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家楷;李克莉;许涤沙;武文娣;郑景山;曹雷;曹玲生;崔健;刘大卫;王华庆;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质量和发生特征。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发生的AEFI个案和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中国共报告154 223例AEFI;94.81%的县(区、市、旗)有AEFI报告;48h内报告率为98.80%;48h内调查率为98.29%。在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8:1;≤2岁占81.38%;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45.82%、36.06%、18.12%;98.06%的AEFI发生在接种后2d内;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92.07%、6.61%。AEFI总估算报告发生率为29.74/10万剂;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7.38/10万剂、1.97/10万剂、0.11/10万剂。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8 202例,1.58/10万剂)、卡介苗淋巴结炎(343例,2.23/10万剂)、血管性水肿(331例,0.06/10万剂)、热性惊厥(212例,0.04/10万剂)、卡介苗局部脓肿(121例,0.79/10万剂)。结论 2015年中国AEFI监测敏感性和质量继续保持高水平。需继续加强尤其是中、西部薄弱地区AEFI监测管理和严重AEFI风险评估与处置工作。
2017年05期 v.23 481-492+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155 ] |[下载次数:1017 ] |[阅读次数:328 ] - 刘宇;徐新;谢莘;郑慧贞;陈清;
目的利用比例失衡分析(Disproportionality analysis,DPA)侦测广东省2009-2014年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可疑信号。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2009-2014年有明确诊断的VarV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利用DPA中频数法的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比例报告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及贝叶斯法中的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和模糊贝叶斯伽马-泊松收缩论(Empirical Bayes Gamma-Poisson Shrinker,GPS)方法检测可疑信号。结果共有8 233例明确诊断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纳入分析,其中VarV异常反应461例(5.60%),使用ROR、PRR和BCPNN方法分析发现3个可疑信号,使用GPS方法发现2个可疑信号;可疑信号主要是接种VarV后的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结论 DPA发现VarV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可疑信号增高,需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验证,并探索适合中国疫苗安全监测的数据挖掘技术。
2017年05期 v.23 49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8 ] |[阅读次数:106 ] - 孙丽;张富斌;王丽娜;崔世恒;王晶辉;张振国;王亚菲;
目的比较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北省2015年5-10月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脊灰灭活疫苗(IPV)和2016年同期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IPV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比较分析各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河北省2015年5-10月tOPV、IPV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5.64/10万、35.96/10万;2016年同期bOPV、IPV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06/10万、17.85/10万。各疫苗AEFI均以≤1岁年龄组、一般反应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疫苗后≤48h。结论河北省各脊灰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bOPV的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tOPV,需进一步加强脊灰疫苗安全性监测。
2017年05期 v.23 498-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54 ] |[阅读次数:116 ] - 马小军;王富珍;郑徽;张国民;巴文生;阿克忠;蔡芝锋;郝增平;崔富强;
目的掌握青海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乙肝疫苗(HepB)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al test,PVST)现状,分析影响PVST开展的因素。方法在城市、农村、牧区选择6个县(区)12家医院,对2015年所有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开展PVST回顾性调查,对医院产科医生和当地接种门诊医生开展PVST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276名,其中35名(12.68%)完成HepB免疫后开展了PVST;城市、农村、牧区PVST检测率分别为14.17%、12.31%、8.06%(χ~2=1.7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级及以上医院出生、母亲为全职职业的婴儿PVST检测率高。在241名未开展PVST婴儿的母亲中,47.72%未收到医生告知,32.78%担心费用,11.62%觉得没必要,7.88%认为孩子太小不愿抽血。在154名产科、接种门诊医生中,56名(36.4%)、19名(12.34%)分别曾口头、书面告知HBsAg阳性母亲开展婴儿PVST。结论 HBsAg阳性母亲婴儿完成HepB免疫后PVST检测率低。产科、接种门诊医生的PVST知晓率低。需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婴儿PVST检测率。
