡。家长怀疑患儿死亡与其接种的BCG、HepB、DTaP、OPV有关,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潍坊市预防接

    2017年03期 v.23 354-355+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0 ]

文摘

  • 过敏:病例定义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描述指南

    Rüggeberg;刘艳;左树岩;李克莉;

    <正>1前言1.1针对作为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过敏,制定病例定义与数据收集、分析及描述指南过敏是一种涉及多器官系统的急性超敏反应,可表现为或迅速进展成严重危及生命的反应。过敏可在暴露于多种来源的抗原后发生,包括食品、气源性过敏原、昆虫毒液、药品及预防接种。过敏是由过敏原结合到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而触发。这提示之前对触发物质或交叉反应过敏原有暴露及致敏。当过敏原结合到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受体时,会导致细胞活化及

    2017年03期 v.23 356-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0 ] |[阅读次数:0 ]
  • 过敏:病例定义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描述指南

    Rüggeberg;刘艳;左树岩;李克莉;

    <正>1前言1.1针对作为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过敏,制定病例定义与数据收集、分析及描述指南过敏是一种涉及多器官系统的急性超敏反应,可表现为或迅速进展成严重危及生命的反应。过敏可在暴露于多种来源的抗原后发生,包括食品、气源性过敏原、昆虫毒液、药品及预防接种。过敏是由过敏原结合到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而触发。这提示之前对触发物质或交叉反应过敏原有暴露及致敏。当过敏原结合到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受体时,会导致细胞活化及

    2017年03期 v.23 356-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合订本

    <正>《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为方便读者保存、查阅2016年各期《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特订做了2016年合订本(精装),每册80元(含邮费)。欲购者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通过银行或邮局汇款,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永定门分理处;帐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帐号:0200001509089200838。务请注明"订《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2016年合订本",并详细、准确、工整地写明收刊地址、邮编、单位及个人

    2017年03期 v.23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合订本

    <正>《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为方便读者保存、查阅2016年各期《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特订做了2016年合订本(精装),每册80元(含邮费)。欲购者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通过银行或邮局汇款,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永定门分理处;帐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帐号:0200001509089200838。务请注明"订《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2016年合订本",并详细、准确、工整地写明收刊地址、邮编、单位及个人

    2017年03期 v.23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正>为提高《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办刊水平,缩短稿件审核周期,编辑部建立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网站(ymmy.chinacdc.cn),已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用。欢迎作者及审稿专家通过《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稿件处理系统进行投稿及审稿。使用过程中如遇系统问题及不便,可以随时致电编辑部工作人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03期 v.23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正>为提高《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办刊水平,缩短稿件审核周期,编辑部建立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网站(ymmy.chinacdc.cn),已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用。欢迎作者及审稿专家通过《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稿件处理系统进行投稿及审稿。使用过程中如遇系统问题及不便,可以随时致电编辑部工作人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03期 v.23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