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中国2个县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调查

    李燕;安志杰;刘燕敏;李琦;马玉杰;殷大鹏;王华庆;

    目的了解中国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加强免疫前后的免疫保护水平,为制定中国Hib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2个县选择已完成3剂Hib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加强免疫前后采血检测抗Hib荚膜多糖抗体。结果在119名纳入研究对象中,加强免疫前、后血清抗Hib抗体浓度≥0.15μg/ml的比例均为100%;抗体浓度≥1.0μg/ml的比例分别为88.2%(105/119)、96.6%(115/119)(χ~2=6.01,P=0.0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3.60(95%CI:3.03-4.28)μg/ml、6.77(95%CI:5.96-7.68)μg/ml(t=5.93,P=0.00)。结论 Hib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免疫记忆反应,产生更高比例的长期保护力和更高的抗体水平。

    2017年04期 v.23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2 ]
  •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在儿童复种和育龄期女性接种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丁亚兴;刘杨;徐恩媛;常利民;苏琪茹;勾洪超;孙静;陈伟;高志刚;张颖;

    目的观察国产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在5岁儿童复种和育龄期女性接种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8月龄已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且在18-24月龄已接种1剂次MMR的5岁健康儿童以及孕前体检风疹抗体阴性的育龄期女性接种MMR。采集所有观察对象MMR接种前及接种后1个月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流腮)Ig G抗体,随访观察疫苗接种后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结果 158名5岁儿童MMR接种前麻疹、风疹和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57%、89.87%和82.91%,接种后分别为100%、99.37%和100%;接种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是接种前的1.65倍、1.70倍和4.02倍。育龄期女性MMR接种前麻疹、风疹和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49%(33/41)、0.00%(0/38)和82.93%(34/41),接种后分别为100%(41/41)、84.21%(32/38)和100%(41/41);接种后GMC分别是接种前的1.82倍、14.05倍和3.03倍。所有观察对象接种MMR后均未出现AEFI。结论国产MMR在儿童复种和育龄期女性接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推荐开展儿童2剂次MMR常规免疫和孕前体检风疹抗体阴性的育龄期女性接种MMR。

    2017年04期 v.23 36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53 ] |[阅读次数:2 ]
  • 贵州省使用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

    张丽;蒋凤;管庆虎;

    目的探讨贵州省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推广使用和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成本效益。方法抽样调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住院、非住院治疗费用、陪护费用以及MPV接种投入经费,计算流脑患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流脑患病造成死亡和伤残的经济损失,以及接种MPV的成本效益比值和产生的净效益。结果贵州省MPV推广使用和纳入免疫规划后,1990-2015年全省预计减少流脑发病94 069例,减少致残13 170例,减少死亡10 710例。每例流脑病例患病后减少社会产值88.65万元。适龄儿童因接种MPV而产生的净效益为102.86亿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13.54。结论接种MPV对降低贵州省流脑发病水平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7年04期 v.23 369-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82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关中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状况调查与分析

    王月祺;张少白;王锐泽;寇光平;高涛;侯铁军;王增国;

    目的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带菌状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安市和宝鸡市共选择998名健康人群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核酸检测,并将阳性Nm株进行分群。结果关中地区健康人群Nm总带菌率为6.42%(64/998)。宝鸡市人群Nm带菌率(8.25%)显著高于西安市(4.50%)(χ~2=5.85,P<0.05)。15-24岁年龄组带菌率(13.45%)显著高于0-2岁年龄组(4.71%)(χ~2=7.89,P<0.05)。在64株Nm阳性菌株中,A、B、C和不可分群分别占1.56%、7.81%、25.00%和65.63%。结论关中地区健康人群Nm带菌率总体较低,菌群分布与中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2017年04期 v.23 375-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5 ] |[阅读次数:2 ]
  • 吉林省4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比较分析

    付思美;林琳;曹凤瑞;田鑫;程涛;陈超;黄飚;李大强;吕淑梅;周剑惠;

    目的比较Salk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PV)、Sabin株IPV、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初步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和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吉林省2016年4种脊灰疫苗AEFI个案和接种剂次数,计算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吉林省IPV(Salk)、IPV(Sabin)、t OPV和b OPV AEFI发生率分别为162.80/10万、168.91/10万、44.06/10万和39.85/10万。IPV(Salk)和IPV(Sabin)、t OPV和b OPV的AEFI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IPV(Salk)和t OPV(χ~2=22.99,P<0.05)、IPV(Salk)和b OPV(χ~2=31.55,P<0.05)、IPV(Sabin)和t OPV(χ~2=93.11,P<0.05)、IPV(Sabin)和b OPV(χ~2=228.30,P<0.05)AEFI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4种脊灰疫苗总体安全性好;IPV(Salk)和IPV(Sabin)AEFI发生率高于b OPV和t OPV,进口IPV(Salk)和国产IPV(Sabin)安全性一致。

