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中国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分析

    崔健;曹雷;郑景山;曹玲生;段梦娟;肖奇友;

    目的分析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方法对中国各省份2015年NIP疫苗常规免疫监测报告接种率、报告数据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结果中国201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县、乡级报告率分别为99.24%和97.64%。全国22剂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均≥98%,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报告接种率为95.61%。报告接种率<90%的县、乡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西藏等中西部地区。以县为单位全国NIP疫苗除第1剂和第2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第1剂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外,其余疫苗剂次平均报告接种率均≥96%。全国45.54%的县百白破联合疫苗(DTP)脱漏率>5%,18.5%的县DTP脱漏率≥10%,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结论中国省、县、乡级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接种率较低的县、乡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利用接种率监测数据直接识别低接种率地区能力较弱。

    2017年06期 v.23 60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96 ] |[下载次数:971 ] |[阅读次数:1 ]
  • 中国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分析

    崔健;曹雷;郑景山;曹玲生;段梦娟;肖奇友;

    目的分析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方法对中国各省份2015年NIP疫苗常规免疫监测报告接种率、报告数据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结果中国201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县、乡级报告率分别为99.24%和97.64%。全国22剂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均≥98%,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报告接种率为95.61%。报告接种率<90%的县、乡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西藏等中西部地区。以县为单位全国NIP疫苗除第1剂和第2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第1剂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外,其余疫苗剂次平均报告接种率均≥96%。全国45.54%的县百白破联合疫苗(DTP)脱漏率>5%,18.5%的县DTP脱漏率≥10%,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结论中国省、县、乡级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接种率较低的县、乡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利用接种率监测数据直接识别低接种率地区能力较弱。

    2017年06期 v.23 60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96 ] |[下载次数:971 ] |[阅读次数:1 ]
  • 中国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分析

    崔健;曹雷;郑景山;曹玲生;段梦娟;肖奇友;

    目的分析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方法对中国各省份2015年NIP疫苗常规免疫监测报告接种率、报告数据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结果中国201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县、乡级报告率分别为99.24%和97.64%。全国22剂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均≥98%,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报告接种率为95.61%。报告接种率<90%的县、乡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西藏等中西部地区。以县为单位全国NIP疫苗除第1剂和第2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第1剂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外,其余疫苗剂次平均报告接种率均≥96%。全国45.54%的县百白破联合疫苗(DTP)脱漏率>5%,18.5%的县DTP脱漏率≥10%,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结论中国省、县、乡级NIP疫苗报告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接种率较低的县、乡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利用接种率监测数据直接识别低接种率地区能力较弱。

    2017年06期 v.23 601-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96 ] |[下载次数:971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2011-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汤晶晶;张杰;李凯;樊帆;李琼芬;丁峥嵘;

    目的了解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型别分布及分子进化特征。方法对2011-2014年从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48株NPEV进行VP1完整编码区核苷酸的扩增与序列测定。所获得的云南地方株基因序列与各基因型原型株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并与Gen Bank中选取的代表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在148株NPEV分离株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A组(EV-A)、EV-B、EV-C分别占31.1%(46株,8个血清型)、64.9%(96株,27个血清型)、4.1%(6株,3个血清型);基因进化树显示,各种血清型病毒株与对应原型株及代表株聚集;除埃可病毒10型(E-10)和EV-C96型外,云南地方株与原型株位于不同分支。在4年的流行过程中,同一个型别的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最高的是EV-C96、E-18和E-5,分别达到21.5%、21.3%和20.4%。结论云南省存在EV多个型别的循环,需持续性监测和探索EV分子流行病学和进化规律。

    2017年06期 v.23 608-61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2011-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汤晶晶;张杰;李凯;樊帆;李琼芬;丁峥嵘;

    目的了解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型别分布及分子进化特征。方法对2011-2014年从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48株NPEV进行VP1完整编码区核苷酸的扩增与序列测定。所获得的云南地方株基因序列与各基因型原型株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并与Gen Bank中选取的代表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在148株NPEV分离株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A组(EV-A)、EV-B、EV-C分别占31.1%(46株,8个血清型)、64.9%(96株,27个血清型)、4.1%(6株,3个血清型);基因进化树显示,各种血清型病毒株与对应原型株及代表株聚集;除埃可病毒10型(E-10)和EV-C96型外,云南地方株与原型株位于不同分支。在4年的流行过程中,同一个型别的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最高的是EV-C96、E-18和E-5,分别达到21.5%、21.3%和20.4%。结论云南省存在EV多个型别的循环,需持续性监测和探索EV分子流行病学和进化规律。

    2017年06期 v.23 608-61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1 ]
  • 云南省2011-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汤晶晶;张杰;李凯;樊帆;李琼芬;丁峥嵘;

    目的了解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型别分布及分子进化特征。方法对2011-2014年从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48株NPEV进行VP1完整编码区核苷酸的扩增与序列测定。所获得的云南地方株基因序列与各基因型原型株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并与Gen Bank中选取的代表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在148株NPEV分离株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A组(EV-A)、EV-B、EV-C分别占31.1%(46株,8个血清型)、64.9%(96株,27个血清型)、4.1%(6株,3个血清型);基因进化树显示,各种血清型病毒株与对应原型株及代表株聚集;除埃可病毒10型(E-10)和EV-C96型外,云南地方株与原型株位于不同分支。在4年的流行过程中,同一个型别的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最高的是EV-C96、E-18和E-5,分别达到21.5%、21.3%和20.4%。结论云南省存在EV多个型别的循环,需持续性监测和探索EV分子流行病学和进化规律。

    2017年06期 v.23 608-61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1 ]
  • 北京市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引入前后不同基础免疫程序效果和疫苗效价分析

    李娟;张朱佳子;赵丹;张合润;李仁清;赵春艳;徐颖;崔德军;王中占;唐金凤;韩江涛;卢莉;黄芳;吴疆;

    目的了解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引入前后北京市2014年和2016年不同基础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和疫苗效价。方法 2014年和2016年脊灰疫苗基础免疫程序分别为3剂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全程免疫和1剂脊灰灭活疫苗(IPV)与2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序贯免疫,分别在北京市两个区选择完成基础免疫后4-8周的婴儿,采集血标本以检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同时采集不同疫苗储运环节的疫苗标本以检测疫苗效价。结果 2014年和2016年分别调查儿童72人和68人。2014年基础免疫后Ⅰ、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61%和100%,抗体滴度(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 536(1 024-1 536)、1 536(512-1 536);2016年基础免疫后Ⅰ型、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1∶)分别为1 024(512-1 536)、1 536(1 024-1 536)。2014年和2016年Ⅰ、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Ⅰ型:χ2=8.77,P=0.038;Ⅲ型:χ2=16.76,P=0.001)。2014年t OPV的平均效价为6.1±0.1Lg CCID50/剂,2016年b OPV的平均效价为6.9±0.2Lg CCID50/剂(t=-7.76,P<0.001)。结论新疫苗b OPV引入后,IPV-b OPV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与引入前的t OPV全程和IPV-t OPV序贯免疫程序效果一样好;疫苗储运各环节疫苗效价均合格,冷链运转良好。

    2017年06期 v.23 613-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3 ] |[阅读次数:2 ]
  • 北京市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引入前后不同基础免疫程序效果和疫苗效价分析

    李娟;张朱佳子;赵丹;张合润;李仁清;赵春艳;徐颖;崔德军;王中占;唐金凤;韩江涛;卢莉;黄芳;吴疆;

    目的了解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引入前后北京市2014年和2016年不同基础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和疫苗效价。方法 2014年和2016年脊灰疫苗基础免疫程序分别为3剂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全程免疫和1剂脊灰灭活疫苗(IPV)与2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序贯免疫,分别在北京市两个区选择完成基础免疫后4-8周的婴儿,采集血标本以检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同时采集不同疫苗储运环节的疫苗标本以检测疫苗效价。结果 2014年和2016年分别调查儿童72人和68人。2014年基础免疫后Ⅰ、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61%和100%,抗体滴度(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 536(1 024-1 536)、1 536(512-1 536);2016年基础免疫后Ⅰ型、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1∶)分别为1 024(512-1 536)、1 536(1 024-1 536)。2014年和2016年Ⅰ、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Ⅰ型:χ2=8.77,P=0.038;Ⅲ型:χ2=16.76,P=0.001)。2014年t OPV的平均效价为6.1±0.1Lg CCID50/剂,2016年b OPV的平均效价为6.9±0.2Lg CCID50/剂(t=-7.76,P<0.001)。结论新疫苗b OPV引入后,IPV-b OPV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与引入前的t OPV全程和IPV-t OPV序贯免疫程序效果一样好;疫苗储运各环节疫苗效价均合格,冷链运转良好。

