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 预防为主服务健康,百年筑就免疫长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免疫规划工作和成就回顾

    马超;安志杰;王富珍;李艺星;李克莉;余文周;张国民;郝利新;刘燕敏;温宁;曹雷;郑徽;王华庆;尹遵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疫苗接种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有效控制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并接近消除麻疹,其他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党领导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生产和接种实施,用时5个月即投入紧急使用,截至2021年11月12日全国已接种23.72亿剂次。回顾党领导中国预防接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并践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更好地通过接种疫苗守卫人民健康,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而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1年06期 v.27 609-614+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1083 ] |[阅读次数:4 ]

论著

  • 糖尿病患者接种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李夫国;武芳;杜萍;孟凡军;杨文文;张义成;李刚;张宏;孙喜望;胡潇;颜丙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接种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枣庄市3个社区选择10-69岁、无HepB接种史、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均阴性的糖尿病患者,按照0-1-6月免疫程序接种20μg重组CHO HepB,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sAb,观察每剂次接种后0-28d不良反应,分析HBsAb阳转率、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2名受试者,HepB全程接种后HBsAb阳转率为88.21%,GMC为585.73mIU/mL;<30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受试者HBsAb阳转率分别为84.09%、90.70%、87.50%和89.41%(χ~2=1.11,P=0.774),GMC分别为552.33、504.43、574.51和656.45mIU/mL(F=0.23,P=0.876)。接种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9%(68/636),均为一般反应。结论糖尿病患者接种重组CHO HepB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2021年06期 v.27 615-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0 ] |[阅读次数:3 ]
  • 江西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不同年限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率和体液免疫记忆研究

    伍凤云;赵红平;吴招兰;郭世成;何旺瑞;郑敏;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不同免疫年限人群血清流行率和体液免疫记忆。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在江西省5个县区抽取HepB免疫后5-6年、10-11年、15-16年、20-21年人群,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血清流行率;对其中部分人群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上清HBsAb浓度,比较HBsAg疫苗抗原刺激组(试验组)较空白对照组的HBsAb浓度平均增加倍数。结果在HepB免疫后5-6年、10-11年、15-16年、20-21年的263名、256名、253名、92名研究对象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8%、1.17%、1.98%、5.43%、(χ~2=11.46,P=0.009),HBsAb阳性率分别为56.65%、35.94%、34.78%、70.65%(χ~2=57.80,P=0.000)。在相应免疫年限的48名、45名、53名、40名研究对象中,试验组较对照组的PBL上清HBsAb浓度平均增加倍数分别为34.83倍、21.90倍、12.30倍、8.81倍(F=7.14,P=0.001),且在HBsAb阴性和HBsAb阳性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人群HepB免疫后≥5年HBsAb阳性率不高,HBsA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在一定免疫年限内存在体液免疫记忆。

    2021年06期 v.27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3 ]
  • 2020年郑州市0-79岁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率调查

    张书彦;李锋;李秀婷;单留杰;王衡;马丽平;王小丽;刘晟;

    目的了解郑州市2020年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率。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郑州市5个县区选择0-79岁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血清流行率。结果调查对象HBsAg、HBsAb总阳性率分别为0.61%(10/1 650)、69.70%(1 150/1 650)。0-6岁、7-19岁、20-39岁、40-59岁、60-79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0%、0.33%、0.67%、0.66%、3.40%;HBsAb阳性率分别为82.83%、46.73%、80.67%、64.69%、52.38%。末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3年、3-5年、6-8年、≥9年调查对象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0%、0.00%、0.00%、1.28%,HBsAb阳性率分别为93.58%、65.92%、60.47%、52.56%。结论郑州市2020年健康人群特别是小年龄儿童HBsAg携带率显著下降,HBsAb随乙肝疫苗接种后时间推移而衰减;建议探讨青少年和成人乙肝免疫策略。

    2021年06期 v.27 623-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58 ] |[阅读次数:3 ]
  • 杭州市西湖区2019-2020年入托入园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率调查

    徐娜妮;周筱丛;胡小炜;郑琳;范从娟;温晓群;

    目的了解杭州市西湖区入托入园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接种率和乙肝血清流行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西湖区选取2019-2020年入托入园儿童,收集HepB接种信息,采集血清标本,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分析HepB接种率和乙肝血清流行率。结果共纳入3 817名调查对象,HepB全程接种率、出生24h内首剂接种率分别为99.69%(95%CI:99.51%-99.86%)、95.31%(95%CI:94.64%-95.98%);HBsAg阳性率为0.39%(95%CI:0.19%-0.58%);HBsAb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92.17%(95%CI:91.31%-93.02%)、97.90(95%CI:92.41-103.73)mIU/mL。结论西湖区2019-2020年入托入园儿童HepB接种率高而HBsAg携带率低,且仍具有良好的乙肝免疫力。