    2017年04期 v.23 379-38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07 ] |[阅读次数:0 ]
  • 国产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调查

    石晓娟;周路平;周莉薇;刘兰;

    目的评价国产Sabin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接种后的安全性,为中国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所有适龄儿童接种国产Sabin株IPV和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后的不良反应,采取被动监测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6年宁夏全区国产Sabin株IPV、t OPV及其他免疫规划(EPI)疫苗的不良反应数据,比较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主动监测显示接种国产IPV、t OPV后的一般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 464.33/10万剂、64.92/10万剂。被动监测显示,接种国产IPV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68/10万剂、1.67/10万剂;接种t OPV后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10万剂、0.22/10万剂。与其他EPI疫苗相比,国产IPV一般反应发生率最高,但其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卡介苗,且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结论接种国产Sabin株IPV安全性良好;主动监测的灵敏性高于被动监测。

    2017年04期 v.23 383-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251 ] |[阅读次数:1 ]
  • 马尔可夫模型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趋势预测中的应用及R语言实现

    梁雪枫;安婧;唐宇;李晓波;邓琳;张宁静;张晓曙;

    目的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甘肃省2016年11月和12月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报告数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甘肃省分月AEFI报告数,通过10折交叉验证将其划分为6个状态,通过时间与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预测2016年11月和12月AEFI报告数。结果通过转移概率矩阵得到甘肃省2016年11月和12月转移概率分别为(0.33,0.33,0.33,0.00,0.00)和(0.00,0.33,0.19,0.19,0.19,0.08),11月和12月预测数分别为663例和717例,预测误差分别为14.67%和-38.68%。结论马尔科夫模型进行AEFI报告趋势预测是可行的,需要收集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提高预测精度。

    2017年04期 v.23 387-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8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基因型特征分析

    顾文珍;傅小红;焦素黎;马瑞;王蓉;李保军;陈懿;倪红霞;

    目的了解宁波市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 V)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分离Mu V,对Mu V毒株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序列测定,与Gen Bank中参考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宁波市2016年共分离到5株Mu V,均为F基因型,核苷酸及氨基酸之间同源性分别为95.07%和94.74%;与F基因型参考株Z77161同源性分别为96.42%-97.09%和94.74%-96.49%;与中国疫苗株S79同源性分别为80.66%-81.52%和73.68%-75.44%;与中国其他地区F基因型之间同源性分别为95.05%-97.42%和91.23%-96.49%。结论 2016年宁波地区Mu V流行株均为F基因型,未发现SH基因变异。

    2017年04期 v.23 390-39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2016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

    吕宛玉;史鲁斌;王燕;丰达星;李光伟;杨建辉;张璐;徐瑾;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6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抗体水平。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择河南省3个县(区)8个年龄组共449名健康人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麻疹、风疹、流腮Ig G抗体。结果在449名监测对象中,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99%、88.42%、87.0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180.57m IU/ml、78.57IU/ml、555.69IU/ml。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地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流腮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地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麻疹和流腮GMC在各年龄组和地区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风疹GMC在各地区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腮抗体水平整体较高,需加强弱势区域和重点年龄组含麻疹、风疹、流腮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2017年04期 v.23 393-396+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321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启动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赵薛飞;董红军;方挺;马瑞;

    目的了解2006-2016年宁波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2006-2016年通过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宁波市共报告麻疹4 226例,年均发病率为5.16/10万,各年发病率在0.09/10万(2012年)-31.30/10万(2008年)之间。2007年麻疹发病高峰出现在夏季,其他年份的麻疹发病高峰则主要集中在春季。城区、县(县级市)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54/10万和3.57/10万。≥15岁病例占52.44%。散居儿童病例占43.23%。流动人口病例占43.02%。有、无、不详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病例数分别占13.20%、50.97%和35.83%。结论宁波市距离消除麻疹目标仍有差距,应加强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扩大MCV的覆盖人群。

    2017年04期 v.23 397-40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05-2015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随海田;王童敏;马涛;马会来;张彦平;