    2017年06期 v.23 613-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3 ] |[阅读次数:1 ]
  • 北京市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引入前后不同基础免疫程序效果和疫苗效价分析

    李娟;张朱佳子;赵丹;张合润;李仁清;赵春艳;徐颖;崔德军;王中占;唐金凤;韩江涛;卢莉;黄芳;吴疆;

    目的了解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引入前后北京市2014年和2016年不同基础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和疫苗效价。方法 2014年和2016年脊灰疫苗基础免疫程序分别为3剂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全程免疫和1剂脊灰灭活疫苗(IPV)与2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 OPV)序贯免疫,分别在北京市两个区选择完成基础免疫后4-8周的婴儿,采集血标本以检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同时采集不同疫苗储运环节的疫苗标本以检测疫苗效价。结果 2014年和2016年分别调查儿童72人和68人。2014年基础免疫后Ⅰ、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61%和100%,抗体滴度(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 536(1 024-1 536)、1 536(512-1 536);2016年基础免疫后Ⅰ型、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1∶)分别为1 024(512-1 536)、1 536(1 024-1 536)。2014年和2016年Ⅰ、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Ⅰ型:χ2=8.77,P=0.038;Ⅲ型:χ2=16.76,P=0.001)。2014年t OPV的平均效价为6.1±0.1Lg CCID50/剂,2016年b OPV的平均效价为6.9±0.2Lg CCID50/剂(t=-7.76,P<0.001)。结论新疫苗b OPV引入后,IPV-b OPV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与引入前的t OPV全程和IPV-t OPV序贯免疫程序效果一样好;疫苗储运各环节疫苗效价均合格,冷链运转良好。

    2017年06期 v.23 613-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3 ] |[阅读次数:1 ]
  • 2006-2014年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数据分析

    唐学雯;王亚敏;邓璇;周洋;严睿;何寒青;

    目的了解2006-2014年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过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浙江省2006-2014年AFP病例数据。结果 2006-2014年浙江省共报告1 534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3/10万;AFP病例无明显季节性分布,平均发病年龄为4.54岁,男女性别比为1.94∶1,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1 484例(96.74%),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实验室率为98.95%。44例(2.87%)AFP病例检出脊灰病毒,均鉴定为脊灰疫苗相关病毒。所有AFP病例最终诊断分类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浙江省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国家监测要求。

    2017年06期 v.23 617-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1 ]
  • 2006-2014年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数据分析

    唐学雯;王亚敏;邓璇;周洋;严睿;何寒青;

    目的了解2006-2014年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过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浙江省2006-2014年AFP病例数据。结果 2006-2014年浙江省共报告1 534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3/10万;AFP病例无明显季节性分布,平均发病年龄为4.54岁,男女性别比为1.94∶1,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1 484例(96.74%),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实验室率为98.95%。44例(2.87%)AFP病例检出脊灰病毒,均鉴定为脊灰疫苗相关病毒。所有AFP病例最终诊断分类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浙江省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国家监测要求。

    2017年06期 v.23 617-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1 ]
  • 2006-2014年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数据分析

    唐学雯;王亚敏;邓璇;周洋;严睿;何寒青;

    目的了解2006-2014年浙江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过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浙江省2006-2014年AFP病例数据。结果 2006-2014年浙江省共报告1 534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3/10万;AFP病例无明显季节性分布,平均发病年龄为4.54岁,男女性别比为1.94∶1,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1 484例(96.74%),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实验室率为98.95%。44例(2.87%)AFP病例检出脊灰病毒,均鉴定为脊灰疫苗相关病毒。所有AFP病例最终诊断分类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浙江省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国家监测要求。

    2017年06期 v.23 617-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1 ]
  • 重庆市2012-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评估

    徐佳薇;钟江红;王青;

    目的评价重庆市证实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重庆市2012-2016年AFP病例报告数据,对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率从2012年的1.52/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79/10万;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占51.67%;24h内报告率为54.76%、48h内调查率为98.71%、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8%、7d内粪便标本送达率为95.12%。结论重庆市2012-2016年AFP监测质量总体维持高水平,但报告及时性明显下降;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AFP监测培训。

    2017年06期 v.23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1 ]
  • 重庆市2012-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评估

    徐佳薇;钟江红;王青;

    目的评价重庆市证实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重庆市2012-2016年AFP病例报告数据,对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率从2012年的1.52/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79/10万;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占51.67%;24h内报告率为54.76%、48h内调查率为98.71%、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8%、7d内粪便标本送达率为95.12%。结论重庆市2012-2016年AFP监测质量总体维持高水平,但报告及时性明显下降;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AFP监测培训。

    2017年06期 v.23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1 ]
  • 重庆市2012-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评估

    徐佳薇;钟江红;王青;

    目的评价重庆市证实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重庆市2012-2016年AFP病例报告数据,对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率从2012年的1.52/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79/10万;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占51.67%;24h内报告率为54.76%、48h内调查率为98.71%、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8%、7d内粪便标本送达率为95.12%。结论重庆市2012-2016年AFP监测质量总体维持高水平,但报告及时性明显下降;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AFP监测培训。

    2017年06期 v.23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儿童监护人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大强;候大富;陈亚伦;孙虹;付思美;田鑫;林琳;程涛;曹凤瑞;周剑惠;

    目的了解吉林省儿童监护人对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0-8月龄儿童的监护人,开展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电话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结果在455名有效调查的儿童监护人中,98.68%知道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92.75%知道t OPV可预防脊灰,51.87%不知道除t OPV外的其他脊灰疫苗,2.64%知道国家对脊灰疫苗有调整,85.05%不知道脊灰疫苗的调整方式;98.68%在没有第一类脊灰疫苗时会选择听从医生安排;98.90%通过接种点医生获取疫苗接种信息。城市、文化程度高、父亲/母亲监护人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分别高于农村、文化程度低、祖/外祖父母监护人。结论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知晓率低,应加强农村、文化程度低和老年监护人的相关知识宣传。

    2017年06期 v.23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1 ]
  • 吉林省儿童监护人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大强;候大富;陈亚伦;孙虹;付思美;田鑫;林琳;程涛;曹凤瑞;周剑惠;

    目的了解吉林省儿童监护人对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0-8月龄儿童的监护人,开展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电话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结果在455名有效调查的儿童监护人中,98.68%知道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92.75%知道t OPV可预防脊灰,51.87%不知道除t OPV外的其他脊灰疫苗,2.64%知道国家对脊灰疫苗有调整,85.05%不知道脊灰疫苗的调整方式;98.68%在没有第一类脊灰疫苗时会选择听从医生安排;98.90%通过接种点医生获取疫苗接种信息。城市、文化程度高、父亲/母亲监护人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分别高于农村、文化程度低、祖/外祖父母监护人。结论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知晓率低,应加强农村、文化程度低和老年监护人的相关知识宣传。

    2017年06期 v.23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儿童监护人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大强;候大富;陈亚伦;孙虹;付思美;田鑫;林琳;程涛;曹凤瑞;周剑惠;

    目的了解吉林省儿童监护人对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0-8月龄儿童的监护人,开展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电话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结果在455名有效调查的儿童监护人中,98.68%知道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 OPV),92.75%知道t OPV可预防脊灰,51.87%不知道除t OPV外的其他脊灰疫苗,2.64%知道国家对脊灰疫苗有调整,85.05%不知道脊灰疫苗的调整方式;98.68%在没有第一类脊灰疫苗时会选择听从医生安排;98.90%通过接种点医生获取疫苗接种信息。城市、文化程度高、父亲/母亲监护人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知晓率分别高于农村、文化程度低、祖/外祖父母监护人。结论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知晓率低,应加强农村、文化程度低和老年监护人的相关知识宣传。