    2021年06期 v.27 627-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55 ] |[阅读次数:3 ]
  • 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比较

    周天天;白甲怡;王锐泽;张孟利;胡伟军;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一致率。方法收集陕西省2个县2018年乙肝研究项目2-61岁人群剩余血清,采用ECLIA和ELISA检测HBsAb,分析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率。结果共检测668例研究对象血清标本,ECLIA和ELISA检测HBsAb均阳性496例、均阴性127例,一致率为93.26%(Kappa=0.807);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9.64%(532例)、75.60%(505例)(χ~2=440.94,P=0.000)。ECLIA检测HBsAb浓度为2-49IU/L、<2IU/L或≥100IU/L时,ELISA与ECLIA的结果一致率分别为83.33%、≥97.87%。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30-45d、1-3年、4-6年、7-10年、>10年的标本中,两种检测的结果一致率分别为98.60%、85.71%、85.19%、93.65%、91.80%。结论 ECLIA和ELISA检测血清HBsAb的结果相似,ECLIA检测敏感性高于ELISA。

    2021年06期 v.27 631-63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94 ] |[阅读次数:4 ]
  • 河南省2010-2020年报告乙型肝炎的空间聚集性

    陈艳萍;豆巧华;王文慧;郭永豪;丰达星;郭万申;

    目的分析河南省乙型肝炎(乙肝)报告发病率的空间聚集性。方法从全国传染病报告系统获取河南省2010-202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利用GeoDa软件和SaTScan软件分析县区级聚集性区域。结果河南省乙肝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144.88/10万下降到2020年的52.45/10万(趋势χ~2=333.11,P<0.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各年Moran’s I值在0.195-0.530之间;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现47个高-高聚集区域;SaTScan空间扫描发现3个空间聚集区域,其中最大聚集区域为郑州市西北部24个县区(LLR=17 930.83,RR=1.75,P<0.001);SaTScan时空扫描发现1个时空聚集区域,发生在2010-2012年郑州市周围县区。结论河南省2010-202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应重点加强河南省北部和东部部分县区乙肝防控。

    2021年06期 v.27 634-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85 ] |[阅读次数:4 ]
  • 2021年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百日咳IgG抗体水平调查

    李文豪;彭远舟;黄静;谢旭;黄芳;程锦泉;张艳炜;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百日咳IgG抗体水平。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3个区妇幼保健院选取已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4-6岁学龄前儿童,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百日咳毒素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调查对象百日咳IgG抗体总阳性率和GMC分别为20.27%(60/296)、9.04U/mL。4岁、5岁、6岁儿童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0%、17.54%、25.37%(χ~2=1.61,P=0.447);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全程、未全程接种儿童分别为21.35%、0.00%(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7),及时、未及时接种儿童分别为21.46%、20.97%(χ~2=0.01,P=0.990);末剂接种后<24月、24-35月、36-47月和≥48月儿童分别为30.77%、23.17%、20.49%、18.75%(趋势χ~2=-0.79,P=0.429)。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百日咳IgG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儿童在及时完成百日咳常规接种后在入学前进行加强免疫。

    2021年06期 v.27 639-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82 ] |[阅读次数:7 ]
  • ≥60岁老年人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宿主因素对血清抗体阳转率的影响

    李萍萍;叶莉霞;吴锋;吴一峰;

    目的分析季节性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 InfV)在老年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宿主因素对血清抗体阳转的影响。方法在宁波市江北区招募2020/2021年度流感流行季节接种InfV的≥60岁老年人,采用微量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试验测定免疫前和免疫后30d各亚型流感病毒血清HI抗体滴度,分析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以及宿主因素对抗体阳转的影响。结果共招募290名受试者,InfV免疫后A(HINI)型、A(H3N2)型、Bv型流感病毒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8.62%、68.28%、71.38%,免疫后GMT分别是免疫前的9.26倍、6.19倍、10.09倍。多因素分析显示,≥80岁、近3年内有InfV史的受试者A(H3N2)型、Bv型抗体阳转率低[OR(95%CI):0.13(0.03-0.58)、0.29(0.13-0.62);0.26(0.07-0.91)、0.37(0.18-0.77)];免疫前同型抗体阳性的受试者A(HINI)型和A(H3N2)型抗体阳转率低[OR(95%CI):0.09(0.01-0.65)、0.17(0.09-0.32)];免疫前A(H1N1)型抗体阳性的受试者A(H3N2)型抗体阳转率高[OR(95%CI):2.65(1.06-6.67)]。结论 InfV在≥60岁老年人中的免疫原性良好;InfV免疫后抗体阳转受年龄、既往免疫史和免疫前抗体水平的影响,不同流感病毒亚型之间存在交叉免疫。