2017年05期 v.23 50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170 ] - 张丽芬;许琳;赵智娴;田子颖;康文玉;余文;李琼芬;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边境25个县(市、区)2006-2015年乙肝报告发病流行趋势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报告乙肝34 4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1.26/10万。在报告病例中急性、慢性、未分类乙肝分别占8.66%、49.56%、41.78%。急性乙肝年均发病率为4.44/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20-49岁、农民为主。结论边境地区急性乙肝报告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但需加强乙肝病例报告的规范性。
2017年05期 v.23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92 ] |[阅读次数:106 ] - 陈雅红;洪思让;陈明春;黄彩虹;曾珊珊;詹惠春;陈文同;石神鉴;
目的掌握泉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泉州市1-59岁人群HBsAg、HBV表面抗体(HBsAb)、HBV核心抗体(HBcAb)和HBV流行率分别为5.94%、49.55%、29.49%、29.49%。1-14岁、15-24岁、25-59岁年龄组HBsAg流行率分别为0.92%、4.45%、11.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年龄组、农村地区、未接种乙肝疫苗(Hep B)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泉州市1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需针对大年龄、农村等重点人群开展Hep B接种,继续加强HBV母婴阻断工作。
2017年05期 v.23 512-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96 ] - 吴升伟;唐小敏;戴丽芳;杜雯;叶绪芳;
目的分析贵州省2013年8月-2014年7月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病原谱的构成特征。方法收集贵州省4个项目县363例RFI病例病原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细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检测麻疹病毒(MV)、风疹病毒(RV)、肠道病毒(EV)、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类小DNA病毒B19、人疱疹病毒6型(HHV-6)、伤寒/副伤寒杆菌。结果 RFI监测病例的病原标本阳性率为20.94%(76/363)。阳性株主要为EV(80.26%)、VZV(11.84%)、MV(5.26%)。在61株EV中,EV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其他EV分别占21.31%、21.31%和55.74%。VZV基因型为J型。MV基因型为H1a亚型。结论 EV、VZV和MV是RFI的主要病原,开展相应的疫苗接种是控制RFI的主要措施。本研究建立了贵州省RFI实验室监测技术平台。
2017年05期 v.23 517-520+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119 ] - 吕宛玉;王燕;史鲁斌;丰达星;李光伟;张璐;徐瑾;张延炀;
目的评价河南省2016年麻疹实验室运转情况。方法通过中国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河南省麻疹网络实验室,收集和分析河南省2016年麻疹实验室监测数据。结果 2016年全省报告麻疹监测病例4 018例,采集血标本3 960例(98.56%),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6.72%(1 055/3 949)。采集健康人群血标本449例,麻疹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93.99%(422/449)。未发现麻疹暴发。采集监测病例的病原学标本3 522例(87.66%),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1.73%(720/3 313)。省级麻疹实验室接收省直管县送检的病例咽拭子129份,获得麻疹病毒分离株33份;接收7个市级实验室送检的麻疹病毒分离株24份。全部病毒分离株为中国本土流行的H1a基因亚型。省级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职能考核;18家市级麻疹实验室及10家省直管县麻疹实验室全部通过省级麻疹实验室组织的职能考核。结论河南省省、市、县三级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本土麻疹H1a基因型仍持续流行,未发现输入病例。
2017年05期 v.23 52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67 ] - 张双宅;史艳;蒋瑞平;王晓丽;刘维华;
目的对石家庄市2013-2016年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后麻疹病例进行麻疹病毒型别鉴定。方法对接种MCV后麻疹病例血清和咽拭子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RTPCR法分别测定麻疹IgM抗体和麻疹病毒核酸,再进行病毒培养,采用RT-PCR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片段,然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9例接种MCV后麻疹病例的麻疹病毒分离株均属于H1基因亚型,与北京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100%,与中国S191疫苗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7%。结论本研究中接种MCV后出现的麻疹病例均为偶合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感染所致,非疫苗相关麻疹病例。
2017年05期 v.23 52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63 ] - 戴丽芳;张大勇;杜雯;唐小敏;
目的分析贵州省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失败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2015年麻疹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麻疹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分析。结果 2010-2015年贵州省报告MCV免疫失败麻疹病例88例,占麻疹病例总数的13.15%。免疫失败病例分布在全省8个市(州)35个县,各市(州)免疫失败病例在麻疹总病例中构成比在0.00%(铜仁)-20.75%(黔南)之间(χ~2=33.96,P=0.000);各年龄组在7.23%(>14岁)-34.28%(2-6岁)之间(χ~2=44.89,P=0.000)。免疫失败病例与麻疹总病例的月分布一致(r=0.74,P=0.006)。接种过1剂次、≥2剂次MCV的免疫失败病例分别占59.09%、40.91%。结论贵州省MCV免疫失败病例在麻疹病例中占一定比例,需进一步提高MCV预防接种质量。