    2017年06期 v.23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宝鸡市1950-201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晓宇;杜红忠;胡伟军;王月祺;王志谦;

    目的分析宝鸡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宝鸡市1950-2016年流脑报告数据和2013-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AMES)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鸡市1950-2016年共报告流脑病例11 7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10万,1966年发病率最高(105.04/10万),2007-2016年无流脑报告病例;发病季节高峰期在3-4月份(占55.11%);<10岁病例占52.93%,1984年流脑疫苗应用后占34.48%。在713例AMES监测病例中,7例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均为非A群。结论宝鸡市流脑防控效果显著,仍可能存在流脑流行,应加强流脑监测,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

    2017年06期 v.23 630-63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1 ]
  • 陕西省宝鸡市1950-201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晓宇;杜红忠;胡伟军;王月祺;王志谦;

    目的分析宝鸡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宝鸡市1950-2016年流脑报告数据和2013-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AMES)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鸡市1950-2016年共报告流脑病例11 7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10万,1966年发病率最高(105.04/10万),2007-2016年无流脑报告病例;发病季节高峰期在3-4月份(占55.11%);<10岁病例占52.93%,1984年流脑疫苗应用后占34.48%。在713例AMES监测病例中,7例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均为非A群。结论宝鸡市流脑防控效果显著,仍可能存在流脑流行,应加强流脑监测,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

    2017年06期 v.23 630-63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1 ]
  • 陕西省宝鸡市1950-201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晓宇;杜红忠;胡伟军;王月祺;王志谦;

    目的分析宝鸡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宝鸡市1950-2016年流脑报告数据和2013-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AMES)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鸡市1950-2016年共报告流脑病例11 7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10万,1966年发病率最高(105.04/10万),2007-2016年无流脑报告病例;发病季节高峰期在3-4月份(占55.11%);<10岁病例占52.93%,1984年流脑疫苗应用后占34.48%。在713例AMES监测病例中,7例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均为非A群。结论宝鸡市流脑防控效果显著,仍可能存在流脑流行,应加强流脑监测,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

    2017年06期 v.23 630-63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1 ]
  • 2015-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

    骆淑英;吴非;陶静波;严菊英;商岚青;骆伟彪;

    目的了解2015-2016年义乌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义乌市4个监测点健康人群,分9个年龄组采集血清标本,通过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测定乙脑中和抗体。结果在953名调查对象中,乙脑抗体阳性361名,阳性率为37.8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79。在<1岁儿童中,各月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在4.17%(9月龄)-37.93%(0月龄)之间(x2=26.95,P=0.003),GMT在1∶5.23(9月龄)-1∶8.62(0月龄)之间(x2=31.17,P=0.001);在≥1岁人群中,各年龄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在17.57%(7-14岁)-82.69%(35-44岁)之间(x2=73.21,P<0.001),GMT在1∶6.43(7-14岁)-1∶22.55(35-44岁)之间(x2=66.77,P<0.001)。完成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的140名1-6岁儿童免疫≤1年、>1年且≤2年、>2年且≤3年、>3年后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显著性差异(x2=2.59,P=0.459;x2=5.47,P=0.140)。结论义乌市全人群中小年龄组儿童的乙脑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适龄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工作。

    2017年06期 v.23 634-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

    骆淑英;吴非;陶静波;严菊英;商岚青;骆伟彪;

    目的了解2015-2016年义乌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义乌市4个监测点健康人群,分9个年龄组采集血清标本,通过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测定乙脑中和抗体。结果在953名调查对象中,乙脑抗体阳性361名,阳性率为37.8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79。在<1岁儿童中,各月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在4.17%(9月龄)-37.93%(0月龄)之间(x2=26.95,P=0.003),GMT在1∶5.23(9月龄)-1∶8.62(0月龄)之间(x2=31.17,P=0.001);在≥1岁人群中,各年龄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在17.57%(7-14岁)-82.69%(35-44岁)之间(x2=73.21,P<0.001),GMT在1∶6.43(7-14岁)-1∶22.55(35-44岁)之间(x2=66.77,P<0.001)。完成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的140名1-6岁儿童免疫≤1年、>1年且≤2年、>2年且≤3年、>3年后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显著性差异(x2=2.59,P=0.459;x2=5.47,P=0.140)。结论义乌市全人群中小年龄组儿童的乙脑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适龄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工作。

    2017年06期 v.23 634-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

    骆淑英;吴非;陶静波;严菊英;商岚青;骆伟彪;

    目的了解2015-2016年义乌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义乌市4个监测点健康人群,分9个年龄组采集血清标本,通过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测定乙脑中和抗体。结果在953名调查对象中,乙脑抗体阳性361名,阳性率为37.8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79。在<1岁儿童中,各月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在4.17%(9月龄)-37.93%(0月龄)之间(x2=26.95,P=0.003),GMT在1∶5.23(9月龄)-1∶8.62(0月龄)之间(x2=31.17,P=0.001);在≥1岁人群中,各年龄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在17.57%(7-14岁)-82.69%(35-44岁)之间(x2=73.21,P<0.001),GMT在1∶6.43(7-14岁)-1∶22.55(35-44岁)之间(x2=66.77,P<0.001)。完成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的140名1-6岁儿童免疫≤1年、>1年且≤2年、>2年且≤3年、>3年后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显著性差异(x2=2.59,P=0.459;x2=5.47,P=0.140)。结论义乌市全人群中小年龄组儿童的乙脑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适龄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工作。

    2017年06期 v.23 634-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1 ]
  • 陕西省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型肝炎监测的效果评价

    周天天;胡伟军;冀涛;李鹂;王锐泽;张少白;

    目的分析陕西省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型肝炎(乙肝)监测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提高乙肝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分析急性乙肝监测前期(2010-2012年)和监测期(2013-2015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乙肝病例分类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从监测前期的20.89/10万下降到监测期的7.11/10万;急性乙肝病例构成从28.16%下降到22.80%,慢性乙肝病例构成从45.26%上升到72.80%,未分类病例从26.58%下降到4.40%。试点区县监测前期的急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全省的10.29/10万,监测期低于全省的9.76/10万。结论陕西省急性乙肝监测项目有效提高了乙肝病例分类的准确性,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实际水平。

    2017年06期 v.23 638-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型肝炎监测的效果评价

    周天天;胡伟军;冀涛;李鹂;王锐泽;张少白;

    目的分析陕西省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型肝炎(乙肝)监测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提高乙肝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分析急性乙肝监测前期(2010-2012年)和监测期(2013-2015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乙肝病例分类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从监测前期的20.89/10万下降到监测期的7.11/10万;急性乙肝病例构成从28.16%下降到22.80%,慢性乙肝病例构成从45.26%上升到72.80%,未分类病例从26.58%下降到4.40%。试点区县监测前期的急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全省的10.29/10万,监测期低于全省的9.76/10万。结论陕西省急性乙肝监测项目有效提高了乙肝病例分类的准确性,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实际水平。

    2017年06期 v.23 638-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1 ]
  • 陕西省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型肝炎监测的效果评价

    周天天;胡伟军;冀涛;李鹂;王锐泽;张少白;

    目的分析陕西省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型肝炎(乙肝)监测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提高乙肝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分析急性乙肝监测前期(2010-2012年)和监测期(2013-2015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乙肝病例分类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6个试点区县急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从监测前期的20.89/10万下降到监测期的7.11/10万;急性乙肝病例构成从28.16%下降到22.80%,慢性乙肝病例构成从45.26%上升到72.80%,未分类病例从26.58%下降到4.40%。试点区县监测前期的急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全省的10.29/10万,监测期低于全省的9.76/10万。结论陕西省急性乙肝监测项目有效提高了乙肝病例分类的准确性,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实际水平。

    2017年06期 v.23 638-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高流行区育龄妇女血清学调查

    吴维学;曾雪霞;李俊;黄雅靖;潘婷婷;符江鹏;姜涛;