    2021年06期 v.27 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87 ] |[阅读次数:5 ]
  • 一种国产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3月龄、6-23月龄和2-6岁儿童中安全性的Ⅲ期临床试验

    谢志强;黄海涛;张伟;苟锦博;黄丽莉;王雪;王彦霞;杨宗芳;杨永利;万靖萱;由汪洋;许丽锋;朱涛;夏胜利;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YW135)应用于适龄儿童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非劣Ⅲ期临床试验,在河南省两个地区招募3月龄、6-23月龄A组、6-23月龄B组和2-6岁儿童,分别采用0-1-2月、0-1月、0-3月和1剂次免疫程序接种MPCV-ACYW135(试验疫苗)或已上市使用的其他脑膜炎球菌疫苗(对照疫苗),观察每剂次免疫后0-30d不良反应和6个月内严重不良事件,比较试验疫苗与对照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受试者接种试验疫苗、对照疫苗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596/2 771)、27.5%(628/2 285)(χ~2=24.37,P<0.001);其中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6%(488/2 771)、23.7%(541/2 285)(χ~2=28.42,P<0.001);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128/2 771)、6.1%(139/2 285)(χ~2=5.37,P=0.021)。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53/2 771)、1.8%(41/2 285)(χ~2=0.10,P=0.757),均与接种疫苗无关联性。结论本研究MPV-ACYW135在适龄儿童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非劣于已上市的其他脑膜炎球菌疫苗。

    2021年06期 v.27 648-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66 ] |[阅读次数:4 ]
  • 宁波市2018-2020年适龄儿童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单独和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比较

    王建美;叶莉霞;梅秋红;杨天池;马瑞;

    目的比较适龄儿童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单独接种和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宁波市2018-2020年适龄儿童接种DTaP-Hib后的不良反应个案,比较单独和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宁波市2018-2020年适龄儿童接种DTaP-Hib后不良反应总报告发生率为2.76‰(269例)。DTaP-Hib单独接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12‰(204例)、1.35‰(65例)[范围:0.57‰(11例)-10.42‰(1例)];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4.12‰(204例)、1.31‰(63例)[范围:0.52‰(10例)-10.42‰(1例)],异常反应分别为0.00‰、0.04‰(2例)[范围:0.00‰-0.05‰(1例)]。结论宁波市适龄儿童DTaP-Hib单独和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以轻微的一般反应为主。

    2021年06期 v.27 65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94 ] |[阅读次数:7 ]
  • 河南省1990-2020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李军;杨凯朝;杜冰会;张肖肖;史鲁斌;姬艳芳;张延炀;

    目的分析河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方法通过河南省疫情报告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河南省1990-2020年甲肝报告数据,比较分析疫苗前时代(1990-1999年)、甲肝疫苗(HepA)自费接种阶段(2000-2007年)、HepA免费接种阶段(2008-2020年)的甲肝报告发病率和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1990-2020年共报告甲肝305 75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87/10万,其中1990-1999年、2000-2007年、2008-2020年分别为26.33/10万、7.91/10万、1.53/10万。1996-2020年0-4岁、5-9岁、10-19岁、≥20岁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10万)分别为14.86、18.26、5.30、3.77;其中1996-1999年分别为37.39、33.99、9.86、9.85,2000-2007年分别为19.98、26.05、6.68、4.80,2008-2020年分别为3.06、4.13、1.54、0.10。2004-2020年共报告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其中2004-2007年10起、2008-2020年6起;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14起。结论河南省1990-2020年甲肝发病呈现显著下降趋势,HepA接种对预防甲肝的效果显著;需加强大年龄人群和学校或幼托机构儿童的甲肝预防控制。

    2021年06期 v.27 659-662+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85 ] |[阅读次数:3 ]
  • 2016-2020年烟台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崔伟红;李娜;李波;

    目的分析烟台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烟台市2016-2020年戊肝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戊肝发病率和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20年烟台市共报告戊肝1 099例,年均发病率为3.24/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的3.57/10万下降到2020年的2.63/10万。每年3-5月份为发病高峰。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3.09-8.08、0.84-2.11。<10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人群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0.11、0.03、0.51、1.51、3.39、6.11、10.94、6.57、6.37。所有病例均无戊肝疫苗免疫史。结论烟台市2016-2020年戊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需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戊肝疫苗接种工作。