2017年05期 v.23 530-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2 ] |[阅读次数:69 ] - 王雷;刘凯;胡樱;
目的分析2004-2016年湖北省风疹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湖北省2004-2016年的风疹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4-2016年湖北省风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1/10万,各年发病率在0.10/10万(2014年)-11.80/10万(2008年)之间,各市州年均报告发病率在0.35/10万-8.84/10万之间。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1.37∶1。学生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7.81%。0-19岁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0.46%。共报告风疹暴发疫情58起,其中57起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湖北省风疹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应加强中小学生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2017年05期 v.23 534-538+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173 ] |[阅读次数:137 ] - 归国平;胡燕红;
目的分析苏州市高新区2012-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6年流腮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6年苏州市高新区累计报告流腮病例6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94/10万,各年发病率在7.73/10万(2016年)-32.23/10万(2012年)之间;发病高峰在3-9月;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占70.44%),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65.14%);各镇(街道)年平均发病率在3.17/10万-44.62/10万之间;192例(45.18%)病例曾接种过含流腮成分疫苗(MuCV);无流腮暴发疫情报告。结论苏州市高新区流腮发病逐年下降,需加强学校、幼托机构儿童流腮防控工作,建议对≥4岁儿童开展MuCV加强免疫。
2017年05期 v.23 539-54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104 ] - 郑波;王亮;
目的研究使用新型无明胶稳定剂生产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的分装冻干工艺对于产品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塞式分装泵灌封机对VarV半成品进行分装,对冻干机进行板层温度均匀性测试,按照实验设计的不同冻干程序进行冻干,对冻干疫苗的水分、外观、病毒滴度等指标进行检定。结果柱塞式分装泵灌封后的VarV半成品较均一、稳定;板层温度较均匀;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合适的干燥温度可减少能耗开支,掺气可缩短冻干周期。结论改进后的冻干工艺可以提高VarV质量,减少能耗。
2017年05期 v.23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97 ] |[阅读次数:100 ] - 高洁;卑伟慧;沈冰;韩志英;
目的分析2013-2016年上海市静安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儿童接种1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收集2013-2016年静安区所有发生水痘聚集性疫情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儿童VarV接种和水痘发病信息,分析VarV的VE。结果在5 309名观察对象中,接种和未接种VarV者中的水痘病例分别占5.5%(252/4 586)、9.4%(68/723)。接种1剂次VarV的总VE为44.0%(95%CI:25.9%-57.7%);VE随接种年限延长而降低,接种满3年后VE下降明显,接种满8年后VE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剂次VarV的VE较差,建议儿童在1岁和4岁进行2剂次VarV常规免疫。
2017年05期 v.23 54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185 ] - 林琳;黄飚;程涛;付思美;周剑惠;田鑫;曹凤瑞;赵辛;吕淑梅;李大强;
目的评价吉林省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Obstetric Neonatal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ONIIMS)的建立及运转情况。方法通过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建立ONIIMS平台,实现吉林省276个产科预防接种单位用户和70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系统管理用户对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管理。将全省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推送至全省1 071个预防接种单位客户端系统,完成平台和客户端之间数据的动态更新。结果经过1.5年的运行,全省276个(100%)产科预防接种单位使用ONIIMS,其中205个(74.28%)产科接种单位共完成252 984名新生儿建档,5日及时建档率为78.24%,5日个案及时审核率为82.57%。产科卡介苗接种率为89.46%,首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为93.36%,新生儿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3.89%,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3.43%。结论吉林省ONIIMS的实施提高了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与预防接种单位客户端实现了无缝链接,实现了省内流动儿童异地接种的数据共享。
2017年05期 v.23 551-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134 ] - 张量智;黄蓉娜;杨汝沛;朱航;李蕾;朱宝;陈峰;