    目的了解2013年海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估乙肝疫苗(HepB)接种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南省3个乙肝高流行县(区、市),抽取15-49岁女性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抗HBsAg抗体(Anti-HBs)、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HBV e抗原(HBe Ag)、抗HBe Ag抗体(Anti-HBe)、HBV-DNA载量和HBV基因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育龄妇女的HBsAg、Anti-HBs、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8.88%(151/1 701)、55.50%(944/1 701)、15.23%(259/1 701);HBsAg阳性者中HBe Ag、Anti-HBe、HBV-DNA载量阳性率分别为32.45%(49/151)、65.56%(99/151)、47.68%(72/151);HBV-DNA载量阳性者中B、C、B+C基因型分别占25.00%(18/72)、72.22%(52/72)、2.78%(2/72)。育龄妇女的年龄别HBsAg阳性率在7.04%(40-49岁)-10.65%(20-29岁)之间(χ~2=5.27,Р<0.05);有、无、不详HepB免疫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6.43%、12.09%、8.65%(χ~2=9.77,Р=0.008);职业别人群HBsAg阳性率在2.53%(学生)-15.04%(公共场所人员)之间(χ~2=11.60,Р=0.007)。结论海南省2013年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的HB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以C基因型为主;需继续加强HepB预防接种工作,落实HBV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

    2017年06期 v.23 64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1 ]
  • 海南省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高流行区育龄妇女血清学调查

    吴维学;曾雪霞;李俊;黄雅靖;潘婷婷;符江鹏;姜涛;

    目的了解2013年海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估乙肝疫苗(HepB)接种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南省3个乙肝高流行县(区、市),抽取15-49岁女性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抗HBsAg抗体(Anti-HBs)、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HBV e抗原(HBe Ag)、抗HBe Ag抗体(Anti-HBe)、HBV-DNA载量和HBV基因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育龄妇女的HBsAg、Anti-HBs、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8.88%(151/1 701)、55.50%(944/1 701)、15.23%(259/1 701);HBsAg阳性者中HBe Ag、Anti-HBe、HBV-DNA载量阳性率分别为32.45%(49/151)、65.56%(99/151)、47.68%(72/151);HBV-DNA载量阳性者中B、C、B+C基因型分别占25.00%(18/72)、72.22%(52/72)、2.78%(2/72)。育龄妇女的年龄别HBsAg阳性率在7.04%(40-49岁)-10.65%(20-29岁)之间(χ~2=5.27,Р<0.05);有、无、不详HepB免疫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6.43%、12.09%、8.65%(χ~2=9.77,Р=0.008);职业别人群HBsAg阳性率在2.53%(学生)-15.04%(公共场所人员)之间(χ~2=11.60,Р=0.007)。结论海南省2013年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的HB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以C基因型为主;需继续加强HepB预防接种工作,落实HBV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

    2017年06期 v.23 64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1 ]
  • 海南省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高流行区育龄妇女血清学调查

    吴维学;曾雪霞;李俊;黄雅靖;潘婷婷;符江鹏;姜涛;

    目的了解2013年海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估乙肝疫苗(HepB)接种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南省3个乙肝高流行县(区、市),抽取15-49岁女性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抗HBsAg抗体(Anti-HBs)、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HBV e抗原(HBe Ag)、抗HBe Ag抗体(Anti-HBe)、HBV-DNA载量和HBV基因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育龄妇女的HBsAg、Anti-HBs、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8.88%(151/1 701)、55.50%(944/1 701)、15.23%(259/1 701);HBsAg阳性者中HBe Ag、Anti-HBe、HBV-DNA载量阳性率分别为32.45%(49/151)、65.56%(99/151)、47.68%(72/151);HBV-DNA载量阳性者中B、C、B+C基因型分别占25.00%(18/72)、72.22%(52/72)、2.78%(2/72)。育龄妇女的年龄别HBsAg阳性率在7.04%(40-49岁)-10.65%(20-29岁)之间(χ~2=5.27,Р<0.05);有、无、不详HepB免疫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6.43%、12.09%、8.65%(χ~2=9.77,Р=0.008);职业别人群HBsAg阳性率在2.53%(学生)-15.04%(公共场所人员)之间(χ~2=11.60,Р=0.007)。结论海南省2013年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的HB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以C基因型为主;需继续加强HepB预防接种工作,落实HBV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

    2017年06期 v.23 64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 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许盛楠;许琳;康文玉;赵智娴;胡筱莛;李琼芬;

    目的分析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7-2016年累计报告16 721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2/10万。在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01∶1;15-54岁占79.25%;农民占67.18%;居前三位的地区为昭通(14.13%)、昆明(13.52%)和红河(11.14%)。年均发病率>6.0/10万的地区为西双版纳;3.1/10万-5.9/10万的地区为昆明、保山、红河、昭通、丽江、文山;<3.0/10万的地区为曲靖、怒江、迪庆、玉溪、普洱、临沧、楚雄、大理和德宏。结论云南省2007-2016年急性乙肝发病率以男性、农民、15-54岁人群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2017年06期 v.23 647-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19 ] |[阅读次数:2 ]
  • 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许盛楠;许琳;康文玉;赵智娴;胡筱莛;李琼芬;

    目的分析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7-2016年累计报告16 721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2/10万。在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01∶1;15-54岁占79.25%;农民占67.18%;居前三位的地区为昭通(14.13%)、昆明(13.52%)和红河(11.14%)。年均发病率>6.0/10万的地区为西双版纳;3.1/10万-5.9/10万的地区为昆明、保山、红河、昭通、丽江、文山;<3.0/10万的地区为曲靖、怒江、迪庆、玉溪、普洱、临沧、楚雄、大理和德宏。结论云南省2007-2016年急性乙肝发病率以男性、农民、15-54岁人群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2017年06期 v.23 647-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19 ] |[阅读次数:1 ]
  • 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许盛楠;许琳;康文玉;赵智娴;胡筱莛;李琼芬;

    目的分析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7-2016年累计报告16 721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2/10万。在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01∶1;15-54岁占79.25%;农民占67.18%;居前三位的地区为昭通(14.13%)、昆明(13.52%)和红河(11.14%)。年均发病率>6.0/10万的地区为西双版纳;3.1/10万-5.9/10万的地区为昆明、保山、红河、昭通、丽江、文山;<3.0/10万的地区为曲靖、怒江、迪庆、玉溪、普洱、临沧、楚雄、大理和德宏。结论云南省2007-2016年急性乙肝发病率以男性、农民、15-54岁人群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2017年06期 v.23 647-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19 ] |[阅读次数:1 ]
  • 安徽省宿州市2013-2016年婴儿卡介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丽君;王莉;罗静;陈贺;代姝;

    目的分析宿州市2013-2016年婴儿卡介苗(BCG)接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宿州市5个县区抽取<1岁且接种BCG后12周以上的健康婴儿,调查接种后的卡痕率、卡痕均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605名调查婴儿的卡痕率为92.71%,卡痕均径(中位数)为4 mm,PPD试验阳性率为8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夏秋季节接种BCG的婴儿比冬春季节接种的婴儿PPD试验阳性率高(OR=0.76,95%CI:0.60-0.95);卡痕均径≥3 mm比<3 mm的婴儿PPD试验阳性率高(OR=1.72,95%CI:1.61-1.84)。结论宿州市BCG总体接种质量较好,卡痕均径、接种季节是影响BCG接种效果的因素。

    2017年06期 v.23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1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宿州市2013-2016年婴儿卡介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丽君;王莉;罗静;陈贺;代姝;

    目的分析宿州市2013-2016年婴儿卡介苗(BCG)接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宿州市5个县区抽取<1岁且接种BCG后12周以上的健康婴儿,调查接种后的卡痕率、卡痕均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605名调查婴儿的卡痕率为92.71%,卡痕均径(中位数)为4 mm,PPD试验阳性率为8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夏秋季节接种BCG的婴儿比冬春季节接种的婴儿PPD试验阳性率高(OR=0.76,95%CI:0.60-0.95);卡痕均径≥3 mm比<3 mm的婴儿PPD试验阳性率高(OR=1.72,95%CI:1.61-1.84)。结论宿州市BCG总体接种质量较好,卡痕均径、接种季节是影响BCG接种效果的因素。

    2017年06期 v.23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1 ] |[阅读次数:2 ]
  • 安徽省宿州市2013-2016年婴儿卡介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丽君;王莉;罗静;陈贺;代姝;