    2021年06期 v.27 66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263 ] |[阅读次数:4 ]
  • 山东省不同免疫策略时期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房学强;贾秀才;刘晓冬;熊萍;许青;徐爱强;

    目的分析山东省两种免疫策略对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山东省2007-2016年水痘报告病例,比较2007-2011年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 VarV)无序免疫时期和2012-2016年1剂次免疫时期的水痘发病率和流行特征。结果山东省2007-2011年、2012-2016年水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0.90/10万(98 557例)、17.32/10万(84 675例),其中0-14岁vs≥15岁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6.73/10万vs 6.01/10万、65.01/10万vs 7.92/10万。2007-2011年、2012-2016年分别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5起2 913例病例(28例/起)、49起1 064例病例(22起/例);发生在托幼机构分别为15起、2起,发生在小学分别为75起、34起。结论实施1剂次VarV常规免疫策略降低了人群特别是儿童水痘发病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痘发病年龄呈后移趋势;需进一步提高VarV覆盖率和完善VarV免疫策略。

    2021年06期 v.27 667-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483 ] |[阅读次数:3 ]
  • 西安市2020年1起中学水痘暴发的流行特征和突破病例危险因素

    张辉;雷媛;李倩;王春娟;李思瑶;陈志军;

    目的分析西安市2020年1起中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突破病例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本起疫情开展水痘病例主动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水痘突破病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起中学水痘暴发疫情持续65d,水痘总罹患率为1.84%(49/2 661),其中学生、教职工罹患率分别为2.06%(48/2 328)、0.30%(1/333)。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罹患率分别为5.17%(42/812)、0.66%(5/759)、0.13%(1/757);0、1、2剂次水痘疫苗(VarV)免疫史学生罹患率分别为3.86%(14/363)、1.91%(32/1 679)、1.18%(2/170)。在学生中1剂次、2剂次VarV的疫苗保护率分别为50.52%(95%CI:45.55%-55.48%)、69.43%(95%CI:64.66%-73.82%)。学生水痘突破病例罹患率为1.84%(34/1 849)。住校、班内有其他病例、接种VarV年限≥9年、学校食堂就餐、仅接种1剂次VarV是突破病例的危险因素[OR(95%CI):3.08(1.12-8.47)、2.86(1.04-7.87)、3.13(1.20-8.18)、4.96(1.51-16.28)、6.79(1.45-31.80)]。结论本起中学水痘暴发主要与未及时发现病例和控制传播以及学生VarV保护水平下降有关;建议儿童入学前完成2剂次VarV接种。

    2021年06期 v.27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79 ] |[阅读次数:3 ]
  • 广东省特需人群接种门诊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探索

    韩英;胡丹丹;韦茹;王静;罗燕;何庆;邱晓虹;

    目的探索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预防接种。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特需人群接种门诊就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医学评估、提出疫苗接种建议和实施疫苗接种,观察接种后3个月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描述性分析接种建议实施结果、接种依从性和AEFI发生率。结果共纳入596例研究对象,其中存在疫苗慎用证、输血史、过敏史、特殊药物使用史分别为334例(56.04%)、144例(24.16%)、72例(12.08%)、23例(3.86%);主要特殊健康状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和心脏疾病,分别为174例(29.19%)、76例(12.75%)、70例(11.74%)。在221例研究对象中,免疫功能筛查正常、可疑异常、低下分别为176例(79.64%)、42例(19.00%)、3例(1.36%)。经医学评估,建议按免疫程序接种/补种疫苗、接种部分疫苗、暂缓接种疫苗的研究对象分别为431例(72.32%)、126例(21.14%)、39例(6.54%)。实际接种疫苗的研究对象542例(90.94%),接种平均延迟9.1个月,AEFI发生率为1.11%(6例),均为一般反应。结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经医学评估后大多数可接种疫苗,且接种依从性高,安全性良好;需进一步加强特需人群接种门诊对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2021年06期 v.27 678-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672 ] |[阅读次数:5 ]
  •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郑红茹;漆琪;马千里;刘丽珺;包莹;王进;杨玫;兰杰;孟凡入;

    目的构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四川省2个区6个预防接种单位选择0-3岁儿童的家长,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拟合SEM,采用信度和效度检验、AMOS分析等对模型进行修订,确定最终模型。结果拟合的预防接种单位服务满意度初始SEM包括接种环境和方便性、接种前准备、接种时和接种后服务、对疫苗接种的态度4个维度、21个变量,Cronbach’sα系数在0.734-0.934之间,KMO值在0.74-0.93之间(χ~2≥417.94,P<0.001)。最终拟合的二阶SEM包含4个维度、19个变量,绝对拟合指数χ~2/df、GFI、RMSEA分别为2.498、0.908、0.063,相对拟合指数NFI、IFI、CFI分别为0.927、0.955、0.955,4个维度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851、0.915、0.912、0.508。结论本研究最终拟合的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SEM较理想;接种前准备、接种时和接种后服务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2021年06期 v.27 684-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00 ] |[阅读次数:3 ]
  • 上海市静安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研究