    目的了解2005-2015年新疆喀什地区风疹发病变化趋势,为喀什地区风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风疹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共报告风疹866例,年均发病率为1.22/10万。报告病例季节高峰为3-6月份;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1∶1,发病年龄主要为<15岁,婴儿发病率最高,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占所有病例的77.25%;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县为泽普县、喀什市和麦盖提县。结论喀什地区风疹发病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需加强儿童含风疹成分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

    2017年04期 v.23 40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2 ] |[阅读次数:0 ]
  • 2014年广西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邓秋云;钟革;韦敬航;杨仁聪;杜进发;董爱虎;

    目的了解2014年广西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6个监测县(区)1-2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采集血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指标检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西1-29岁人群HBV表面抗原(HBs Ag)、HBV表面抗体(Anti-HBs)、HBV核心抗体(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1.7%(标化值:2.6%)、67.3%(标化值:64.7%)、11.6%(标化值:17.0%)。HBs Ag、Anti-HBc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x2=17.27,P=0.000;x2=123.84,P=0.000),Anti-HBs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x2=25.08,P=0.000)。农村地区HBs Ag、Anti-HBc阳性率高于城市地区(x2=13.78,P=0.000;x2=15.83,P=0.000),但Anti-HBs阳性率低于城市地区(x2=73.42,P=0.000)。1 020名调查对象中乙肝疫苗(Hep B)接种率为82.6%。1-14岁儿童中不同年龄、居住地、出生地Hep B全程接种率及首剂次Hep B及时接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接种过Hep B的人群HBs Ag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或不详接种史的人群。结论广西1-29岁人群特别是低年龄儿童HBs Ag携带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需加强新生儿Hep B及时接种和乙肝防控的健康教育。

    2017年04期 v.23 406-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30 ] |[阅读次数:0 ]
  • 2013-2015年河南省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调查

    张洛铭;孟沙沙;田志华;

    目的了解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开封市2013-2015年18-60岁从事服务行业人员进行HBs Ag检测,对HBs Ag阳性人员再进行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检测。结果 2013、2014、2015年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 Ag阳性率分别为5.6%(245/4 347)、4.7%(230/4 876)、4.1%(264/6 465)(x2=0.87,P=0.157);HBs Ag阳性人员中HBe Ag阳性比例分别为42.9%(105/245)、23.9%(55/230)、27.3%(72/264)(x2=2.17,P=0.057)。男性HBs Ag阳性率高于女性。21-30岁组、宾馆酒店人员HBs Ag阳性率和HBe Ag阳性比例分别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他行业人员。结论2013-2015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 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每年对该人群开展HBs Ag检测对早期发现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极为重要。

    2017年04期 v.23 41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0 ]
  • 2006-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部甲型肝炎疫情特征分析

    米尔班·阿不力克;艾尔肯·塔西铁木尔;甫尔哈提·吾守尔;

    目的分析新疆南部和北部甲型肝炎(甲肝)高发地州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06-2015年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以及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甲肝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和田、喀什、克州、伊犁和昌吉2006-2015年甲肝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6.91/10万、27.60/10万、49.27/10万、14.01/10万和6.75/10万。南疆、北疆地区甲肝均呈秋冬季高发;0-9岁儿童发病数分别占72.31%、32.33%;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发病数分别占77.44%、57.05%,男、女性发病数之比分别为1.47∶1、1.45∶1。结论南疆地区甲肝发病水平较北疆地区高。建议加强儿童和中小学生甲肝疫苗接种。

    2017年04期 v.23 415-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孙灵英;袁月荣;董芬;蒋长征;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2016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接种过流感疫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接种组,匹配的120例未接种疫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接种组、对照组分别有76.67%、50.00%患者在过去一年内曾患过流感或普通感冒,平均治疗花费≥300元/次分别占10.87%、3.33%(χ~2=10.62,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人最高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所患慢性病种类越多、有流感或普通感冒患病史、听说过流感疫苗、认为糖尿病患者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和了解流感疫苗接种医保优惠政策的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受到认知、政策、自身健康、家庭等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开展干预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

    2017年04期 v.23 419-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59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一起城区小学水痘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孙源;王冬梅;崔伟红;李波;郝凤;李娜;陈鹏;