    目的分析宿州市2013-2016年婴儿卡介苗(BCG)接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宿州市5个县区抽取<1岁且接种BCG后12周以上的健康婴儿,调查接种后的卡痕率、卡痕均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605名调查婴儿的卡痕率为92.71%,卡痕均径(中位数)为4 mm,PPD试验阳性率为8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夏秋季节接种BCG的婴儿比冬春季节接种的婴儿PPD试验阳性率高(OR=0.76,95%CI:0.60-0.95);卡痕均径≥3 mm比<3 mm的婴儿PPD试验阳性率高(OR=1.72,95%CI:1.61-1.84)。结论宿州市BCG总体接种质量较好,卡痕均径、接种季节是影响BCG接种效果的因素。

    2017年06期 v.23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

    钱颖;张倩;吴娟;

    目的探寻扬州市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1983-2016年广陵区人群麻疹发病率、出生队列麻疹发病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广陵区1983-2016年共报告麻疹422例,年均发病率为3.40/10万,各年发病率在0.00/10万(1985年)-22.80/10万(2005年)之间(趋势x2=51.96,P=0.00)。观察出生队列满40岁的麻疹发病密度从1941-1945年出生人群的0.48/10万人年上升到1971-1975年的8.52/10万人年(趋势x2=84.81,P=0.00)。年龄别麻疹年均发病率从0-4岁的16.99/10万下降到≥55岁的0.05/10万(趋势x2=309.74,P=0.00);0-9岁、15-49岁两个高发年龄段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98/10万-16.99/10万、1.83/10万-4.54/10万。2005-2016年男女发病率比值为0.99,并从0-7月龄的2.09下降到10-19岁的0.39、≥50岁的0.32(r=-0.80,t=3.25,P<0.05)。结论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发病呈周期波动趋势,以低龄儿童、育龄期人群(特别是女性)发病率高。建议给育龄期人群增加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

    2017年06期 v.23 657-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

    钱颖;张倩;吴娟;

    目的探寻扬州市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1983-2016年广陵区人群麻疹发病率、出生队列麻疹发病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广陵区1983-2016年共报告麻疹422例,年均发病率为3.40/10万,各年发病率在0.00/10万(1985年)-22.80/10万(2005年)之间(趋势x2=51.96,P=0.00)。观察出生队列满40岁的麻疹发病密度从1941-1945年出生人群的0.48/10万人年上升到1971-1975年的8.52/10万人年(趋势x2=84.81,P=0.00)。年龄别麻疹年均发病率从0-4岁的16.99/10万下降到≥55岁的0.05/10万(趋势x2=309.74,P=0.00);0-9岁、15-49岁两个高发年龄段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98/10万-16.99/10万、1.83/10万-4.54/10万。2005-2016年男女发病率比值为0.99,并从0-7月龄的2.09下降到10-19岁的0.39、≥50岁的0.32(r=-0.80,t=3.25,P<0.05)。结论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发病呈周期波动趋势,以低龄儿童、育龄期人群(特别是女性)发病率高。建议给育龄期人群增加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

    2017年06期 v.23 657-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

    钱颖;张倩;吴娟;

    目的探寻扬州市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1983-2016年广陵区人群麻疹发病率、出生队列麻疹发病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广陵区1983-2016年共报告麻疹422例,年均发病率为3.40/10万,各年发病率在0.00/10万(1985年)-22.80/10万(2005年)之间(趋势x2=51.96,P=0.00)。观察出生队列满40岁的麻疹发病密度从1941-1945年出生人群的0.48/10万人年上升到1971-1975年的8.52/10万人年(趋势x2=84.81,P=0.00)。年龄别麻疹年均发病率从0-4岁的16.99/10万下降到≥55岁的0.05/10万(趋势x2=309.74,P=0.00);0-9岁、15-49岁两个高发年龄段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98/10万-16.99/10万、1.83/10万-4.54/10万。2005-2016年男女发病率比值为0.99,并从0-7月龄的2.09下降到10-19岁的0.39、≥50岁的0.32(r=-0.80,t=3.25,P<0.05)。结论广陵区1983-2016年麻疹发病呈周期波动趋势,以低龄儿童、育龄期人群(特别是女性)发病率高。建议给育龄期人群增加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

    2017年06期 v.23 657-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麻疹疫情高发的流行因素分析

    王洁;于晓卿;郭威;段圣平;杨晓;高志坚;

    目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高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州市2016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563例,发病率为9.79/10万。报告10起麻疹暴发疫情,其中8起为家庭内传播。在全部病例中,1-4月份发生占90.41%;≤6岁、≥23岁人群分别占49.02%、44.58%。在8月龄-6岁病例中,57.06%(101/177)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其中生病延误接种占55.45%(56/101);44.94%(253/563)在发病前7-21天有医疗机构暴露史;64.30%(362/563)为异地就诊报告。结论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MCV是2016年儿童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暴露和易感者积累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因素。

    2017年06期 v.23 66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麻疹疫情高发的流行因素分析

    王洁;于晓卿;郭威;段圣平;杨晓;高志坚;

    目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高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州市2016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563例,发病率为9.79/10万。报告10起麻疹暴发疫情,其中8起为家庭内传播。在全部病例中,1-4月份发生占90.41%;≤6岁、≥23岁人群分别占49.02%、44.58%。在8月龄-6岁病例中,57.06%(101/177)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其中生病延误接种占55.45%(56/101);44.94%(253/563)在发病前7-21天有医疗机构暴露史;64.30%(362/563)为异地就诊报告。结论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MCV是2016年儿童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暴露和易感者积累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因素。

    2017年06期 v.23 66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麻疹疫情高发的流行因素分析

    王洁;于晓卿;郭威;段圣平;杨晓;高志坚;

    目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2016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高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州市2016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563例,发病率为9.79/10万。报告10起麻疹暴发疫情,其中8起为家庭内传播。在全部病例中,1-4月份发生占90.41%;≤6岁、≥23岁人群分别占49.02%、44.58%。在8月龄-6岁病例中,57.06%(101/177)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其中生病延误接种占55.45%(56/101);44.94%(253/563)在发病前7-21天有医疗机构暴露史;64.30%(362/563)为异地就诊报告。结论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MCV是2016年儿童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暴露和易感者积累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因素。

    2017年06期 v.23 66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 优生体检夫妇接种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萌;张颖;王青;苏琪茹;高志刚;刘洋;丁亚兴;段华安;马超;王华庆;郝利新;

    目的调查孕前优生体检夫妇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MRCV)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健康信念模型理论自行设计问卷,采用现场自填问卷方法调查妇幼保健院孕前优生体检夫妇的麻疹、风疹知识知晓率,以及接种MRCV的意愿率和影响因素。结果在790名孕前优生体检夫妇中,愿意接种MRCV者664名(84.05%)。3个月内有怀孕计划(OR=0.38,95%CI:0.22-0.63)、疾病严重感认知(OR=2.14,95%CI:1.38-3.31)、意愿改变益处感认知(OR=1.81,95%CI:1.11-2.95)对接种意愿有影响。在愿意接种疫苗的664人中,458人(68.98%)希望疫苗接种前查验抗体,497人(74.85%)知道接种疫苗后需避孕3个月后仍会接种,508人(76.51%)表示接种疫苗自费也会接种,322人(48.49%)希望在婚检健康咨询时告知疾病与接种疫苗知识。结论孕前优生体检夫妇MRCV接种意愿较高,加强宣传疾病危害、疫苗接种益处等信息有利于提高接种意愿。

    2017年06期 v.23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优生体检夫妇接种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萌;张颖;王青;苏琪茹;高志刚;刘洋;丁亚兴;段华安;马超;王华庆;郝利新;