    卑伟慧;蒋懿;徐翠伟;权力;余平;

    目的评价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对上海市静安区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在静安区选取≤3月龄儿童的家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参加和不参加预防接种家长课堂,随访至儿童1岁,比较两组儿童1岁内疫苗接种率和不良反应报告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5名和523名研究对象,两组儿童免疫规划(EPI)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89%、95.94%(RR=1.97,95%CI:0.94-4.12),EPI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34.67%、32.11%(RR=1.12,95%CI:0.87-1.45),非EPI疫苗对EPI疫苗的总替代率分别为89.14%、85.66%(RR=1.38,95%CI:0.95-1.99),不良反应报告率分别为9.14%、9.56%(RR=0.95,95%CI:0.63-1.44)。结论静安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对儿童预防接种具有一定但不显著的效果。

    2021年06期 v.27 690-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89 ] |[阅读次数:3 ]
  • 上海市闵行区2013-2020年出生队列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

    陆佳;关百初;张莉萍;梅克雯;陆昕悦;陆一涵;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适龄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方法通过上海市闵行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所有2013-2020年出生儿童的LLR株轮状病毒减毒疫苗(Lanzhou lamp rotavirus vaccine, LLR)和五价重配轮状病毒疫苗(Pentavalent human-bovine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 RV5)的接种信息,描述性分析出生队列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及其特征。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13-2020年出生队列儿童第1、2、3剂轮状病毒疫苗总接种率分别为61.1%、40.2%、15.1%,3剂次接种率从2013年出生队列的9.0%上升到2020年出生队列的29.8%(趋势χ~2=37.18,P=0.001)。LLR第1、2、3剂次平均(中位数)接种年龄分别为8、19、27月龄,RV5分别为2、3、4月龄。父母文化程度高和本地户籍的儿童的LLR或RV5接种率高。结论上海市闵行区适龄儿童轮状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低,首剂LLR接种月龄较晚;应加强轮状病毒疫苗知识宣传,促进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2021年06期 v.27 695-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55 ] |[阅读次数:4 ]
  • 浙江省试点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免疫后血清学检测成本调查

    卢肇骏;周洋;郑卫军;邓璇;严睿;唐学雯;朱瑶;何寒青;

    目的分析浙江省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 testing, PVST)成本。方法于2021年7月在3个试点地区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问卷调查,收集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PVST相关成本信息,采用查账法、估时作业成本法、专家估算法和人力资本法估算PVST成本。结果试点地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PVST总平均成本为492.6元/人,其中工作成本、疫苗和检测成本、社会成本分别为100.5元/人、175.5元/人、216.6元/人;若新生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初次免疫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阴性而实施3剂次HepB再免疫,PVST总平均成本为665.6元/人。结论浙江省开展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PVST所需成本较低;建议全省范围推广PVST项目。

    2021年06期 v.27 700-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3 ]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策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系统评价

    郭佳;张海军;吕韵;来晓真;冯黄于飞;王嘉豪;张皓楠;方海;

    目的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V23)接种策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利用9种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截至2021年7月发表的PPV23卫生经济学评价文献,分析纳入文献的研究设计、方法和结果。结果共纳入30篇PPV23卫生经济学评价文献,其中17篇从全社会角度进行研究,21篇的研究对象为老年人;均采用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或成本效益分析;均使用静态模型和进行了敏感性分析。27篇文献认为PPV23接种具有经济效益;3篇认为不具有经济效益。结论 PPV23接种通常具有经济效益;建议中国开展高质量的PPV23接种卫生经济学研究。

    2021年06期 v.27 705-710+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27 ] |[阅读次数:3 ]

专家共识

  • 主要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专家共识

    慢性病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病人群患流感和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几率增加,可加重原有慢性病,导致慢性病人群死亡率增高。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可减少慢性病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和严重并发症的机会,降低住院和死亡,减轻疾病负担。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证据,介绍了中国主要慢性病疾病负担、主要慢性病人群罹患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疫苗接种建议等内容,旨在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应用疫苗防控慢性病人群感染性疾病工作提供参考。

    2021年06期 v.27 711-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引用频次:41 ] |[下载次数:2397 ] |[阅读次数:25 ]
  • 下载本期数据