    目的分析烟台市2016年某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评价水痘减毒活疫苗(Var V)的保护效果(VE)。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疫情的分布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病危险因素。分析不同Var V接种史者的水痘罹患率,评价Var V的VE。结果该起暴发共发生27例水痘病例,总罹患率为1.54%。共发生5代病例,历时66天,出现3个发病高峰。校外及学校食堂午餐与此次疫情有显著联系(OR=20.26,95%CI:3.72-110.46;OR=12.15,95%CI:1.95-75.69)。暴露年级学生总Var V覆盖率为87.55%,其中1、2剂次的覆盖率分别为44.81%、42.74%。Var V的总VE为70.73%,其中1、2剂次的VE分别为62.20%、83.54%。结论密切接触、2剂次Var V覆盖率低是造成学校水痘暴发的重要原因。

    2017年04期 v.23 425-428+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33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构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分布式云计算平台初探

    李宁;张迟;王雷;罗玉娥;唐险峰;刘克浩;肖飞龙;李楠;李璞;蔡碧;

    目的构建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分布式云计算平台。方法利用云计算平台基础架构及虚拟化应用技术,结合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既有的应用服务器部署特性,进行平台的应用分布式部署,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在架构上实现了基于大数据与虚拟化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预防接种客户端与市、省级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专线的链路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系统有能力对业务数据做进一步优化与利用。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应用部署显著提升了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执行效率,实现了在系统运维级架构层面每个关键节点(服务器)都是冗余架构(≥1台服务器),单点瓶颈基本消除;用户故障反馈率同比下降约60%;业务系统可用率最高达99.5%。结论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实践行之有效,具有重大导向意义。

    2017年04期 v.23 429-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郑红茹;漆琪;关旭静;马千里;王进;敬嵛淋;刘丽珺;

    目的探索免疫规划(EPI)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方法。方法从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中获取四川省适龄儿童基本信息及接种资料,开发和运用EPI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工具,分析评价EPI疫苗接种率等指标。结果使用调查工具开展EPI疫苗接种率调查显示,2016年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建卡、建证率均为100%,卡证符合率为91.27%;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了为82.30%,所有EPI疫苗单苗接种率在66.51%以上;不合格接种原因主要为超期接种。数据准确度较未使用调查工具前高。结论四川省接种率抽样调查工具可以快捷、准确、高效地获得到儿童基本信息和EPI疫苗接种率。

    2017年04期 v.23 436-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4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宜昌市动物致伤人群狂犬病疫苗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蒋静;李贵文;邓亚玲;程波;田俊;闫晓倩;高菲;

    目的分析动物致伤人群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在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致伤预防处置门诊就诊的动物致伤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依从率。结果 7 974名动物致伤者的总接种依从率为90.13%;其中Ⅲ级、Ⅱ级暴露者分别为93.70%、88.07%(χ~2=65.95,P=0.000),采用"2-1-1"程序、5针程序者分别为95.78%、84.51%(χ~2=284.50,P=0.000)。接种疫苗依从率以春夏季、城镇、≤17岁、女性分别高于秋冬季、农村、≥18岁、男性。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包括因客观原因错过接种(34.05%)、遗忘(27.32%)、担心接种后不良反应(25.03%)、认为没有必要接种(13.60%)。结论宜昌市动物致伤者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依从率低,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成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推广合适的狂犬病疫苗程序。

    2017年04期 v.23 442-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9 ] |[阅读次数:1 ]
  • 贵州省2008-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分析

    李法锦;王丹;郭军;蒋维佳;姚光海;韦小瑜;王欢;高兴红;王定明;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8-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谱构成和分布特征,为HFMD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贵州省各市(州)采集的HFMD病例标本和临床信息,并采用Real time-PCR检测肠道病毒(EV)感染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共收集和检测30 069份HFMD病例标本,其中EV阳性16 122份(53.62%)。在EV阳性标本中,肠道病毒A71型(EV-A71)阳性5 004份(31.04%),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阳性3 532份(21.91%),EV-A71和CV-A16均阳性145份(0.90%),其他EV阳性7 441份(46.15%)。六盘水、黔西南州和铜仁市以EV-A71感染为主,其他6个市(州)以其他EV感染为主。3-5月为感染季节高峰,1岁组为感染年龄高峰。轻型病例以其他EV感染居多(48.17%),重症和死亡病例以EV-A71(51.42%和83.64%)居多。结论贵州省大部分地区HFMD流行的病原谱发生变化,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2017年04期 v.23 445-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4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2009-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王丹;李法锦;姚光海;王欢;韦小瑜;高兴红;郭军;邹志霆;王定明;