    目的调查孕前优生体检夫妇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MRCV)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健康信念模型理论自行设计问卷,采用现场自填问卷方法调查妇幼保健院孕前优生体检夫妇的麻疹、风疹知识知晓率,以及接种MRCV的意愿率和影响因素。结果在790名孕前优生体检夫妇中,愿意接种MRCV者664名(84.05%)。3个月内有怀孕计划(OR=0.38,95%CI:0.22-0.63)、疾病严重感认知(OR=2.14,95%CI:1.38-3.31)、意愿改变益处感认知(OR=1.81,95%CI:1.11-2.95)对接种意愿有影响。在愿意接种疫苗的664人中,458人(68.98%)希望疫苗接种前查验抗体,497人(74.85%)知道接种疫苗后需避孕3个月后仍会接种,508人(76.51%)表示接种疫苗自费也会接种,322人(48.49%)希望在婚检健康咨询时告知疾病与接种疫苗知识。结论孕前优生体检夫妇MRCV接种意愿较高,加强宣传疾病危害、疫苗接种益处等信息有利于提高接种意愿。

    2017年06期 v.23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优生体检夫妇接种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萌;张颖;王青;苏琪茹;高志刚;刘洋;丁亚兴;段华安;马超;王华庆;郝利新;

    目的调查孕前优生体检夫妇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MRCV)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健康信念模型理论自行设计问卷,采用现场自填问卷方法调查妇幼保健院孕前优生体检夫妇的麻疹、风疹知识知晓率,以及接种MRCV的意愿率和影响因素。结果在790名孕前优生体检夫妇中,愿意接种MRCV者664名(84.05%)。3个月内有怀孕计划(OR=0.38,95%CI:0.22-0.63)、疾病严重感认知(OR=2.14,95%CI:1.38-3.31)、意愿改变益处感认知(OR=1.81,95%CI:1.11-2.95)对接种意愿有影响。在愿意接种疫苗的664人中,458人(68.98%)希望疫苗接种前查验抗体,497人(74.85%)知道接种疫苗后需避孕3个月后仍会接种,508人(76.51%)表示接种疫苗自费也会接种,322人(48.49%)希望在婚检健康咨询时告知疾病与接种疫苗知识。结论孕前优生体检夫妇MRCV接种意愿较高,加强宣传疾病危害、疫苗接种益处等信息有利于提高接种意愿。

    2017年06期 v.23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衢州市不同时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比较

    尹志英;龚晓英;王双青;方春福;来时明;焦仕林;方泉均;

    目的比较浙江省衢州市2004-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变化。方法将衢州市2004-2016年的流腮疫情分成扩大免疫规划(EPI)前期(2004-2006年)、EPI期(2007-2010年)及含流腮成分疫苗(Mu CV)强化免疫(SIA)期(2011-2016年),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三个时期流腮发病特征的变化。结果三个时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24/10万、41.01/10万和12.54/10万(趋势x2=2 290.23,P=0.00)。EPI前期和EPI期均有4-6月和11-12月两个发病高峰,而SIA期发病高峰不明显。三个时期学生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73.21%、67.59%和58.28%;男女性别发病比分别为1.55∶1、1.66∶1和1.44∶1;4-14岁组发病率分别为217.98/10万、213.42/10万和59.73/10万。三个时期出生队列流腮的高发年龄段分别为5岁组、3岁组和4岁组。EPI前期和EPI期共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起,23起发生在小学和22起发生在3-6月,SIA期无突发事件报告。结论衢州市引入Mu CV特别是2剂次接种使流腮发病率迅速下降;建议推行儿童2剂次Mu CV常规免疫程序。

    2017年06期 v.23 672-67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18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衢州市不同时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比较

    尹志英;龚晓英;王双青;方春福;来时明;焦仕林;方泉均;

    目的比较浙江省衢州市2004-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变化。方法将衢州市2004-2016年的流腮疫情分成扩大免疫规划(EPI)前期(2004-2006年)、EPI期(2007-2010年)及含流腮成分疫苗(Mu CV)强化免疫(SIA)期(2011-2016年),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三个时期流腮发病特征的变化。结果三个时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24/10万、41.01/10万和12.54/10万(趋势x2=2 290.23,P=0.00)。EPI前期和EPI期均有4-6月和11-12月两个发病高峰,而SIA期发病高峰不明显。三个时期学生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73.21%、67.59%和58.28%;男女性别发病比分别为1.55∶1、1.66∶1和1.44∶1;4-14岁组发病率分别为217.98/10万、213.42/10万和59.73/10万。三个时期出生队列流腮的高发年龄段分别为5岁组、3岁组和4岁组。EPI前期和EPI期共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起,23起发生在小学和22起发生在3-6月,SIA期无突发事件报告。结论衢州市引入Mu CV特别是2剂次接种使流腮发病率迅速下降;建议推行儿童2剂次Mu CV常规免疫程序。

    2017年06期 v.23 672-67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18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衢州市不同时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比较

    尹志英;龚晓英;王双青;方春福;来时明;焦仕林;方泉均;

    目的比较浙江省衢州市2004-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变化。方法将衢州市2004-2016年的流腮疫情分成扩大免疫规划(EPI)前期(2004-2006年)、EPI期(2007-2010年)及含流腮成分疫苗(Mu CV)强化免疫(SIA)期(2011-2016年),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三个时期流腮发病特征的变化。结果三个时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24/10万、41.01/10万和12.54/10万(趋势x2=2 290.23,P=0.00)。EPI前期和EPI期均有4-6月和11-12月两个发病高峰,而SIA期发病高峰不明显。三个时期学生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73.21%、67.59%和58.28%;男女性别发病比分别为1.55∶1、1.66∶1和1.44∶1;4-14岁组发病率分别为217.98/10万、213.42/10万和59.73/10万。三个时期出生队列流腮的高发年龄段分别为5岁组、3岁组和4岁组。EPI前期和EPI期共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起,23起发生在小学和22起发生在3-6月,SIA期无突发事件报告。结论衢州市引入Mu CV特别是2剂次接种使流腮发病率迅速下降;建议推行儿童2剂次Mu CV常规免疫程序。

    2017年06期 v.23 672-67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18 ] |[阅读次数:0 ]
  • 多学科专家论证基础疾病儿童预防接种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王凤双;肖雷;黄蓉;张松建;孙美平;

    目的制订患有基础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建议,并评估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组织临床儿科、流行病学、疫苗学等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形成基础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共识建议,观察符合接种建议的患儿接种疫苗后30天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制订了14种疾病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建议,用于北京市顺义区26家常规接种门诊。对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惊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先天性胆道闭锁、川崎病的25名儿童进行了147剂次的疫苗接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专家论证形成预防接种共识建议的方法可指导接种医生对患病儿童接种疫苗,提高接种率,确保接种安全。

    2017年06期 v.23 678-680+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317 ] |[阅读次数:0 ]
  • 多学科专家论证基础疾病儿童预防接种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王凤双;肖雷;黄蓉;张松建;孙美平;

    目的制订患有基础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建议,并评估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组织临床儿科、流行病学、疫苗学等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形成基础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共识建议,观察符合接种建议的患儿接种疫苗后30天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制订了14种疾病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建议,用于北京市顺义区26家常规接种门诊。对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惊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先天性胆道闭锁、川崎病的25名儿童进行了147剂次的疫苗接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专家论证形成预防接种共识建议的方法可指导接种医生对患病儿童接种疫苗,提高接种率,确保接种安全。

    2017年06期 v.23 678-680+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317 ] |[阅读次数:0 ]
  • 多学科专家论证基础疾病儿童预防接种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王凤双;肖雷;黄蓉;张松建;孙美平;

    目的制订患有基础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建议,并评估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组织临床儿科、流行病学、疫苗学等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形成基础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共识建议,观察符合接种建议的患儿接种疫苗后30天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制订了14种疾病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建议,用于北京市顺义区26家常规接种门诊。对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惊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先天性胆道闭锁、川崎病的25名儿童进行了147剂次的疫苗接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专家论证形成预防接种共识建议的方法可指导接种医生对患病儿童接种疫苗,提高接种率,确保接种安全。

    2017年06期 v.23 678-680+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317 ] |[阅读次数:0 ]
  • 时间序列分解法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预测的应用

    黄美林;刘世科;胡丹标;王帆;章群英;

    目的探讨适用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量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宁海县城关预防接种门诊2010-2014年各月常规免疫剂次数,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建立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Y)随时间(t)的回归方程,预测2015年各月接种剂次数。结果该门诊月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回归方程为Y=6 750.383 8-15.289 5 t,据此预测2015年该门诊各月接种剂次数与实际接种剂次数的相对误差在0.45%-25.44%之间。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2017年06期 v.23 68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95 ] |[阅读次数:2 ]
  • 时间序列分解法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预测的应用