目的建立成都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hildren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数据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CIIMS运行情况。方法采用Delphi法、文献检索、现场调查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场调查、CIIMS管理平台、客户端软件及督导工具软件获取评价体系所需数据,比较分析成都市2014-2016年CIIMS评价指标的达标率和数据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建立了CIIMS组织管理、系统运行、数据质量三级24项指标体系。成都市2014-2016年CIIMS 13个指标的县达标率有显著性差异,数据质量评价得分逐年显著性提高。结论本研究CIIMS质量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可为免疫规划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017年05期 v.23 557-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117 ] - 熊平;涂正波;万刚凤;罗威;
目的评价移动应用程序(APP)对常住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200名常住儿童监护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移动APP和传统方式对其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预防知识知晓度、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预防接种知识得分比干预前分别平均提高20.15±6.28分和14.83±5.38分(t=-9.11,P=0.000)。两组监护人的儿童14剂次NIP疫苗接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5剂次NIP疫苗的接种及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移动APP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常住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和儿童NIP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2017年05期 v.23 562-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67 ] - 蒋长征;董芬;袁月荣;孙灵英;
目的调查基层医务人员向服务对象推荐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2016年9月对宁波市江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InfV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1.64%(249/305)的医务人员有InfV推荐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InfV接种史(OR=4.74,95%CI:2.04-11.02)、流感防治知识得分(OR=2.03,95%CI:1.02-4.05)是影响InfV推荐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向服务对象推荐InfV的意愿较高,其接种InfV和掌握流感防治知识可提高InfV推荐意愿。
2017年05期 v.23 56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97 ] |[阅读次数:205 ] - 吴一峰;牛亚丹;李萍萍;潘广慧;鲁晓罡;
目的分析宁波市江北区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的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8个预防接种门诊选择≤5岁儿童的家长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儿童接种EV71疫苗以及家庭环境、家长健康信念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儿童EV71疫苗接种率为20.25%(49/242)。朋友中有孩子接种过EV71疫苗(OR=5.75,95%CI:2.42-13.63)、独生子女(OR=2.97,95%CI:1.14-7.77)、利益性认知高(OR=1.84,95%CI:1.29-2.62)可促进EV71疫苗接种;儿童年龄大(OR=0.56,95%CI:0.36-0.86)、障碍性认知强(OR=0.31,95%CI:0.19-0.52)可减少疫苗接种。结论儿童EV71疫苗接种率低,需加强宣传以提高家长对儿童EV71疫苗接种的认知度。
2017年05期 v.23 57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17 ] |[阅读次数:90 ] - 张鑫培;范建强;许加亮;万丽君;
目的评估绍兴市上虞区常规免疫报告质量。方法收集上虞区20家预防接种门诊2014年常规免疫报告数据,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评估工具的确认因子(Verification factors,VF)和质量指数(Quality index,QI)分别评价报告数据和监测系统质量。结果全区20个疫苗剂次的VF范围为0.94-1.04。20家预防接种门诊所有疫苗剂次的VF范围为0.07-3.25,其中12家(60%)门诊在0.85-1.15之间;监测系统的平均QI为76.59;平均VF偏离1的绝对值与QI呈负相关。结论上虞区常规免疫报告总体质量较好,但各预防接种门诊之间差异较大。WHO数据评估工具为评价常规免疫报告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2017年05期 v.23 57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1 ] |[阅读次数:127 ] - 张朱佳子;李娟;索罗丹;马蕊;赵丹;杨帆;卢莉;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率。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15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收集人口学、麻疹患病及MCV接种等信息,分析MCV接种率和未接种原因。结果在591名调查医务人员中,有麻疹患病史84名(14.2%),无麻疹患病史或患病史不详507名(85.8%),其中48.5%(246/507)入职前有MCV免疫史。在261名入职前无或不详免疫史者中,入职后MCV接种率为18.4%(48/261);在入职后仍未或不详接种者中,67.1%(143/213)不知道医院组织开展接种活动。结论北京市医务人员MCV接种率仍然很低,针对医务人员的MCV接种建议实施效果较差,建议出台专门针对医疗机构的麻疹防控指南。
2017年05期 v.23 580-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