    目的分析2009-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为HFMD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6年贵州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HFMD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6年贵州省HFMD发病率为102.45/10万。HFMD发病呈每隔1年高发,4-6月和10-12月双峰分布;发病多集中在省中部及西、北部;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累及5岁以下幼儿,其中1岁组儿童发病率、重症率及死亡率最高,但0-11月龄儿童临床严重程度最高。HFMD以除EV71和CVA16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贵州省HFMD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人群和病原分布规律。

    2017年04期 v.23 45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215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边境地区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调查

    唐婷婷;张丽芬;龚琼宇;田子颖;陈玉娟;周榕溶;李琼芬;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促进边境地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8个边境地州选择20个县45个乡的0-6岁儿童家长开展调查,计算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的及格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在438名调查的儿童家长中,预防接种知识及格率为56.16%;男、女性分别为61.42%、41.23%(χ~2=13.97,P=0.000);汉族、少数民族分别为62.86%、47.67%(χ~2=10.12,P=0.001);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为26.47%、37.31%、64.89%、77.55%、81.82%(χ~2=55.26,P=0.000);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65.85%、52.38%(χ~2=18.17,P=0.011);0-3岁、≥4岁儿童家长分别为57.78%、53.57%(χ~2=0.74,P=0.3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是预防接种知识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云南省边境地区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程度低和男性人群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

    2017年04期 v.23 455-457+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98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荆州市2012-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宋开发;王运超;黄继贵;

    目的分析荆州市2012-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荆州市2012-2016年AEFI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全市共报告2 830例AEFI,年均报告发生率为38.94/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2 646例(93.50%,36.41/10万剂)、异常反应157例(5.55%,2.16/10万剂)。各县AEFI报告发生率在13.38/10万剂-151.54/10万剂之间(x2=2002.08,P<0.001);2岁以下病例占84.20%;5-8月份发生病例占51.41%。AEFI在48h内报告率为98.30%,各年报告县覆盖率为100%。结论荆州市AEFI监测运转和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需加强薄弱地区AEFI监测。

    2017年04期 v.23 458-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安全性观察

    沈国红;张净;苏桂云;

    目的评价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 P-Hib)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45名年龄为3-20月龄儿童接种DTa P-Hib,分别于接种疫苗后30min、6h、12h、24h、48h、72h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共接种501剂次DTa P-Hib,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15/501);其中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9%(14/501)、1.40%(7/501)。接种1剂次、3剂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8%(7/117)、6.25%(8/128)(χ~2=0.0076,P>0.05)。所有不良反应均于对症治疗3日内缓解、消失。结论 DTa P-Hib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7年04期 v.23 46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2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国提供优质高效预防接种服务的对策探讨

    郑慧贞;谢莘;

    中国预防接种工作近年来不断得到各级政府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在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免疫保健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上市使用的疫苗种类的增多,预防接种单位所承担的工作量日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预防接种服务成为重要的免疫规划工作内容。本文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及其可行性。

    2017年04期 v.23 466-47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302 ] |[阅读次数:1 ]
  • 国产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临床免疫原性研究进展

    韩冰峰;崔富强;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是婴幼儿。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两家国产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该疫苗很可能使中国大陆成为第一个用疫苗预防儿童HFMD的地区。本研究分析评价了临床研究中6-35月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的免疫原性,以及疫苗上市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7年04期 v.23 471-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00 ] |[阅读次数:0 ]

短篇

  • 1例口服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偶合外周神经损害的调查

    胡玉琨;任亮;刘丽;景红艳;

    <正>1基本情况患儿,男,汉族,2016年1月9日出生,散居儿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性传染及遗传病史;在本次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前,精神尚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大小便正常,已按免疫程序完成了卡介苗和第1、2 剂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未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 发病和临床经过2016年3月28日10时左右,患儿在某村卫生所口服一粒OPV,约半小时后离开卫生所回家;4月16日,患儿母亲

    2017年04期 v.23 47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0 ]
  • 1起疑似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病毒性脑炎的案例分析

    蒋静凤;王旭雯;

    <正>1基本情况患儿,男,11岁,2015年7月18日晚,患儿左脚背被来源不明的狗咬伤,至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按Ⅱ级暴露进行处置,分别于2015年7月18日、2015年7月25日、2015年8月8日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疫苗由辽宁成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1406168,有效日期为2017年6月24日。患儿既往体健,无癫痫等神经系统疾患史,无家族史,既往接种疫苗无异常反应发生。

    2017年04期 v.23 479-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