    黄美林;刘世科;胡丹标;王帆;章群英;

    目的探讨适用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量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宁海县城关预防接种门诊2010-2014年各月常规免疫剂次数,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建立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Y)随时间(t)的回归方程,预测2015年各月接种剂次数。结果该门诊月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回归方程为Y=6 750.383 8-15.289 5 t,据此预测2015年该门诊各月接种剂次数与实际接种剂次数的相对误差在0.45%-25.44%之间。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2017年06期 v.23 68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95 ] |[阅读次数:2 ]
  • 时间序列分解法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预测的应用

    黄美林;刘世科;胡丹标;王帆;章群英;

    目的探讨适用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量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宁海县城关预防接种门诊2010-2014年各月常规免疫剂次数,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建立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Y)随时间(t)的回归方程,预测2015年各月接种剂次数。结果该门诊月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回归方程为Y=6 750.383 8-15.289 5 t,据此预测2015年该门诊各月接种剂次数与实际接种剂次数的相对误差在0.45%-25.44%之间。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2017年06期 v.23 68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95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

    栾琳;刘娜;朱杰;朱轶姮;张钧;徐娟;汤来红;

    目的评价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发和实施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系统实施期间托幼机构/小学的使用率、入学儿童录入率和免疫规划疫苗漏种比例等指标。结果 2016-2017学年全市91.42%(1 129/1 235)的托幼机构/小学使用系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入托入学儿童系统录入率为85.36%(225 103/263 701);2016年入托入学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漏种比例(0.53‰-14.55‰)均低于2014年(0.79‰-17.38‰)和2015年(0.66‰-15.70‰)(x2检验,P均<0.05)。结论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使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关口前移,减少了疫苗漏种。

    2017年06期 v.23 685-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

    栾琳;刘娜;朱杰;朱轶姮;张钧;徐娟;汤来红;

    目的评价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发和实施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系统实施期间托幼机构/小学的使用率、入学儿童录入率和免疫规划疫苗漏种比例等指标。结果 2016-2017学年全市91.42%(1 129/1 235)的托幼机构/小学使用系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入托入学儿童系统录入率为85.36%(225 103/263 701);2016年入托入学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漏种比例(0.53‰-14.55‰)均低于2014年(0.79‰-17.38‰)和2015年(0.66‰-15.70‰)(x2检验,P均<0.05)。结论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使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关口前移,减少了疫苗漏种。

    2017年06期 v.23 685-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

    栾琳;刘娜;朱杰;朱轶姮;张钧;徐娟;汤来红;

    目的评价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发和实施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系统实施期间托幼机构/小学的使用率、入学儿童录入率和免疫规划疫苗漏种比例等指标。结果 2016-2017学年全市91.42%(1 129/1 235)的托幼机构/小学使用系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入托入学儿童系统录入率为85.36%(225 103/263 701);2016年入托入学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漏种比例(0.53‰-14.55‰)均低于2014年(0.79‰-17.38‰)和2015年(0.66‰-15.70‰)(x2检验,P均<0.05)。结论苏州市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评价系统的实施使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关口前移,减少了疫苗漏种。

    2017年06期 v.23 685-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

    叶莉霞;方挺;马瑞;董红军;许国章;

    目的了解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市160家成人接种门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798名接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执业环境、工作本身、公众认可、职业风险和总体5个维度的满意度平均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成人接种门诊医生执业环境、工作本身、公众认可、职业风险、总体满意度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54±0.60分、2.99±0.68分、3.79±0.54分、2.64±0.84分、3.80±0.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成人/动物致伤门诊混合模式、全科医生门诊模式、工作年限长可降低总体满意度(β=-0.19,P=0.02;β=-0.23,P<0.01;β=-0.14,P=0.03)。结论成人接种门诊医生工作满意度一般,接种模式、工作年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因地制宜设置成人接种门诊的接种模式。

    2017年06期 v.23 689-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

    叶莉霞;方挺;马瑞;董红军;许国章;

    目的了解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市160家成人接种门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798名接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执业环境、工作本身、公众认可、职业风险和总体5个维度的满意度平均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成人接种门诊医生执业环境、工作本身、公众认可、职业风险、总体满意度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54±0.60分、2.99±0.68分、3.79±0.54分、2.64±0.84分、3.80±0.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成人/动物致伤门诊混合模式、全科医生门诊模式、工作年限长可降低总体满意度(β=-0.19,P=0.02;β=-0.23,P<0.01;β=-0.14,P=0.03)。结论成人接种门诊医生工作满意度一般,接种模式、工作年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因地制宜设置成人接种门诊的接种模式。

    2017年06期 v.23 689-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

    叶莉霞;方挺;马瑞;董红军;许国章;

    目的了解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市160家成人接种门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798名接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执业环境、工作本身、公众认可、职业风险和总体5个维度的满意度平均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成人接种门诊医生执业环境、工作本身、公众认可、职业风险、总体满意度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54±0.60分、2.99±0.68分、3.79±0.54分、2.64±0.84分、3.80±0.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成人/动物致伤门诊混合模式、全科医生门诊模式、工作年限长可降低总体满意度(β=-0.19,P=0.02;β=-0.23,P<0.01;β=-0.14,P=0.03)。结论成人接种门诊医生工作满意度一般,接种模式、工作年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因地制宜设置成人接种门诊的接种模式。

    2017年06期 v.23 689-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应用程序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涂正波;熊庆红;张志红;

    目的分析评价移动应用程序(APP)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按分层随机方法选择流动儿童的女性监护人169人和172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移动APP、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监护人的预防知识得分和儿童14剂次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分别比干预前提高24.50±6.78分和10.87±4.82(t=-21.41,P<0.05)。实验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第三剂次(HepB3)、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L)、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二剂次(MPV-A2)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的接种率高于对照组(χ~2=4.06,P<0.05;χ~2=6.46,P<0.05;χ~2=5.87,P<0.05;χ~2=6.63,P<0.05)。结论移动APP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和部分NIP疫苗的接种率。

    2017年06期 v.23 694-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61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应用程序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涂正波;熊庆红;张志红;

    目的分析评价移动应用程序(APP)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按分层随机方法选择流动儿童的女性监护人169人和172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移动APP、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监护人的预防知识得分和儿童14剂次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分别比干预前提高24.50±6.78分和10.87±4.82(t=-21.41,P<0.05)。实验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第三剂次(HepB3)、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L)、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二剂次(MPV-A2)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的接种率高于对照组(χ~2=4.06,P<0.05;χ~2=6.46,P<0.05;χ~2=5.87,P<0.05;χ~2=6.63,P<0.05)。结论移动APP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和部分NIP疫苗的接种率。

    2017年06期 v.23 694-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61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应用程序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涂正波;熊庆红;张志红;

    目的分析评价移动应用程序(APP)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按分层随机方法选择流动儿童的女性监护人169人和172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移动APP、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监护人的预防知识得分和儿童14剂次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分别比干预前提高24.50±6.78分和10.87±4.82(t=-21.41,P<0.05)。实验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第三剂次(HepB3)、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L)、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二剂次(MPV-A2)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的接种率高于对照组(χ~2=4.06,P<0.05;χ~2=6.46,P<0.05;χ~2=5.87,P<0.05;χ~2=6.63,P<0.05)。结论移动APP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和部分NIP疫苗的接种率。

    2017年06期 v.23 694-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6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Meta分析

    刘安平;孙婷婷;

    目的分析中国适龄儿童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 V)接种率。方法使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发表的Var V接种率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质量评分≥5分的文献提取数据纳入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纳入研究,中国儿童Var V合并接种率为61.1%(95%CI:55.7%-66.5%);东部、中西部地区分别为97.3%、40.8%;随机、非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为66.7%、54.8%;本地、流动儿童分别为70.1%、61.5%;城区、农村儿童分别为72.7%、59.3%。结论中国适龄儿童Var V接种率偏低,不同地区、不同抽样方法间接种率有一定差异。

    2017年06期 v.23 698-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引用频次:52 ] |[下载次数:87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Meta分析

    刘安平;孙婷婷;

    目的分析中国适龄儿童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 V)接种率。方法使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发表的Var V接种率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质量评分≥5分的文献提取数据纳入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纳入研究,中国儿童Var V合并接种率为61.1%(95%CI:55.7%-66.5%);东部、中西部地区分别为97.3%、40.8%;随机、非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为66.7%、54.8%;本地、流动儿童分别为70.1%、61.5%;城区、农村儿童分别为72.7%、59.3%。结论中国适龄儿童Var V接种率偏低,不同地区、不同抽样方法间接种率有一定差异。

    2017年06期 v.23 698-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引用频次:52 ] |[下载次数:877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Meta分析

    刘安平;孙婷婷;

    目的分析中国适龄儿童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 V)接种率。方法使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发表的Var V接种率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质量评分≥5分的文献提取数据纳入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纳入研究,中国儿童Var V合并接种率为61.1%(95%CI:55.7%-66.5%);东部、中西部地区分别为97.3%、40.8%;随机、非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为66.7%、54.8%;本地、流动儿童分别为70.1%、61.5%;城区、农村儿童分别为72.7%、59.3%。结论中国适龄儿童Var V接种率偏低,不同地区、不同抽样方法间接种率有一定差异。

    2017年06期 v.23 698-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引用频次:52 ] |[下载次数:877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肠道菌群对疫苗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江文文;孙明波;

    机体与肠道菌群间的共生关系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包括对免疫系统发育、增强上皮屏障和营养的吸收功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这些发现表明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最终可能影响疫苗的有效性。虽然目前关于表明肠道菌群改变疫苗有效性的证据比较少,但是进一步了解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佐剂及疫苗,从而用于疾病预防与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肠道菌群和益生菌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行概述,以期为疫苗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2017年06期 v.23 705-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71 ] |[阅读次数:0 ]
  • 肠道菌群对疫苗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江文文;孙明波;

    机体与肠道菌群间的共生关系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包括对免疫系统发育、增强上皮屏障和营养的吸收功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这些发现表明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最终可能影响疫苗的有效性。虽然目前关于表明肠道菌群改变疫苗有效性的证据比较少,但是进一步了解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佐剂及疫苗,从而用于疾病预防与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肠道菌群和益生菌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行概述,以期为疫苗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2017年06期 v.23 705-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71 ] |[阅读次数:0 ]
  • 肠道菌群对疫苗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江文文;孙明波;

    机体与肠道菌群间的共生关系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包括对免疫系统发育、增强上皮屏障和营养的吸收功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这些发现表明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最终可能影响疫苗的有效性。虽然目前关于表明肠道菌群改变疫苗有效性的证据比较少,但是进一步了解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佐剂及疫苗,从而用于疾病预防与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肠道菌群和益生菌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行概述,以期为疫苗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2017年06期 v.23 705-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7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白喉的预防控制效果与免疫策略综述

    何思然;丁峥嵘;

    白喉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曾严重威胁人群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将百白破联合疫苗纳入各国免疫规划后,全球发病率显著下降。2007年至今中国无白喉报告病例;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在非洲、亚洲和东欧国家仍然流行,并且主要感染成年人。本文对中国白喉预防控制效果与免疫策略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白喉疫情监测、调查处置的能力建设和储备的必要性。

    2017年06期 v.23 71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50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白喉的预防控制效果与免疫策略综述

    何思然;丁峥嵘;

    白喉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曾严重威胁人群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将百白破联合疫苗纳入各国免疫规划后,全球发病率显著下降。2007年至今中国无白喉报告病例;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在非洲、亚洲和东欧国家仍然流行,并且主要感染成年人。本文对中国白喉预防控制效果与免疫策略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白喉疫情监测、调查处置的能力建设和储备的必要性。

    2017年06期 v.23 71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50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白喉的预防控制效果与免疫策略综述

    何思然;丁峥嵘;

    白喉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曾严重威胁人群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将百白破联合疫苗纳入各国免疫规划后,全球发病率显著下降。2007年至今中国无白喉报告病例;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在非洲、亚洲和东欧国家仍然流行,并且主要感染成年人。本文对中国白喉预防控制效果与免疫策略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白喉疫情监测、调查处置的能力建设和储备的必要性。

    2017年06期 v.23 71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500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 贵州省一起家庭聚集性百日咳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吴升伟;刘淳婷;张德著;

    <正>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20世纪40年代全球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百日咳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1])。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疾病监测发现,长期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接种所带来的百日咳低发病率形势出现逆转,表现为发达国家百日咳发病率复升和发展中国家屡出现百

    2017年06期 v.23 716-717+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一起家庭聚集性百日咳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吴升伟;刘淳婷;张德著;

    <正>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20世纪40年代全球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百日咳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1])。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疾病监测发现,长期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接种所带来的百日咳低发病率形势出现逆转,表现为发达国家百日咳发病率复升和发展中国家屡出现百

    2017年06期 v.23 716-717+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一起家庭聚集性百日咳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吴升伟;刘淳婷;张德著;

    <正>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20世纪40年代全球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百日咳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1])。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疾病监测发现,长期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接种所带来的百日咳低发病率形势出现逆转,表现为发达国家百日咳发病率复升和发展中国家屡出现百

    2017年06期 v.23 716-717+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1例

    李兰馨;邵建超;颜新秀;刘虹宏;

    <正>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在适龄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和风疹病毒的免疫力。2016年12月某男童在沙坪坝区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R后出现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入院治疗,被确诊为川崎病。沙坪坝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有关专

    2017年06期 v.23 718-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1例

    李兰馨;邵建超;颜新秀;刘虹宏;

    <正>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在适龄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和风疹病毒的免疫力。2016年12月某男童在沙坪坝区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R后出现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入院治疗,被确诊为川崎病。沙坪坝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有关专

    2017年06期 v.23 718-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1例

    李兰馨;邵建超;颜新秀;刘虹宏;

    <正>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在适龄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和风疹病毒的免疫力。2016年12月某男童在沙坪坝区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R后出现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入院治疗,被确诊为川崎病。沙坪坝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有关专

    2017年06期 v.23 718-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合订本

    <正>《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为方便读者保存、查阅2016年各期《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特订做了2016年合订本(精装),每册80元(含邮费)。欲购者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通过银行或邮局汇款,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永定门分理处;帐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帐号:0200001509089200838。务请注明"订《中国疫苗

    2017年06期 v.23 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合订本

    <正>《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为方便读者保存、查阅2016年各期《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特订做了2016年合订本(精装),每册80元(含邮费)。欲购者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通过银行或邮局汇款,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永定门分理处;帐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帐号:0200001509089200838。务请注明"订《中国疫苗

    2017年06期 v.23 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合订本

    <正>《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为方便读者保存、查阅2016年各期《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特订做了2016年合订本(精装),每册80元(含邮费)。欲购者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通过银行或邮局汇款,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永定门分理处;帐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帐号:0200001509089200838。务请注明"订《中国疫苗

    2017年06期 v.23 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正>为提高《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办刊水平,缩短稿件审核周期,编辑部建立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网站(ymmy.chinacdc.cn),已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用。欢迎作者及审稿专家通过《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稿件处理系统进行投稿及审稿。使用过程中如遇系统问题及不便,可以随时致电编辑部工作人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联系人:田跃、宋祎凡。电话:010-83159534.E-mail:ymmy5517@163.com.

    2017年06期 v.23 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正>为提高《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办刊水平,缩短稿件审核周期,编辑部建立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网站(ymmy.chinacdc.cn),已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用。欢迎作者及审稿专家通过《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稿件处理系统进行投稿及审稿。使用过程中如遇系统问题及不便,可以随时致电编辑部工作人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联系人:田跃、宋祎凡。电话:010-83159534.E-mail:ymmy5517@163.com.

    2017年06期 v.23 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正>为提高《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办刊水平,缩短稿件审核周期,编辑部建立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网站(ymmy.chinacdc.cn),已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用。欢迎作者及审稿专家通过《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稿件处理系统进行投稿及审稿。使用过程中如遇系统问题及不便,可以随时致电编辑部工作人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联系人:田跃、宋祎凡。电话:010-83159534.E-mail:ymmy5517@163.com.

    2017年06期 v.23 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